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婚礼(短篇小说)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唐俊杰
[导读]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位令人尊敬的政治老师,她的名字叫江雪,年仅二十六岁,毕业于一所名牌师范大学。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中学    唐俊杰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位令人尊敬的政治老师,她的名字叫江雪,年仅二十六岁,毕业于一所名牌师范大学。读完研究生以后,由于出身不好,被分配到我们县的一中当教师。
        根据她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分配到大学工作是完全合格的。可是在那个特殊年代里,只要挂上“家庭出身”不好或者叫“成分”不好,那就另当别论了。她不仅是资本家的女儿,还有复杂的海外关系,要不是她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都是无人超越的“学霸”,要不是她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高考又是全省的文科“状元”,名牌大学也不会录取她的。
        但到了分配工作的时候,首先要看家庭成分、看出身、看思想、看政治表现。江雪老师虽然在大学里仍然是“学霸”,但政治表现一般,不再像中学阶段那样积极了。而且说话写文章,立意尖刻,有独到的见解,对社会中的阴暗面,敢于批评和抨击,所以分配工作时,还是破格“下放”到下面的中学任教了。
        她分配到我们学校以后,担任高三的政治课,对同学们非常和蔼热情。她的政治课讲得出神入化,我这个过去不太喜欢政治课的学生,却对她的政治课入了迷。同学们听她的课,不是课本上的大道理和早已编好的纲目,而是利用课本上的哲学原理,结合历史和现实社会展开讲述。她利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活生生的实例,把过去难以理解的哲学原理,诠释得清清楚楚。
上政治课时 ,同学们唯一担心的是下课铃声响起,因为下课铃一响,就中止了我们听课的美好享受。江雪老师把大家过去认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成了生动活泼充满活力探讨人生的大舞台,她是主角,我们学生是配角,互相交流,都是“剧”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在课堂上,她讲的第一个话题,也是我们最关心的话题,但书本上和其他老师都解释不清楚的话题,即“生命是什么?”
        江雪老师说:“生命是一切无序疯狂旋转的磁场,充满了潮涨潮落,花开花落,有轰轰烈烈,有天老地荒,也有风风雨雨,更多的是平平淡淡。作为个体的人,他们的一生又何尝不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成的历史呢……”
        江雪老师短短的几句话,把生命的轨迹轮回,说得透彻清楚,形象生动。她在讲课,也是在演讲,有力地拨动了我们的思想脉搏和敏感的神经,我们由敬佩变为折服,有时竟然不约而同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在高中阶段的课堂上还是非常罕见的。
        江雪老师,春夏秋冬都喜欢穿黑裙子,有人问过她:“江老师,未婚的女孩子,都喜欢穿红裙子、绿裙子,你为什么喜欢穿黑裙子?”
        江雪老师笑得非常从容,她回答说:“我喜欢黑色,因为它真实而且温暖,因为我还是‘黑五类’子女,‘不配’穿红色,穿黑色裙子也正和我的出身相吻合。”
        她的回答叫人感到非常无奈,家庭出身竟与穿着连在一起,这也是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留下的特殊印记。而更特别的是,江雪老师就是在严冬季节,她还是穿着黑色长裙出现在校园里和课堂上。那黑色长裙就像一朵盛开的黑牡丹,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的暖意。我们全班四十六双晶莹剔透的大眼睛,都不约而同的齐刷刷地望着她,感到江雪老师特别的美丽和优雅。
       江雪老师之所以受到广大同学的爱戴和欢迎,是因为她讲课自然大方,上课时从不看课本和教案,就像是一位话剧演员在表演,而不是她一个人在演讲,并时时把我们也拉进表演的队伍,与我们交流互动。
        她不让我们死记硬背哲学原理,但必须用哲学原理去分析说明社会实践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学习《矛盾论》后,她让我们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回答出当前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还有哪些不可忽视的其它矛盾?它们有可能相互转化吗?
