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朱贞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朱贞
[导读] 对小学生而言,其理解、认知能力有限,要想理解、明白一些事物有一定的难度。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界牌镇界江小学 朱贞 421246

摘要:对小学生而言,其理解、认知能力有限,要想理解、明白一些事物有一定的难度。若能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语文和其他科目的学习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喜欢上阅读,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阅读能力是人们在社会生存中必备的技能之一,是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的职责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引导学生主动欣赏、理解、感悟文章的主旨和内涵,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道德和个性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开拓小学生视野,拓展知识面
        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人进步,阅读是积累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重要活动,通过阅读各式各样的课外读物,能够帮助小学生拓宽眼界,接触和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学习到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化知识是很有限的,知识点的延伸和运用都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去实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长期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学习语文知识往往是以一种极为被动的心态进行的,倘若不改变这种方式,一方面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将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教师采用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化解其中的矛盾与问题。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语文当中尽可能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与此同时,通过此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思考,提高其学习语文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以兴趣为导向,以需求为出发点,让学生乐于学习和阅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掘学生的个人创造力,强调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每个学生都追求自我兴趣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语文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让学生感觉到阅读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充分发挥学生对于阅读的主观能动性。要让阅读课外书籍成为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一种方法。在这个层面上,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对学生循循善诱。


既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文化感,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教师要对阅读量多的学生加以表扬,让学生在阅读练习的过程中感到愉悦,以此来满足学生的社会需求,也能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阅读意识,养成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者,真正阅读的主体还是学生自己,因此教师要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有阅读意识,首先要有阅读习惯,教师在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鼓励学生自己去挑选课外书籍进行阅读。小学生的阅读一般以自己的兴趣为主,教师在指导学生挑选图书时,可以根据对学生兴趣的了解,给学生一些意见,这样,保证学生能够坚持阅读,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三)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还需要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晨读,在晨读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阅读指导和技巧教授。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创办校园阅读角,提供丰富有趣的课外读物供学生阅读。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教会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情,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引导学生将每次的阅读心得及对文章的见解和观点记录下来,定期在阅读角举办阅读交流会,让学生自主交流各自的阅读心得和阅读笔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扩展课外阅读,加强阅读技巧的指导
        阅读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完成固定的阅读任务,还要在这些阅读任务中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这一方面必须要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广大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与甄别,还需要注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技巧。这一方面主要从两角度分析,一方面广大教师在实际课堂当中,需要指导学生对课外知识只需大致阅读,主要掌握课外内容的有效信息即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课外阅读当中,广大教师需要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问题进一步地提出有效策略,从而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形式,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的读物,在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宏伟.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华少年,2019(33):32-33.
[2]代仲才.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J].中华少年,2019(33):99-100.
[3]梁美玲.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9(3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