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戴伊彤
[导读]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丰富专业素养的过程。

浙江省温州大学   戴伊彤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丰富专业素养的过程。小学阶段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而语文学科以其特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母语教育启蒙者,优秀传统文化的传递者,基础学科教育的实践者,是发展小学语文教育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决定了小学语文基础学科教育的发展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策略
        课程改革在教育事业中不仅是对学生课程提出的改革,也是对教师能力提出的要求。随着国家对新加入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也对已经加入教师团队的教师们实施了更专业化的培训。教师专业化在我国研究的时间并不长,教师行业尤其是作为重要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师仍存在多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重中之重。
        一、小学语文的重要性
        文字具有极大的魅力。记录世界上千年的发展轨迹,追溯人类博大精深的历史文明。当语言和文字结合在一起,便开启了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语文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祖国文化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体现了语文的重要性,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就等于找到了一把开启学生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自学能力、判断力差,集中控制力不强,还不善于主动学习,他们需要教师专业地引导扶持。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性问题
        1、自身专业技能不足
        小学语文由于学科的特殊性,牵扯到非常系统却又非常细小的知识点,教师在某些知识点上甚至自身都不是很清楚,在教学中无法清晰地传达给学生。另外语文教师是一个十分注重内部积累的职业,教师需要随时学习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内在。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让所有人接触纸质书籍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加之课程的繁忙,教师也会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对专业书籍并没有太深的研究,也是导致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技能不足的原因之一。
        2、教育方式不革新
        语文学科,尤其是小学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需要背诵记忆的部分太多。其他学科比如数学学科,教师教学时重在交给学生解题技巧;英语学科重在多说多读,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活学活用。虽然从硬件条件上看,语文教师的要求会比其他学科的老师更高一些,要求教师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逻辑严密。但语文教师容易受教材教辅影响,将背诵作为课堂的重点,这也是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方式不革新的原因。
        3、课堂新意不足
        多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几乎每所学校都会配备多媒体设备,但会主动去使用的教师少之又少,部分使用的教师也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文字版PPT,减少板书的书写,这并不是多媒体设备的真正意义。传统的文字教学或许适用于初高中学生,但对于充满童趣和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说,色彩和动画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缺乏课堂新意照本宣科,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热情,也会让教师自身因为得不到成就感而丧失教育热情。



        4、牵着学生走
        师生主体地位倒置,教师在教学中仅以知识掌握为落脚点,不顾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和问题,严格按照预设的过程、问题、细节,引领学生机械被动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应对问题的策略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不间断的自我提升,并将知识深刻内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面临的问题应从以下四点解决:
        1、提高自身知识积累与专业水平
        小学教师想要提升专业性,可选择的方式有培训、参加讲座、汇报课教学、观摩示范课等等,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提升自身的知识累积,所以,专业性书籍的阅读是教师每年都要完成的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减少部分趣味性阅读,而去阅读一些有着深厚文字底蕴的诗集、散文等。因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写字,更重要的是将中华文字博彩的美丽传达给学生。通过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影响来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发自内心的喜爱,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
        2、采用新型的教育方式
        背诵课文是学生的任务,却不应该变成一种强求。如今“填鸭式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被00后10后的学生接受,而兴趣却会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如何让学生建立对小学语文的兴趣才是教师要重点思考的。在新型的教育方式中,背诵将建立在学生理解全文的基础之上,文章的学习也不单单是认识生字词,而是教育学生将自己带入作品中,体验与作者、与教师的共情感受,这才是语文教师要传达给学生的。教师可以将每一堂课都变成一场“故事会”,以故事的形式将学生带入文章环境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背诵也就不会让学生难以接受。
        3、开启创意课堂
        创意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自我解读文本,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一项重要的能力。通过对文章的内化和自我解读,设置课堂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具或多媒体设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性和需求点,打造学生喜爱的创意课堂,比如将课文内容设置成表演形式,请学生来进行现场表演;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视频与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跟着学生走
        教师在课前充分预设和精心准备、设计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和遇到的问题,动态生成课堂资源、教学细节和程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让学生按照预设的教学和目标任务,通过主观能动的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树立创新意识,从而学会学习,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变“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行为为“跟着学生走”的教学行为,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它应是预设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辩证统一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融洽、相得益彰的过程,是系统掌握知识、高效学习的过程。
        从古至今,中国的教育事业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与学生沟通交流最为密切的教师,应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能力及素养。同时国家也应该加强对教师行业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中国教师走向更加专业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鲍慧;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青海师范大学;2017年
2.秦倩亮;何钟怡;;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8年09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