        学习《实践论》之后,她让我们口头论述“实践”的重要性,论述“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不够充分或不准确的,老师就给予更正和补充。
        江雪老师基本上不给学生留课后作业,她规定,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认真听课、认真积极回答问题的,准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者,不留课后作业,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同样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
        因为有的老师备课不认真,上课无重点,却把繁重的作业负担转嫁给学生,和江雪老师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江雪老师所教的高三毕业班,政治课高考成绩名列全省第一名,而她没来之前,每年高考,政治课的成绩是下游水平,好多人认为,这门课是最难取得好成绩的。江雪老师来了,彻底打了一个“翻身仗”,年终她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
        在全市进行的授课质量活动中,她荣获一等奖,并被选派去省里和全国进行经验交流,一时间,江雪老师成了我们学校的名人。她不仅课讲得好,教学成绩好,同时也是同学们的贴心人和知心朋友。
        特别是女同学,有排解不开的思想问题,都主动向江老师请教,一时间她竟成了同学们的心理医生。
        由于她身材好,气质好,长相好,特别是春夏秋冬都穿着黑裙子,也成了好多女同学关注和模仿的亮点,不少女同学也穿上了黑裙子。很多同学几乎忘了老师的名字,背地里称她为“黑裙子老师”。
        在我们男生宿舍里,晚上熄灯号之前,是最热闹的时刻,谈笑风生,无话不谈,争论不休,甚至对某些问题还争得脸红脖子粗。特别是对女同学的评价更是热点和焦点,而点评最多的莫过于对江雪老师的评价了。她端庄美丽,谈吐文雅,讲课时像话剧演员,对同学们体贴关怀,春夏秋冬穿着黑裙子……自然是最多的话题。也有些同学关心她的婚恋问题,还没听说她交过男朋友,而整天四点一线的忙碌着,教室——办公室——食堂——宿舍。
        我们班的于超班长,很少参加评论女同学和江老师。他比我们大四岁,由于家境贫寒,照顾多病的母亲,父亲又早就去世了,所以上学较晚,十岁才上小学一年级。但他聪明勤奋,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而且特别成熟老练。我好奇地问:“于超班长,你对江老师有什么看法?”
       这个从来不发表看法的于班长却语出惊人:“我们看每一个人,不仅要看她的外表,还应当看到她的心灵,心灵和外表都美的女人,才是最好最美的女人。江老师是一个完美的女人,在我心中,她是一座美丽的雕像,是我心中崇拜的女神。”
        大家不禁鼓起掌来,都称赞班长对江老师的评价最确切、最准确。
        我接着说:“像江老师这样的‘女神’,却被她的出身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来。老师们推举她当教研组组长,上级不批,说她出身不好;有人介绍她入党,支部不同意,是因为她出身不好。
        有位年轻的男老师,叫罗志刚,是学校的团总支书记,对江老师的人品、能力、外貌、气质都非常钦佩,因此产生了爱慕之心,曾追求过江老师,但江老师婉言谢绝了。
        不久,那位团总支书记罗志刚,却莫名其妙地被撤职了。后来才知道原因,说他和资本家的小姐谈恋爱,是立场问题,是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世界观问题,不配做团的领导干部。
        江老师得知此事,找到了学校领导,为那个团总支书记罗志刚鸣不平:“人家根本没有和我谈恋爱,像我这样的人,根本没有权利被人爱,也没有权利去爱别人,我有自知之明。”
        江雪老师为了给德才兼备又长得十分帅气的团总支书记罗志刚老师洗清‘罪名’,据理力争,是一种担当和责任,是关心爱护同事的表现。而学校领导并没有采纳,并严肃地对江老师说:“江        老师,这种事情往往越描越黑,越说越糊涂,越洗越洗不清,男女之间的事情,无凭无据,清官难断,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不要狡辩了,学校的决定是正确的。”
        江老师非常气愤:“难道世界上就没有公理可讲了吗?就可以随便扣帽子、打棍子吗?就可以随便冤枉一个好人、处分一个好人吗?”
        “江老师,谈恋爱没有错,是你的出身问题,差点断送了一个年轻有为青年干部的政治生命,还装什么大善人,你不感到可笑吗?”
