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息反馈 提高课堂效率 李卓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李卓
[导读]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环节,因此保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连贯性,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

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六小学 李卓 152100

摘要: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环节,因此保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连贯性,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与学习中,教师能够及时处理有效的信息反馈,才可以准确的指导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学生在反馈信息的过程中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能够获得成就感。
关键词:信息;反馈;课堂效率
        语文学习为语言学习,课堂氛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传统教学,教师不重视反馈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无法给出有效的回应,甚至可能耽误课堂教学时间,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1]。基于此种问题,教师应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堂效率得以提高[2]。因此,该如何把握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信息反馈环节,是众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内容。对此,本文将给出一些建议。
        一、从课堂上学生学习状态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动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只有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获取。从积极主动的情绪中能够反馈出学生的乐学态度。因此,课堂上要努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自主去获取知识。例如:低年级的孩子们喜欢学习童话故事,因为童话故事情节一般浅显易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一幅小壁虎图片,看看谁认识它,看到他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孩子们就会感到奇怪:他有一条长长的尾巴,为什么还要去借尾巴呢?心中有了疑问,出于好奇心想去探究,这时我因势利导,带领学生们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时,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我们还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中获取反馈信息,看到孩子们积极主动的表情,说明他们很愿意去探索知识。学生的情绪若与课文内容趋于一致,表示学生已经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也基本掌握了课文的感情基调,学习效率较高。反之,学生丝毫没有反应,就算教师在怎么讲解,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时就需要教师去调节课堂气氛,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点拨,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形势下,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尤为重要了。那么在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也能获得很多的反馈信息。语文课堂上,学生从初读课文这一环节其实就已经进入了自主学习中。课前预习时学生已经借助工具书把生字学会,从而课文就读得流利了。这也是一种信息的反馈,如果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出现障碍,对读文产生厌烦情绪,为了让学生积极的去理解课文内容,应在学生读文时,深入到学生当中去,进行及时的点拨,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仅通过读并不能挖掘课文内容的深度,还需要学生的合作探究,教师的引导。这时,分组学习就产生了很大的优势,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探究问题时,更容易交流,而且在问答、质疑中也会有很大的收获。教师及时从旁协助解决一些学生们完成不了的问题,及时发现反馈信息,这样既在合作探究中获取了知识,又使教师从中又获取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从课堂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查缺补漏,提高课堂效率。



        一节新课后,课堂练习就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最好方法。这里所说的课堂练习既包括书面的,也包括口头的。在语文课上涉及的一些语句练习就可以是口头的。例如:“把字句”变“被子句”,“陈述句”变“反问句”等等,随时就能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信息。还有一些古诗文等,随着教学过程中的巩固环节就进行了检验,一方面检验了学生朗读能力,另一方面也检验了他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书面练习包括很多种,语文课上最基本的就是基础知识中的字词练习,这些都能够随堂进行检验,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时反馈信息,查缺补漏,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同样,在数学课堂上,更是应该重视从课堂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随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如果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够,还不能完全理解,这时就要根据反馈信息,因人而异,有梯度的设计练习,由浅入深地使那些学困生赶上来,这样课后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注意课堂练习的“量”,更要重视课堂练习的“质”。“量”以典型、精简为主,避免占用课堂太多时间。在做练习时,教师应深入其中,及时指导,及时发现反馈信息,针对问题提出可以操作办法。“质”以书写规范、正确率来衡量。如果学生在抄写时出现错别字,在写作时表现出犯难情绪等情况,教师要思索改变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效率。
        四、课后征询学生意见,从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反思,提高课堂效率。
        课后与学生交流意见,也可以获得知识的反馈。每个学生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有些孩子善于表达,有些孩子不溢于言表。记得在学习《长城》一课后,我询问一个学生对长城有哪些深刻的印象,他把长城的位置、构造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还结合生活实际,谈了长城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力。这说明孩子对课文掌握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教者的预期目标。在学习《小珊迪》一课后,孩子们纷纷表达了对小珊迪的同情,从小珊迪身上学到了讲信用的好品质。在学习一些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后,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说一说自己受到了哪些教育,今后应该怎样做等等。课后的交流,学生更能够放松自己,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大胆的讲出自己的看法,保障了信息的获取[3]。 
        结论: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善于抓住课堂中的每一个契机,重视课堂信息反馈,从而深入了解学生,从反馈中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改进教学策略,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指导。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积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抓好教学,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对语文教师来说,采用以上的方式展开教学,相信或多或少都会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 源.小议“教学反馈”在英语课教学中的作用.科学教育 Science Education 2011 年第 5 期( 第 17 卷)
[2]吕砚芬.浅议小学语文教学反馈的开展方法   河北省沙河市北掌学区东冯学校
[3]夏云祥.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导学》2014年1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