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张兴瑜
[导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想或心理上的思维流程,最开始是由英国科学家东尼·博赞所提出的,采用笔记的形式进行实施。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茶城中学  张兴瑜  564100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思想或心理上的思维流程,最开始是由英国科学家东尼·博赞所提出的,采用笔记的形式进行实施。相比于传统的文字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像的形式,通过生动的图像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从而通过这种生动的形式来降低知识学习的枯燥感,思维导图能够将知识进行立体化的展示,通过知识框架的搭设,使得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清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提升教学效率吧。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应用
        引言
        有学术研究指出,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指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深度探究,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科素养,也不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因此,物理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要借助先进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精彩的课程教学,从而鼓励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度探究。思维导图能够连串不同的知识点。物理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能力,从而提高物理的课堂教学质量。
        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记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课堂是教学主阵地,是教师引导学生获得真知、探究知识的主要场所。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一般采取“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这样做耗费大量的课上时间,课堂容量大大降低。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在课上做笔记采取的是高度浓缩概括的话,但是等过段时间学生再去回顾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很可能理解错或者不记得这句话的意思了。为避免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记录,只需要记几个关键词,根据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思维导图将课堂所讲授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大大缩短了课堂记录的时间;再由教师进行分析和完善,这样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就能够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课堂讲授的知识点都是围绕同一主题进行。思维导图呈现的物理知识脉络清晰、形象直观,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初中物理的逻辑性、思维性较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常常因为物理知识难度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逐渐产生厌学心理,而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将物理知识清晰明了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记录、分析和优化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记录和掌握的基础上对知识点做进一步的补充和扩展,在下一节课授课之前对思维导图进行温习,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合思维导图优势,优化教学内容
        绘制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记忆力与注意力,还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初中物理知识极难理解,对刚刚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而言,必然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就要彻底了解思维导图,分析其特征,再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将知识简单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及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相关知识时,就可利用学生日常的生活现状,学生日常都有接触声音,教师利用声音相关的现象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对声音有初步了解;再依据声音的内涵、特性及传播途径等相关内容,绘制出相关的思维导图,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声音的特性及相关知识,清楚掌握教学内容,掌握知识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3.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改变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在物理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照顾到不同特点的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效率。在物理教学中,为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可以从转变师生的思维方式入手,将思维导图与小组合作学习相融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规划和构建。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建立课堂学习的导航图,然后为各个学习小组下发学习任务,小组成员运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记录整理,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对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和完善。最后,由小组推选一名代表阐述本小组绘制思维导图的根据和意图,并对思维导图的制作流程加以说明。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使大脑充分地“认识自我”,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分工合作、共同协商、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物理的学习习惯和物理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合作”的课堂时效。
        结语:
        思维导图在物理学科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将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展示,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让学生能够将知识与知识之间进行串联,复杂的知识点进行直观的搭建,通过图形、树状图等形式进行展现,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妍妍.思维导图在物理阅读中应用价值浅析[J].俪人(教师),2015(9).
[2]周宣丰,柴晓晴.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逻辑复习课中的应用探析:以倒装句复习课教学为例[J].物理教师,201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