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封定红
[导读] 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深化,高中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备受关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一直是众多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

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  封定红 5614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深化,高中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备受关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一直是众多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本文将以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探讨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例证,研究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期望能给广大同行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复合型人才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学校以能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荣。如今教育改革中,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意在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使其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中数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其作用不言而喻,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对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对培养社会急需求人才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是我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以教材为依托,内化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脱离教材本身,关注考点和答题技巧的训练,对基本知识原理性质的讲解和探讨不够深入,这种授课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然而,思维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对学习效果又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之下,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教材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深入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和探讨,对重要公式理论进行深入的演算和推演,在演算和推演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公式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纵观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比较鲜明的特点是:“文字语言符号化,分类讨论经常化,数形结合简单化,复杂问题抽象化”。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方法,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例如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内容教学中,在进行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教学时,涉及的公式较多,学生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公式的推演过程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是不利于掌握诱导公式的,这样就无法做到从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形成关键能力或综合能力,学生更不能合理灵活应用诱导公式,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带领学生对公式进行推演,甚至在推演结束以后,再由学生自行推演进行加强巩固或变式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而忽略学生自主训练过程,如在学习sin(a+2kπ)=sina,cos(a+2kπ)=cosa, tan(a+2kπ)= tana(k∈Z) 的推演后,可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探究与45°角终边相同,终边不同的角的运算,从而发现角π-a 与角a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进而发现,sin(π-a)=sin a,cos(π-a)=-cosa,tan(π-a)= -tana再引导学生探讨终边关于X轴对称的角度的关系,会发现sin(-a)=-sina,cos(-a)=cosa,tan(-a)= -tana在以此推演和两次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二.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
        高中数学知识总体难度的,抽象性强,很多知识传统授课不便于学生理解,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极易感到枯燥无味,容易因为“难”而生畏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那么此时在谈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天方夜谭”。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例如在直线和圆的方程教学时,由于教学内容均与图形有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形,包括动态展示图形的画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以及图形与数量的关系。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展示直线与圆的相离、相切、相交关系,同时探讨分别满足何种条件,能够让直线与圆相离、相切、相交。通过这种演示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的认识,让学生带着兴趣,对图形演示过程中的几何关系和代数关系的探究知识的,从而为后续类比学习直线与椭圆、直线与双曲线、直线与抛物线的关系打下基础,达到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设置学习共荣小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独行快,众行远,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团队合作必不可少,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学习共荣小组,能对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进行刻意培养。从数学角度而言,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量的探索性问题,由学生自主进行小组合作,在明确个人分工,将优势发挥最大化的条件下,完成学习,这样的探究式学习过程,就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意识,最终形成合作能力。例如在《椭圆》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学生原有知识,设置一节合作探究学习课,提示学生:在常规的认知里,用圆规就可以轻易画出圆,并且圆只有一个圆心,那么对于椭圆而言,应当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绘制,椭圆又有几个圆心,将学生分成小组,自行探究椭圆的画法,为了能够高效完成探究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分工,擅长绘图的同学负责图形的绘制,擅长资料收集的同学负责查阅资料,擅长讲解的同学负责内容讲解,这样的合作探究过程,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合作和探究。
        四.注意行为示范,提高学生的表达素养
        教师是学生在校园内直接接触到的“标杆人物”,教师的一举一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学生日常表现出来的很多的行为习惯都与教师的言谈举止有密切的联系,甚者部分学生会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直接的模仿,因此,优良的品格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对数学科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从学知识开始,逐渐学习技能,最终形成能力,而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学生规范数学表达体现,故教师需要注意自我行为规范,严于律己,例题评讲中要特别注意规范表达,做到重点标注,难点详述,给学生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表达观,培养学生优秀品质,提高学生严谨治学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背景下,教师要对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有深刻认识,及时优化教学方法,打破传统分数为王的认知,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等能力方面下足功夫,使学生稳步在坚持、奉献、探究、合作过程中,提升数学六大核心素养能力,最终全面形成综合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小艳.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函数概念部分教学探究[J].中学数学,2020(19):73-74.
[2]唐慧.试论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2):93.
[3]周敦安.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的相关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