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 CT 与 MRI 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应用于脊柱外伤诊断的 临床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9期   作者:张红万
[导读] 目的:脊柱外伤患者通过CT和MRI进行分别诊断,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
        张红万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江苏南京  210031

        摘要:目的:脊柱外伤患者通过CT和MRI进行分别诊断,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比较。方法: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一共收治了60例脊柱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分别通过MRI诊断以及CT诊断,将两种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经确诊,前纵韧带损伤患者有11例,椎体挫伤患者有40例,后纵韧带损伤有9例,MRI诊断后,发现前纵韧带损伤有10例(90.9%),椎体挫伤患者有38例(95.0%),后纵韧带损伤患者有8例(88.9%),CT诊断后,发现前纵韧带损伤有5例(50.0%),椎体挫伤患者有28例(70.0%),后纵韧带损伤患者有5例(5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确诊,组织损伤患者有12例,神经根损伤患者有37例,脊髓损伤患者有11例,MRI诊断后,组织损伤患者有10例(83.3%),神经根损伤患者有32例(86.5%),脊髓损伤患者有8例(72.7%),CT诊断后,组织损伤患者有5例(41.7%),神经根损伤患者有21例(56.8%),脊髓损伤患者有5例(45.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外伤患者通过MRI诊断,损伤检出率较高,临床中可以联合CT诊断,更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提供临床治疗依据。
        关键词:CT诊断、MRI诊断、影像学检查、脊柱外伤、临床价值
        脊柱外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通常情况下,脊柱损伤的主要引发因素为砸伤以及高处坠落伤,进而损伤患者的椎管,如果情况严重,则会引发骨折移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需要及时准确诊断治疗脊柱损伤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影像学检查的逐渐流行,临床中,一般会通过MRI和CT对患者进行诊断,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1]。本次研究,作者抽取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一共收治了60例脊柱外伤患者,分别通过MRI和CT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一共收治了60例脊柱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分别通过MRI诊断以及CT诊断,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为21岁-65岁,年龄平均为(39.56±6.64)岁,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34例,患者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P>0.05。
1.2方法
        CT诊断仪器为多层螺旋CT检查仪,扫描患者的损伤脊椎,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图像,整合数据,设置参数,控制间距;
        MRI诊断:患者在受伤7小时后进行MRI诊断,诊断仪器为超导共振机,检查位置选择为轴位和矢位,如果有特殊情况,选择冠状位扫描,设置矩阵,4次左右信号采集叠加。


1.3观察指标
        对两种检查方式得到前纵韧带损伤、椎体挫伤损伤、后纵韧带损伤、组织损伤、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概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确诊,前纵韧带损伤患者有11例,椎体挫伤患者有40例,后纵韧带损伤有9例,MRI诊断后,发现前纵韧带损伤有10例(90.9%),椎体挫伤患者有38例(95.0%),后纵韧带损伤患者有8例(88.9%),CT诊断后,发现前纵韧带损伤有5例(50.0%),椎体挫伤患者有28例(70.0%),后纵韧带损伤患者有5例(5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确诊,组织损伤患者有12例,神经根损伤患者有37例,脊髓损伤患者有11例,MRI诊断后,组织损伤患者有10例(83.3%),神经根损伤患者有32例(86.5%),脊髓损伤患者有8例(72.7%),CT诊断后,组织损伤患者有5例(41.7%),神经根损伤患者有21例(56.8%),脊髓损伤患者有5例(45.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脊柱外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发生脊柱损伤后,患者的身体健康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骨折痊愈后,椎体周围以及软组织则会发生挫伤情况,进而引发椎间盘损伤以及脊髓损伤,从而压迫自身神经组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2]。
        通过CT诊断,利用三维解剖结构,自身软组织椎管狭窄程度较高,则会对CT诊断结果产生影响,通过CT诊断脊柱损伤,对于外伤引发的骨挫伤患者来说,患者的骨小梁出现为骨折,软骨折表现正常,骨骼形态为无形态,病灶和真长骨组织存在密度差,漏诊率相对较高。MRI诊断,对于脊柱骨折以及软组织的诊断分辨率较高,可以有效诊断异常信号,特别是脊髓硬膜外损伤以及血肿情况,更容易诊断出来,且MRI的丞相速度较快,实际诊断中,可以有效预防影像颤动情况,成像效果比较清晰,可以将患者的脊髓损伤问题进行清晰观察,
保证脊柱稳定性检查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诊断[3]。
        本次研究,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MRI诊断后,发现前纵韧带损伤有10例(90.9%),椎体挫伤患者有38例(95.0%),后纵韧带损伤患者有8例(88.9%),组织损伤患者有10例(83.3%),神经根损伤患者有32例(86.5%),脊髓损伤患者有8例(72.7%),均高于CT检查。
        综上所述,MRI对于脊柱损伤患者的各种损伤情况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诊断,但是考虑到诊断准确率的问题,临床中,可以联合MRI和CT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诊断,进而保证确诊率。
参考文献
[1]郑亮. MRI与CT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应用于脊柱外伤r诊断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001(015):12-13.
[2]石毅. 比较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应用于脊柱外伤诊断的临床价值[J]. 心理医生, 2018, 024(018):47-48.
[3]赵志勇. CT与MRI影像诊断脊柱外伤的价值及临床意义[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003):P.253-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