        江老师回到宿舍,饭也没吃,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
        从此以后,在许多公众场合,江老师都明确表示:“我江雪是资本家的女儿,是‘黑五类子女’,我将终生不嫁,希望好心人,不要和我沾边,免得自讨苦吃……”
        这条不大不小的新闻,传遍了全校、全县、全市,后来又传遍了全省、全国。
        一个优秀教师,仅仅因为出身不好,就被迫宣布终生不再嫁人,这太不可思议了,也太无情、太残忍了。然而,这就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后来,江雪老师成了我们这个班的班主任,同学们真诚地爱戴她、信任她,她也把我们当成了亲人。
        令人震惊的是,我们这个班46名学生全部考入了大学,升学率百分之百,而且59%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我考入了北大中文系,我们的老班长于超同学考入了清华大学数学系,还有几个同学分别考入复旦、同济、交大、北师大、人大和科技大学,同时,江老师被评为全省的优秀教师。
        以后,她又担任了好几届高三班的政治教师和班主任,成绩虽然很好,但没有我们这一届辉煌。
        她过得并不愉快,由于出身问题,入党、提干、婚姻都成了泡影。
        她美丽的脸庞失去了往日的灿烂。黑裙子变成了黑裤子,美丽的长发开始脱落,经几家医院检查诊断,她患了癌症,已是晚期,她的生命只有几个月了。
        这消息如晴天霹雳,震惊了她的同事、朋友和学生。
        在美国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于超,就是我们高中阶段的老班长,立即从美国飞到北京,把原来我们高三班的46名同学,全部召集到北京,一起去看望江雪老师,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和举动,让全班同学配合。
        在医院里,病床上的江雪老师,身体十分虚弱,见到我们显得特别高兴,并一一和大家握手致谢。
        于超班长代表我们全班同学向老师献上鲜花,于超哭了,全班同学哭了,而江老师却没有哭。还笑着安慰我们:“同学们,请不要难过,自古人生谁无死,老师为有你们这样的好学生感到高兴,感到自豪和骄傲,希望你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生活幸福美满……”
        我们的老班长于超强忍着眼中的泪花,屏息凝视着病榻上的江雪老师:“老师,我代表全班同学祝福您,祝福您早日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接着,我们全班同学一起高喊::“祝老师早日恢复健康!”
       “谢谢同学们!谢谢大家!”
        看上去,江老师很激动,她还是那么端庄美丽,她才38岁啊!她真的像当年于超班长说得那样,像一尊雕像,像一位女神。修长的身躯和过人的智慧融为一体,长长的黑发却开始脱落,那削瘦的脸庞更加美丽动人。

那双深邃的会说话的大眼睛,就像两泓明镜般的湖水,充满了千般情,万般爱……
        我按着班长的嘱咐说:“江老师,我们高中阶段的班长、现在的留美博士于超同学,要宣布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请老师配合。”
        “同学们,这可能是老师一生中最后回答你们提的问题了,请讲吧,于超同学!”
        于超拿着一束红玫瑰,单腿跪下说:“我于超今生今世只爱一个人,那就是江雪老师。我今天正式向您求婚,江雪老师,请嫁给我吧!”
        江雪老师惊呆了。
        她平静了一下激动的心情说:“于超同学,同学们,你们的好心我领了,但绝不能这样做!我不久就要走了,我要是答应,天理不容,对于超太残忍、太不公平了……绝对不行!”
        于超含着泪水说:“江老师,我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同情您、怜悯您,因为你有权利被别人爱,也有权利爱别人。‘出身’问题逼得您终生不嫁,这才是天理不容,太残忍了,太不公平了。像您这样完美的人,应该得到爱情的滋润和幸福……”
        江雪老师流泪了。她激动地说:“同学们,于超同学,再次谢谢你们对老师一片深情和关爱,但这件事,我不会答应。我不久就要离开你们了,我会在天堂祝福你们,生活幸福,事业有成,爱情美满!”
