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 胡帮丽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胡帮丽
[导读]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质量很重要,学生的学习力也不容小觑,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力的教学不能盲目开展,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年龄特点及物理学科特点等进行。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中心中学    胡帮丽   674800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质量很重要,学生的学习力也不容小觑,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力的教学不能盲目开展,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年龄特点及物理学科特点等进行。本文主要分析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习力;物理探究;问题情境
        引言
        在新课改的实施下,教育部门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教师应积极转变思维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研究培养学生学习力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
        一、中学生物理学习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学习能力差或缺乏好的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事实证明,盲目学习不仅浪费学生精力,而且不利于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没有在课后及时复习,以及没有做好课堂笔记等。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很难在提高学习效率及提高记忆力方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别提掌握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了。将物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需要学生具备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些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逐步培养。基于物理学科的特征,学生不能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是要学会融会贯通,除此之外,还需要拓宽学习的途径,学生不能光依靠课堂填充物理知识,而是要将学习范围扩大到知识竞赛、社会实践、借阅图书及利用多媒体搜集资料等途径中。还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交流的兴趣,即使遇到学习困难,也不愿意请教老师,偶尔去图书馆也是借阅跟学习无关的书籍,更有甚者沉迷在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中。
         (二)缺乏学习动力
        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在学习意识方面存在误区,不清楚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也不明确自己在学习中都应该做什么。即使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努力学习是为了上一所好大学,毕业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基于自身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及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等因素的影响,令学生的学习动机无声无息被减弱拿中学生来讲,很多学生由于没有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难准确把握课堂知识点,又没有利用课下时间去复习,甚至连作业也没有认真完成,长期如此,积攒的问题越来越多了,学习兴趣也逐渐降低。



        二、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科学、系统、合理
        学生的物理学习动力并不是一下子就会形成的,而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和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不断培养起来的,而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科学则是学生学习动力培养的重点。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钻研,将其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联系,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开展的实验活动中,应根据课堂氛围和学生实验结果进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从感性思维转变到理性思维,再从理论知识转变到实践能力。教师也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并加以利用,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动手获得正确的认知。
        (二)通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升学习动力
        学生是否具有物理学习兴趣也会影响他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具有较强物理求知欲的学生往往会更加容易投入课堂学习中,且容易得到满足感。
        (三)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协作探究机会
        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未来社会中将形成越来越多的学习共同体,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交流学习心得,进行学习上的互助。合作学习在以前的教学中很少被提及,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合作学习的价值。在基础教育中,教师们也开始尝试应用合作学习方式。懂得如何去合作学习可以说是学习能力强的一种具体表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探究性的教学内容交给学生利用合作学习形式来达成教学目标。由于初中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比如,进行《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师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教师给各个小组提供一些实验器材,比如小灯泡、干电池、导线等。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连接了串联电路。针对学生的知识局限性,教师进行引导:“你们只让一个灯泡发光了,如何让两个灯泡,甚至多个灯泡同时发光呢?”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并重新连接了电路。通过大量的讨论和实践后,各个小组都完成了电路的连接,有的小组将灯泡串联起来,有的小组将灯泡并联起来。教师将这两种典型的连接方式进行展示,并让各个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分析这两种连接方法有什么不同。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组内讨论,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了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而且学生还分析了这两种连接方式的特点。在本次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探究连接电路的两种基本方式,学生在小组探究中学到了许多合作学习的方式,而且还发展了合作学习意识。在将来的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遇到自己不能够解决的问题,他们肯定会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来克服困难。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兴趣作为推动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得学生的物理成绩有所提升,形成良好的物理基础。初中物理教师还必须意识到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性,用贴合学生实际的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郭长江.新课程物理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2]黄鹤飞.学习力——逆境创业的秘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