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思路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黄振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与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重大的转变。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文化馆 黄振 210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与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重大的转变。由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文化馆要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要作用,而文化馆的总分馆制建设将会是文化馆发展当中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
        引言: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文化馆作为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其主要工作目标目的应当注重如何丰富人民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确保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升人民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国民整体文化素养水平的提升。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文化馆的体制建设发展将会对于文化馆的服务体系的产生重要影响。
        一、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模式
        (一)组织模式
        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组织架构模式,包括层级式与扁平式,其中层级式组织架构有鲜明特点,上下等级之间严密配合,上传下达,上下层之间工作协调程度较好。扁平式模式组织架构,由于管理结构偏向于扁平化,有助于信息间的传递与流通,将工作当中的冗杂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工作效率[1]。在文化馆总分馆制的组织架构搭建上,要将层级式与扁平式管理进行有效结合,纵向形成总分馆之间层级式组织模式,总馆积极发挥核心管理作用,分馆积极配合总馆,进行工作联动,在分馆与分馆之间形成横向扁平化组织架构模式,形成分馆之间的互联体系充分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将各分馆之间的服务优势凸显出来。
       (二)管理模式
        从目前文化馆总分馆体制来看,主要是由总馆对各分馆之间进行工作管理与监督。目前文化馆在日常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总馆与分管之间沟通效果不佳以及相对层级之间的联系存在部分缺失。针对这样的问题文化馆在应当住日常管理当中给予相对应的解决办法。除此之外,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也是影响文化馆管理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就是在促进国家文化发展水平。在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实际实行过程中,要实行管理模式上的创新理念,在贯彻总馆对于分馆的核心指导工作原则的理念下总馆要实现对于分馆的网络战略布局,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经费保证、工作人员队伍的组建、工作标准的制定、考核模式、岗位培训。因此,文化馆在管理思想上必须进行革新,要以群众的文化诉求为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愿景,发好文化馆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满足民众对于文化的实际需求。
        总馆与分馆之间要进行高效工作联动,确保总馆的领导性,领导组织要在工作讨论当中,有效分析分馆在实际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解决与指导方法。在分馆的建设过程中,要对于分馆的领导者进行严谨的选拔与考核制度,确保分馆在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想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提升,就要了解民众对于文化服务体系的满意程度,进行相关调查工作,从而为文化馆未来发展工作方向进行有效指引。
        (三)服务模式
        文化馆总分馆制的目标便是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在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优化自身工作内容,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水平,使社会文明发展得到长足进步。确保高水平的文化服务标准,根据文化馆总分馆制的管理体系搭建,将服务模式进行统一化有效化。在日常工作当中,总馆要对文化活动方案进行有效把控,结合分馆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指导,确保总馆与分馆之间,分馆与分馆之间的工作有效性,从而全面提升总馆与各分馆之间的文化服务质量与水平。



        二、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进行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
        (一)积极发挥总馆主导作用
        在当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进程当中,文化馆总分馆制体系建设对于文化凝聚力有明显提升作用。在运营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工作过程当中,应当坚持以政府工作指导方针为主要原则,根据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安排布置,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内容,完善其相对应的文化资源调动与配套服务设施。总馆应当注意基层管理的建设,对于公共文化资源的调配比重应当倾斜于基层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都能均衡享有公共文化资源的权利,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二)积极发挥分馆站点的基层工作作用
        各个分馆可以在社区群众当中,设置群众文化委员会,可以由群众当中的文化代表、文学文艺爱好者以及普通人民群众组成。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彼此充分交流,分析当下民众对于文化的具体需求有哪些,委员会在了解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后,开展相关内容的文化活动,例如可以开展读书月、经典电影走进社区、国庆文艺汇演等相关文化活动来满足群众的文化诉求,增强群众对于文化的理解[2]。真正地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参与感,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意识。分馆根据基层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反馈,进行工作调整,便于日后更加有效地满足基层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构建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朝着规范化及标准化的方向进行转变。
        (三)健全文化服务标准
        在日常的工作中,文化馆应当健全总馆与分馆的文化服务标准,建设完善的文化活动预报制度及文化服务公示制度。各个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各乡镇街道委员会,都可以利用实际现有资源,例如各个社区文化公示栏、文化活动宣传单页、互联网新媒体账号等多种途径形式进行文化活动的预报与宣传。从而扩大文化活动的宣传范围,让人民群众可以更加有效地了解文化活动的相关动态。
        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真实需求,文化馆总馆与分馆要在其所负责的社区服务范围内,可以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以及互联网话题投票等方式,进行相关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调查工作,详细且有效地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满意程度,并且将调查结果进行社会化公示,各分馆也可以根据结果的各项反馈对分馆工作进行有效改进。
        文化馆要想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就必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广泛吸收接纳文艺爱好者与志愿者,进行一定的工作技能培训,提升文化工作服务人员的文化素养,为公共文化服务做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创造“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文化馆应当利用总分馆制的设立机制,积极开展举办各项文艺活动,开展相关社会文化宣传工作,促进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更好的发展。还可以创建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开展相关特色文化活动等。促进文化馆朝着更加健全完善的文化服务标准方向上迈进。
        (四)完善好各项工作运营机制
        在时代改革开放的背景之下,文化馆总分馆制应当更加完善各项工作的运营机制,优化运营管理体系,将文化馆工作人员、文化活动经费及平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3]。建设好相关理事会机构,协调发展政府部门、各区域文化管理部门以及各街道相关负责人的联动。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过程中,要落实总馆分馆工作职责内容,立足于人民群众根本,构建合理的机制运营模式,在文化馆实际所在管辖范围内真正有效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结束语
        文化馆总分管制是文化馆在当下社会发展当中的必要建设机制,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诉求。为社会文化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以及社会发展带来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云飞. 着力构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嘉兴模式”——嘉兴市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情况介绍[J]. 图书馆杂志,2017,36(03):13-16.
[2]梅琳. 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J]. 大众文艺,2016(12):27.
[3]张诗东.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论述[J]. 文化学刊,2016(04):135-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