        于超流着眼泪说:“江老师,当年我读高三时,您由于出身的压力,勇敢地宣布终生不嫁,我就愤愤不平。我曾当着全班的男同学说过:‘我于超如果将来拿到学位,事业有成,一定会千方百计娶江老师为妻,打破她终生不嫁无奈违心的‘誓言’,给全世界一个公平合理的交待。我当时的铮铮誓言,实属千真万确,请男同学们作证。”
        全体男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是的,江老师,千真万确,于超当年就是这样说的。”
        于超含着热泪说:“同学们,江老师,今天是我于超兑现承诺的时候了,请江老师接受我对你真诚的爱!”
        江雪说:“说什么也不行,我是即将告别世界的病人,我是你的老师,我还比你大……”
        于超说:“老师,您比我大三岁,因为以前我家里穷,上学比他们晚了四年,我是班里的老大,同学们都知道。”
        我接着说道:“江老师,班长是真诚的、认真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是经过母校党的组织同意的,您有权利做美丽的新娘,得到真正的爱情。常言说得好:‘女大三,抱金砖’!”
        同学们齐声说道:“女大三,抱金砖……”
        接着是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说着大家都跪下了,齐声喊道:“江老师,您要是不答应,我们就不起来了……”
        江雪又一次感动地流下了热泪,她心潮翻滚,自己何尝不愿成为一名幸福的新娘,享受那人人向往的人间最美好的爱情生活?
        江老师说:“只是历史太无情了,而现在已经晚了,我绝不能给活着的好心人留下遗憾,留下痛苦。你们对老师提出什么样的要求都行,唯独这件事不行,就是到了天堂,我的心也会流血的……”
        原母校党委书记焦光同志出现了,他代表全校师生来看望江老师,祝江老师早日恢复健康。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四十六位学生,也感动地流下了热泪。对江老师说:“江老师,这件事情您应该慎重考虑一下,于超同学事先已经给母校党委写了报告,就是千难万难,也一定要娶你,抚平您受过创伤的心灵。想起当年,您在事业和爱情上受到的挫折,我们领导有不可推御的责任,至此,我当着大家的面对你道一声‘对不起’了 ……”
        “焦书记,那都是历史和社会刻下的印记,你们校党委是很难左右的。我不怪领导,也不怪社会,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文明史一定会发扬光大。错误的东西,违背文明和道德的东西,一定会被历史所淘汰。我坚信,我们伟大的党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我打断了江老师的话:“老师,您只比班长大三岁,比我们也大不了几岁。老师,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坚信您一定会战胜病魔,一定会创造奇迹,成为传奇……”
        女同学吴敏尖叫起来:“江老师,我的腿都跪痛了,您不答应于超的求婚,我们就不吃饭、不睡觉,一直跪下去……”
       “对,江老师,您如果不答应于超班长的求婚,我们就一直跪下去……”全班同学齐声说。
        江雪老师实在不忍心让同学们继续跪下去了,她心疼地说:“同学们,请起来吧!对于超的要求,让我慎重考虑一下,好吗?”
        大家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吴敏和几个女同学一齐上前把江老师抱了起来,给江老师擦拭着满脸的泪水。
        这泪水应当是高兴的泪水、幸福的泪水。
        奇迹真的发生了,经过中外医学专家的共同努力,江雪老师逐渐好了起来,她和于超也幸福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一场迟到的结婚典礼开始了。
        此时此刻,江老师的同事同学,还有她的学生、朋友和领导全来了,都给她送来了贺喜的鲜花和祝福。
        江老师上身是白色婚纱,下身还是黑裙子,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她就像一朵盛开的牡丹,依然还是那么典雅美丽……
        (1)良心(小小说)
        在县委机关工作的吴心三次接到村支书打来的电话:“父亲病重住院速回”。但吴心都推说工作太忙回不去。父亲病危,要动手术,需要亲人签字,村支书再次去电话话催吴心速回,吴心回电话推说正在外地出差回不去,”叫别人代签吧!”
        村东头的大妈刘水琴主动请求签字并照顾吴心的爸爸,村支部同意了。
        吴心终于回来了,看到水琴婶子正在给父亲喂饭,吴心走到父亲的床前:“关心”地问:”爸爸,怎么样了?”
