小学数学课堂德育创新教育研究 江小华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江小华
[导读]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其对于学生逻辑能力提高、归纳能力提高以及科学态度养成都有着重要意义。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秀谷二小   江小华  344800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其对于学生逻辑能力提高、归纳能力提高以及科学态度养成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也逐步的认识到小学数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希望能够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提高其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的人格。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德育创新教育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c        引言
        如何让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稳定发展和逐步提升,这个问题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创新和日渐深入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怎么将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成为数学教师需要好好思考的一大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创新教育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成长,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创新教育,往往是将历史人文故事、情境作为依托,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教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相关因素,有效发挥出德育教育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在教学中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既有竞争也有互助,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是相互依存的,只有每个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尽最大努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果,这就是伟大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小学数学课堂德育创新教育的策略
        (一)合理利用数学学科特点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存在明显的差别,小学数学既有较强的逻辑性,又有非常多的运算内容,而数学运算非常严谨,若是计算时不注意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端正态度,严谨示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应尽量使用较为规范的专业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理解和记忆数学公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记忆数学公式时,仅仅依靠机械的记忆很难真正将公式灵活地运用到解题过程中。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对数学公式的内涵进行剖析,给学生讲解具体运用公式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使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将教师示范作用发挥出来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其模仿能力比较强,特别喜欢在学习的时候模仿教师的行为,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坏的行为,其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模仿,并且不会辨别这些行为的性质。若是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那么很容易会给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会给学生道德素质提高造成极大的影响。就这方面而言,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首先,教师便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需要重视教师本身道德素养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严以律己,形成正确的观念。首先,教师必须重视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规范,即便是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也应该努力的说服自己的学生,绝对不能够简单粗暴的体罚自己的学生。其次,教师需要重视自身数学能力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时候,需要提高自己对这门学科的领悟和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己的学生,帮助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
        (三)在数学学习习惯培养中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的学习,最为重要的是做到独立思考问题,自觉学习。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有良好学习数学的习惯同时,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比如,在小学二年级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首先独立思考新的知识,从中发现问题,然后在上新课的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跟上讲课的进度,学生还能提出一些问题和自我的想法。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比如,老师在讲数学计算题时,需要一步一步给小学生讲清楚,教育学生要像自己一样细心地进行计算,不能因为一时大意出错。那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能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也就培养了独立、认真、谨慎的思维模式。这种数学习惯的从小培养,也是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中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四)德育教育与生活化教学融合
        让每个学科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结合,是新课标中提出的一项要求。由于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教学趋势,那么教师就应该遵循新课标的指导,将数学、德育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寻找交互点,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在数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在生活中数学“无孔不入”,因此数学是生活化教学的“主战场”。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数学可以用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结束语
        总之,要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作为数学教师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重要性,坚持在学科中以德育人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教学内容以渗透德育工作,将德育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许倩倩.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85.
[2]李萍.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40-141.
[3]黄芳.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