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篮球活动中教师行为跟进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杨颖
[导读] 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坚持以健身为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强调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建立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帮助幼儿在运动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勇于面对挫折。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釜江幼儿园  杨颖   643200

摘要: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坚持以健身为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强调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建立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帮助幼儿在运动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勇于面对挫折。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幼儿园教师能够合理设计教学活动,通过组织幼儿爬、跑、走、跳、投,提升幼儿运动技能,可以有效设计篮球运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以及教育价值。
关键词:幼儿;篮球活动;教师行为跟进;有效策略
        引言
        对于大班幼儿的心理特征来说,爱玩爱闹是孩子的天性,玩篮球是以篮球为载体,对幼儿进行充分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大班幼儿主题式篮球活动课程的实践和设计,主要是为了促使幼儿在课程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全方面培养幼儿的运动技能。篮球活动非常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身体素质,大班幼儿不同于小班幼儿,其身体正在逐渐发育,因此对于体育运动的负荷能力也有所增加,教师做好大班幼儿篮球活动课程的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反应能力,弹跳能力等多方面身体素质的发展,对于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培养幼儿健全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意识有很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环境支持策略
        第一,营造篮球主题的特色氛围在公共区域悬挂篮球明星照片、篮球比赛图片和各种图文并茂的篮球比赛介绍,在每个班级营造球类主题角环境,丰富孩子对球类文化的认知,培养孩子通过语言、绘画、科学等领域探索各种球类运动的兴趣。二是提供安全便捷、能满足幼儿需求的物资、设备和场地。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提供不同类型的篮球和配套器材,以满足孩子的自主选择和使用。比如小班的孩子注意力时间短,要选择有颜色有弹性的塑料球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与小班的孩子相比,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力量和耐力都有所增强,所以选择3-5号篮球更好;幼儿园室外设施配备设备收纳盒或不锈钢篮球车,方便孩子拿放篮球,可以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提供篮球框口径,创造不同的投篮高度,满足孩子的个体差异,使活动适合每个孩子最近的发展区域,增加难度和挑战性;在场地选择上,孩子在运动时自我保护能力差,水泥路面比较硬。没有缓冲,孩子很容易摔跤。选择安全可靠的塑料地板有利于保护儿童。三是营造安全稳定的心理环境。因为孩子还小,活动中经常会发生冲突、争执、小挫折,导致个别孩子情绪不稳定,难以继续活动。教师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处理纠纷,安抚情绪不佳的孩子,引导孩子学会协商解决问题;当篮球、投篮架等材料设备不够时,引导孩子和同伴谦让,轮流或一起使用;当孩子在挫折面前表现出胆怯和退缩的行为时,老师会及时鼓励他们,带动全班为他们加油,帮助孩子重拾信心。
        二、增加游戏情节,开展竞赛,提升篮球活动的质量
        大班幼儿的身体动作更加敏感,体力丰富,在运动心理上喜欢有竞争性、规律性和剧情的游戏。


接力、攻防的篮球游戏可以避免幼儿枯燥重复的技术练习,从而提高篮球活动质量。教师在开展篮球活动时,可以集中和分组的形式开展比赛。
        [案例]幼儿在篮球比赛中受到启发,开始了两人一组的球类游戏。保护球的幼儿怕球被抢,抱着球左右躲避,抢球的幼儿说:“这是犯规。不能抱球。球拍要放上去。”抢球的幼儿一着急就抓住保护区幼儿的胳膊,抓住球投篮。保护球的幼儿喊道。“你不能拉我的胳膊,你是犯规的!”“幼儿对抢球和守球规则有一定的了解,如何有效地保护和抢球?有什么技巧?教师可以通过操纵球的小游戏帮助幼儿提高保护球时的身体灵活性和躲避能力。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两组,轮流成为护球队员和捕手,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对抗对手,抢球或保护球。第一,幼儿观察规范的接球、补球的身姿,分析动作技巧,并说:“你如何保护好球不被别人抢走?可以说是“。启发孩子们分享经验。第二,以2 ~ 2个游戏、团体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体验抢球和接球的乐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语言信号提示,指示他们根据信号变化运球,保护球和锻炼身体敏感度。第三,以小组形式设计保护球和接球的游戏,引导幼儿在互动中提高运球的控制水平和身体柔韧性。
        三、将游戏引入篮球运动,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各种游戏。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篮球设计有趣的游戏。这不仅可以使孩子掌握基本的篮球技能,而且可以使孩子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投身于篮球运动,从而消除枯燥的篮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中学的篮球教学中,很多孩子拿到球后不知道怎么打,有的几枪就把球踢了,有的不能掌握球的力量,连续打不过,很快就失去了原地投篮的兴趣。针对这些现象,教师首先要演示和讲解原地投篮的基本要领:双脚张开与肩膀一样宽,微微弯曲,单手投篮,投篮时手指微微张开和弯曲。然后,老师组织孩子分散练习,巡视指导,纠正孩子的拍法。老师也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孩子进一步掌握原地投篮的动作。请接受演示能力强的孩子,然后让所有的孩子做射击训练,以加强射击技能。之后老师组织了举西瓜的游戏:两个人一组,每组拿两根充气棒和一个小篮球,所有的孩子按组分两列站在起点;比赛开始后,同一组的两个人用双手握住两根充气棒的两端,将篮球放在充气棒之间,以一致均匀的步伐前进到终点,并将充气棒递给下一组的孩子往复运动。这样可以让孩子对球类运动保持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篮球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幼儿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其对幼儿教育的巨大影响,从幼儿年龄和学习特征出发,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形式等,提升篮球教学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臧楚.幼儿园篮球特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J].下一代,2020(03):90-91.
[2]吴慧玲.幼儿园篮球活动的组织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9(11):89-92.
[3]王鑫.幼儿园篮球教学的特点与优势解析[J].才智,2018(2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