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王磊 王怡 张卓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王磊 王怡 张卓
[导读]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应提高服务水平,采取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以满足师生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研究与学习需求。

四川省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王磊 王怡 张卓 611731

摘要: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应提高服务水平,采取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以满足师生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研究与学习需求。时代快速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应提高管理水平,在图书馆管理方面与时俱进,提高服务意识,以师生需求为发展方向,从而提高院校的育人水平。本文先对该模式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实施策略,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
        引言:图书馆具有传递知识、提供文献、传播思想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素质水平的发展十分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师生对图书馆的要求逐渐提高,管理者需更新观念,借助信息技术优化馆内资源,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合理归纳资源提高服务水平,为师生提供快捷、全面、专业的知识服务,以下将就学科化服务模式的实施展开分析。
        一、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概念及实施原则
       (一)概念
        该模式是指主动分析用户的检索需求,通过有效的调查为师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高效的学科知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使图书馆始终保持活力。传统的知识服务较为单一,只能为师生提供范围较广的文献资料,检索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相比之下,学科服务模式拉近了图书馆与用户的距离,能有效提高服务水平,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二)实施原则
        1.人性化原则。图书馆的价值在于服务用户,因此应以用户满意为目标,要了解师生的需求,在搭建平台、自身宣传方面换位思考,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用户的行为习惯,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使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朝着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师生提供最新的文献和学科知识。
        2.发展性原则。科技的进步使图书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落实知识服务的过程中,应坚持发展性原则,要不断了解用户的需求,保持敏锐的观察力,通过主动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与用户的粘度。信息时代,师生获取文献与知识的途径愈加丰富,管理者应正视发展中的不足,要积极转变观念,将创新手段应用到工作中,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1]。
        二、实施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相关策略
       (一)优化资源库
        图书馆应提高线下和线上的服务水平,要借助资源库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不仅要满足阅读纸质版资源的常规需求,也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整合馆内知识和文献资源,搭建完善的线上资源库,便于师生查阅、调取信息。针对师生的不同检索方向,可以将馆内资源划分为文献区、学科知识区、专家学者区,同时在资源库中设置检索地图,以减少用户搜索信息的时间。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要在资源库中增设人性化的功能,比如收藏、历史记录、精准推荐等,只有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用户对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有不同的需求,有时需要同时调取某个资源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因此在资源库中不仅要展示具体的资料,还要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方便用户了解资源的被使用状态。


资源库是图书馆提供线上服务的基础,应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合理分配资源,提供精准专业的知识服务。
        (二)搭建服务平台
        线上服务平台是增进馆员与用户联系的纽带,通过实时的线上咨询、交流,用户对图书馆的好感度提升,对管理制度更加熟悉,有助于强化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营造高效自由的阅读氛围。服务平台上不仅要创建在线服务窗口,还应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设置自助窗口,如输入某个关键词自动检索出相关文献资源,通过反馈窗口提出合理建议等、预定某个文献的纸质版阅读等。服务平台既承担着对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的责任,又要兼具多元化的功能,做到主动服务、专业化服务。为增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粘性,服务平台应为用户创建“个人中心”,其中包含线上线下的查阅记录、收藏的资源、注册时间等,以培养用户对图书馆的情感,运用现代技术提供人性化的知识服务。随着用户阅读习惯的转变,图书馆应积极搭建线上平台,用网络连接用户,用资源吸引用户,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注意力,提高自身竞争力。
       (三)强化服务意识
        应培养馆员的服务意识,要纠正以往工作中的被动姿态,及时与用户进行线上沟通,了解银行的需求,并给出适宜的建议。对于一些缺乏经验和阅读目标的用户来说,馆员的建议能帮助缩小阅读范围,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推荐适宜资源,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同时,要以优化用户体验为目标,应重视用户在沟通中提出的建议,为图书馆的发展创新收集意见。为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应对各学科馆员提出明确要求,通过调查满意度修正工作中的不足,在工作过程中提高馆员的服务意识和学科知识水平,鼓励馆员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各学科用户的需求有所区别,馆员应了解并尊重用户需求,在沟通中多询问、多建议,用主动亲切的交流代替被动冷漠的服务[2]。
        (四)提高馆员信息素养
        对馆员的信息素养要求既是必要的也具有可行性,随着现代人阅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电子阅读获取知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可以为馆员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氛围和学习平台。现代化的馆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要有及时响应、及时更新的意识,提高对馆内资源的归纳能力和数据的更新能力。馆内资源丰富,种类繁杂,馆员要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和整理能力,可对各学科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
        服务平台上线后需要长期维护,馆员应重视用户需求,要优化平台功能,删减不常用的工具,增加有需求的功能,促进服务平台的创新发展。在今后的图书馆服务过程中,馆员与用户的线上沟通将逐渐增加,馆员的信息素养是衡量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应组织高校图书馆之间的经验交流活动,提倡分享高效的管理办法和有效的沟通方法,分析用户对知识服务的新需求,以提前学习相关技术,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应提高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要了解用户的真实阅读需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增强与用户的粘性,使馆内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保持积极正向的思想意识,要擅于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必须紧跟时代,在工作中树立竞争意识,以落实图书馆的育人责任。
参考文献
[1]姜洋,高硕.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创新探究[J].卷宗,2019,009(002):125.
[2]冯伟.基于用户新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J].信息周刊,2019,000(035):P.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