        “不怎么样,刚从鬼门关回来,要不是你水琴婶子照顾,早去见闫王爷爷了。我现在正式告诉你,如果我能起死回生,就正式和你水芹婶子登记结婚。“父亲说得很坚决。
        ”那怎么能行呢?也太草率了吧?我妈生前对您那么好,为什么突然想起再找别的女人呢?难道不怕受到良心的谴责吗?“吴心问爸爸。
        ”呸!“
        水心婶子坐不住了,她指着吴心骂道:”你这臭小子,也配说‘良心’二字?你爸爸妈妈这一辈子拼死拼活,都是为了你。你妈妈去世后,你爸爸带病去打工,挣钱供你上大学,工作后,又给你娶上媳妇。本次,你爸爸病倒了,后来病危了,支书连打几次电话你都没回来,是我主动要求伺候你爸爸的,并以未婚妻的身份在你父亲手术前的通知书上签了字,才得以顺利进行手术,夺回了你爸爸这条命……是谁丧尽天良?是谁没有良心?“
        吴心哭着说:”爸爸,我以后会养你的,一边是你的亲生儿子,一边是一个贪财的女人,你到底选择谁呀?”
        村支书来了,他严肃地指着吴心说:”你这个没良心东西,在你父亲的生死关关头,我几次给你打电话,你都不回来,还有脸说‘良心’二字?”
        吴心只好跪在支书面前哭着说:“支书,我可是吴家的亲生儿子,我应当是吴家的合法继承人啊!“
        “你爸爸不是还活着吗?现在说这个有意义吗?不过有一个铁的事实我必须告诉你,你不是你爸爸的亲生儿子,二十八年前,是你爸爸和妈妈从垃圾堆里把你捡来的,那时你已经奄奄一息。他们千辛万苦,也就是为了养育你,你爸爸妈妈一生再也没要自已的亲生孩子……”
        (2)细节(小小说)
        十几年不懈追求,笔耕不缀,总算在一家地市级刊物上发表了我的处女作小小说《惊喜》。我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发到所有的朋友圈,期待赞扬声一片。然而可悲的是如石沉大海,没有回应。我非常失望,和我一个最要好的朋友通了电话,听到的却是讽刺挖苦。
        “恕我直言,你写的那叫小说吗?味同嚼蜡,满篇的政治说教,没有一点小说味,好像是东拼西凑偷来的。我的朋友们看了,都有同样的看法,有的朋友直截问我:”是不是送上大礼才发表的?”
        我从头到脚被泼了一盆冷水,被骂得狗血喷头,心里难受极了。
        我拿着发表的小小说去找我的恩师柳宗敏,他是我高三时的语文老师,也是省里著名的作家。老师看了我的文章后说:“勤奋好学,兴趣爱好是重要的,但天赋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勇于实践,敢于迈出第一步也是难能可贵的。但文章的确如你的朋友说得那样,存在不少问题。”
        “请老师指点迷津。”我虚心地说。
        “小小说必须‘以小见大’,立意要新、要奇,特别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注重细节,把细节做到极致,也就离成功不远了。朱自清先生说,‘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传世经典《红楼梦》,每一章回,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都很讲究,经得住推敲,所以也特别精彩感人。
        “老师,怎样才能把细节做好呢?”
        “你父母就是你最好的老师,他们是怎样制作包子的?为什么顾客络驿不绝?全市闻名?”
        “他们太费劲了,在包子制作过程中,面皮要经过三次贴水,三次贴面,反复拍打,包子包的过程也很精细,要在短时间内捏出不多不少18道褶子,做到了既美观又美味。”
        “太精彩了,写文章何尝不是如此呢!写文章必须精雕细刻。细节,在那些经典小说中,就像汇成浩瀚大海的无数小水滴,它们以不耀眼的存在成就了整体的耀眼。”
        十年之后,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惊喜》在国家级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了,老师和朋友们都给予了肯定和祝贺!我又去拜访老师,老师已经走了,但老师的谆谆教诲我将终生难忘。
作者简介:
唐俊杰,山东惠民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教师,所教学科曾获山东省东营市高考第一名。政治论文、教育论文、艺术论文、奥运征文均获全国一等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