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辅导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提升的传统文化理路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徐姗
[导读] 辅导员的言行举止与道德品质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安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徐姗   239000

摘要:辅导员的言行举止与道德品质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其蕴含的思想美德与人文精神对于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思政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探究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的传统文化理路,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来提高辅导员的能力素养,并融入与贯穿到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传统文化
        专职辅导员是学生的“政治领路人”,也是学生的朋友与导师,工作范围包括心理辅导、生涯规划、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特别是高职辅导员,高职学生相对来说就业压力大,对职业能力的要求高,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也更加重要。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熏陶,不仅有利于道德品质与个人魅力的塑造,也有利于辅导员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有裨益。
        一、高职辅导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现状
        (一)专业能力不足
        许多高职辅导员并不是思政专业,专业领域涉及多样,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与专业实践,在工作能力与学识修养上都有所欠缺[1]。而一些高职院校即使开展了培训,往往以思想理论为主要内容,对于实践的运用较少,对于传统文化培训的关注更少,辅导员对传统文化的运用也是基于个人兴趣与自身知识的储备,缺少学校的支持,因此,辅导员的专业能力需要加强,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来帮助提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二)工作任务繁重
        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往往是“保姆式”工作,工作量非常大,千头万绪,从新生入校到毕业,学生工作涉及到生活、学习、思想等多个方面,工作责任重、思想压力大[1],因此,许多辅导员在工作岗位上没有热情,疲于应对工作,有职业倦怠感,缺乏职业认同感,岗位流动性大。所以辅导员在专业能力素养上投入的精力不够,一方面是由于许多辅导员晚上与周末都在忙工作上的各种事项,繁多的工作性质导致没有时间学习提高,另一方面是对工作没有激情,有些辅导员选择转岗,不愿意去提高相关的能力[2]。
        二、传统文化对高职辅导员职业能力素养提升的意义
        (一)增加辅导员的责任意识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品德修养、传统美德和儒家经典等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辅导员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的价值观念与思想理念,包含着对能力的提升,对学习的提高,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有利于增加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意识。辅导员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知识与思想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引导学生走向正面的积极的方向,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人格品质,同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二)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其中诸子百家的文化经典更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思想精华,通过对人文经典的研习,从前人的智慧中汲取养分,有利于辅导员人文素养的提升与良好品德的养成。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内容对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作用,为辅导员的思政教育指明方向,辅导员可以利用传统文化来引导和规范自身行动,从而提高工作能力,增加职业素养,提升工作效率。
        三、传统文化对高职辅导员职业能力素养提升的路径
        (一)提供培训交流,学习传统文化
        学校可以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题学习,订阅《论语》、《孟子》等与教育相关的经典读物,帮助辅导员加深对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掌握,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提炼传统文化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如以人为本、诚信友善、仁爱等思想,帮助辅导员提升文化自信,建立文化认同,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思政工作能力[2]。重视辅导员队伍的整合与培训,增加传统文化的比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和价值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贯彻在日常工作与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感化学生。
        (二)开展实践活动,强化自身修养
        除了积极参加学习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将辅导员的工作与传统文化密切联系起来,
        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也能影响与感染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应该增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邀请专家举办讲座,解读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讲堂,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和能力培养,通过举办诗词、书法、国画等比赛与展览,组织国学经典的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鼓励辅导员参与学习,储备知识技能,并体会其育人功能。同时,可以开展辅导员进宿舍、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提高辅导员的参与度,将传统文化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在实践中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综合素养,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素质中[1]。
        (三)创建综合平台,营造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的传播除了教育培训与实践,还可以结合网络平台。因此,通过创建线上线下综合平台,可以全方位构筑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线下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营造传统文化环境,如在校园设置传统文化宣传栏、国学角、主题班会、国学社团、社会实践等,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吸收与传播传统文化。新媒体的运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辅导员可以学习掌握传统文化,也可以与学生通过贴吧讨论、线上咨询、直播讲堂、图片视频等形式发布传统文化知识交流共享,与学生谈心谈话,减少距离感,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2]。
参考文献:
[1]胡静娴,李兴兴,宿玉.学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全面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J].科技咨讯.2017(7):248-249.
[2]徐梦琪.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J].赤峰学院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2018(5):148-150.
基金项目:2019年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的研究”(项目编号:YJY-2019-06);2019年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地域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职业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以滁州市为例”(项目编号:Azcj115);2019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奖补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培育与塑造研究”(项目编号:Sztsjh2019-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