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提高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20年8期   作者:杨煜
[导读] 随着企业发展的逐步壮大,对于企业员工的内部培训制度就变得尤为重要
        杨煜
        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宁波 315722
        摘要:随着企业发展的逐步壮大,对于企业员工的内部培训制度就变得尤为重要,提高相关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是提高企业员工管理水平、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如何借助当前企业发展的具体形势,结合有效的培训管理措施,实现企业员工的高效管理,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
        引言
        现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优质的人才优势,谁就会在市场浪潮中站稳脚跟,拥有一席之地。任何一个企业追求的都是长远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只有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顺利实现战略目标。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要吸引人才,更要注重建设适应企业发展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培训无疑是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培训,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企业的文化得以传承,从而推动企业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重发展。
1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重要性
        对企业内部员工开展相应专业的培训,可以降低员工对于工作任务的执行难度,提高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稳步经营、快速发展的战略发展路线。由此可见,强化对于企业员工培训的相关管理工作,有助于改善员工的内在价值,增进企业的核心战斗力。通过高效而专业的培训管理措施,促进员工快速融入企业发展节奏,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2企业员工培训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缺乏培训需求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活动的前提,对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培训管理部门或培训管理人员需要对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的知识、技术、技能状况等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搞清楚员工真正需要增强什么知识与技能,什么样的培训有助于员工的素质提升,什么样的培训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以确定相关培训的必要性和培训的内容与方式。有的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基本上是依据下级单位提报的培训需求进行简单地汇总整合,而对于各单位提出的培训需求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是否具备培训的可行性等问题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以致培训活动脱离实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2.2重视程度不高
        具体表现为部分企业对员工职业技术、技能及管理理念教育培训重视不够,不同程度存在“重干轻学、缺远见、应付了之”等现象,甚至出现摆拍培训、人造培训等乱象。如,短视企业经营创效业绩,能减少培训开支就尽量减少;在培训中多是围绕上级布置的培训计划任务开展工作,没有深入调研、挖掘,开展卓有价值的培训课程;基层一线组织的培训多是以工作急需、非办不可的短训班为主,多采取以会代训的培训模式;涉及提升员工岗位技术、技能、管理等综合素质的中长期培训班组织较少,很难较大幅度的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2.3缺乏专项的培训机制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缺乏专项的培训机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培训模式,会让培训工作大打折扣。针对当前的企业发展模式,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体制机制,以此加强相关工作的管理和提升。缺乏专项的培训机制,企业员工对培训内容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思想误区,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和自身工作内容脱轨,最终造成员工学习意识差,参与积极性不强,缺乏常态性。因此,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通过专业化、定制化、专项化的培训机制,构建相应的培训管理体系。


3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建立专项的培训机制,树立科学发展的培训理念
        培训内容的建立,不仅是为了促进企业员工可以持续性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对于新技术、新知识、新设备的了解,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战略性。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形式完善的管理流程,通过树立科学的培训理念,实现企业内部员工长足进步。培训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改善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一些常年稳定、工作效率不高、思想较为保守的企业员工,制定专项化的培训方案,可以提升员工活力,进而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例如,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一些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可能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扩展新的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是企业员工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对日常工作中较为繁琐的相关工作进行统一的汇总和梳理,学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措施,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思想上、行动上的深入贯彻,进而制定有效的培训内容体系,另外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改善企业的发展动态,实现高效化的企业经营模式,进而为企业员工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和保障。
        3.2准确把控培训需求,加强师资投入
        细致并有针对性的培训需求分析,不仅有助于培训目标、培训体系的建立,更会为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可先深入拟参培单位(部门或班组),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基层摸底,了解其工作实际情况,掌握重点关注问题,再进行必要的分组事前讨论,结合企业实际,最终确定培训需求计划。同时,授课讲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是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求授课讲师要有准确的自我定位,作为一名指导者要尊重学员,作为一名引导者要珍惜与同学共同学习探讨的机会;具备良好的专业敬业精神,身教重于言教,要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且不限于其他专业的知识;具备良好的统筹能力,包括应变力、洞察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及整合能力。
        3.3制定完备的员工培训计划
        员工培训计划是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个好的培训计划不仅能够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培训时间,还能够及时弥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不足,同时也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新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员工培训要制定相对完备的培训计划,从人员结构、学术背景、知识层次、技术能力着手,确定培训目标、培训计划、培训模式、培训周期、以及培训人员,在满足生产经营需求的同时,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另外,培训中要注意结合企业文化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的导入。
        3.4创新培训方式
        传统的培训方式是邀请一些培训老师,在企业内部开展相应的培训授课。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普及,利用互联网实现远程终端培训,随时随地对企业员工开展必要的培训授课变为可能。一方面是借助互联网强大的功能优势,任何行业都能匹配到相应的培训资源,同时利用手机移动端可以实现任何地点的远程培训。最后,将有关的培训视频进行必要的分类和梳理,形成常态化的教学内容,有助于企业员工随时随地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由此可见,企业在开展相应的培训授课时,对于培训方式以及培训内容可以灵活化运用,通过互联网实现企业培训方式的创新,借助手机移动端的普及,确立所有员工的动态发展思路,进而为员工的技能升级、水平升级、素质升级和意识升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结束语
        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尽管目前在员工的培训上还有一系列的问题存在,但是只要积极找寻解决方案,提高重视问题解决,就能将员工的培训工作做得更好。培训是员工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培训能够提升员工的知识、技术、技能、业务、管理水平与工作态度,从而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麻鹏程.浅谈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2019(36):73-74+51.
[2]方雨濛.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9(33):63-65.
[3]惠聪.施工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工作创新[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2):40-42.
[4]陆雁.关于做好员工培训的几点思考[J].人力资源,2019(20):50-51.
[5]肖剑兰.新时期企业员工培训模式探索与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18(11):2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