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20年8期   作者:刘伟
[导读]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作为市场主体的各个公司
        刘伟
        淮河能源集团  潘二煤矿  安徽   淮南    232091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作为市场主体的各个公司,都要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加大创新与改革,不断用新的理念来指导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各个企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就必须积极打破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限制,加强创新与改革。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实践;策略
        引言
        在新时期下,国有企业要不断的创新思政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政工队伍,此外,在政工人员的引进和培训方面要加以重视,定期培训与考核,增强政工人员的创新意识、专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
1、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抓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发挥着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建工作始终是国企独特的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实现党的领导,特别是实现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的具体抓手,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1.2间接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收入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市场中的各类型企业都为国民经济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这些企业要保持稳定有序的发展,就必须想方设法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进而使得企业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在企业经济收入增加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打破企业固有的思想局限,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2、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不足
        2.1思想认识方面不够重视
        实践过程中,许多国有企业在管理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把生产经营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和党建工作完全结合起来,从思想上淡化了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存在着“搞好生产经营就是对党最大的负责”的错误想法,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
        2.2人才队伍方面缺少支持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和程序性都很强的工作,是一项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钻研、不断实践提高才能精通的工作,对人才队伍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现实中,国企政工干部队伍的现状却呈现出结构不优、能力不强、精神欠佳等突出问题,面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繁重任务,政工干部队伍的素质需要大幅度提高。
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3.1培养和谐良好的企业文化
        (1)推进企业全面从严治党,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国企党内政治文化直接体现着本企业的政治倾向与本质属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企的政治倾向是党性自觉的集中表现,党的本质属性的根本表现是党内政治文化。而且,党内政治文化先进与否、纯洁与否关系着党建工作质量。加强企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仅是一种文化创新活动,而且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反思、文化自省、深层文化觉悟与深厚的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深化国企党建工作,必须注重文化的创新、发展与传播,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实现思想建党、制度建党与文化建党的完美融合。(2)党内政治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政治生态,促进企业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的深度融合。从根本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党内政治文化从精神上主导着企业政治生态,而文化与生态互为因果。党建工作实践结果证明先进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能够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立场,确保党建制度的顺利落实。其次,发挥国企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作用,创新党建文化,有助于为本企业培养创新型党员队伍。党内政治文化汇聚着党员干部的精神血脉,反映了全体党员的精神追求,是党员队伍先锋意识与党章党风的必然体现。对于企业党员来说,党内政治文化不仅是一种评判标准,而且是党员行为规范。党内政治文化决定了企业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为党建文化创新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创新国有企业党建文化,必须走中国共产党特色发展路线,在实践创新过程中,不仅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性质,而且要充分融入中国特色化理念、风格与气派,在传承中持续创新。
        3.2认清形势,加强引导,夯实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
        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各个企业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就必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充分认清形势,企业内部的相关领导人要做好引导工作,使得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形成一套独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与方法。现阶段,市场形势的变化使得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都趋于复杂化,为了保障员工能够在自身的岗位上为企业创造应有的价值,企业就必须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当前,在一些企业,部分员工受到了不良思想文化的冲击,存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偏差,如果企业无法及时扭转员工的这一思想偏差,不仅会影响企业内部的稳定与和谐,还会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内部的领导、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员工的思想引导,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员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职业道德进行宣传与教育,积极开展各种讲座与交流活动,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意识。
        3.3增强政工队伍的专业素养
        首先,在政工队伍的选聘和引进方面,国有企业全面考察选聘人员,不仅要对其政工工作的专业素质、党的理论以及思想等方面进行考察,同时还要对其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考察,确保选聘人员能够胜任新时期下的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其次,国有企业还需要对现有的政工队伍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多元化,不仅需要包含思政工作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涵盖对政工人员思想素质、创新能力、实践应用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派遣政工人员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高校学习先进的思政工作知识,进而全面提升政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在政工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政工人员还需要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不断的学习,积极进取,有效的利用互联网,延伸自身的工作视野,夯实思政工作的基础知识,密切与群众、党员进行交流,及时借鉴思政工作中先进的理念以及方式等,也可以借助线上留言或者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就目前在政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优化思政工作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应该认识到创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并分析目前在政工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应该对思政工作的形式加以创新,有效的利用新媒体平台,延伸思政教育的广度,开展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林亚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探讨[J].管理观察,2019(35):36-37.
[2]胡清群,陈敏.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走创新和传承相结合的道路[J].今日海南,2019(12):61-62.
[3]丁世卿.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36):62-63.
[4]车建,宋林浩,孙国栋,李薇,孙涌.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调查研究[J].当代电力文化,2019(S1):74.
[5]李晓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山西青年,2019(20):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