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感染的相关预防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赵增光
[导读] 起搏器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被应用在临床之上
        赵增光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省内江641000
        
        起搏器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被应用在临床之上,自此开始其植入率与日俱增。美国在1993 ~ 2008年期间的植入总量一直攀升到96%左右,但当时的感染率也很高,约增加至210%,在1996 ~ 2003年期间由感染引发住院的概率也提高了约3.1倍,全部的感染概率约达到0.13% ~19.9%。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从而感染的情况可能使住院的概率增加,住院的时间和费用也会增加,对于感染症状的处理也存在一定难度,甚至有一些患者会因引发败血症等致死,所以应重视预防工作。鉴于此,为帮助患者及早康复出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感染的相关预防措施。
一、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感染类型
        起搏器的感染通常按照程度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囊袋浅表皮肤感染,这种感染主要的症状是局部的皮肤出现刺痒或者红肿的情况;囊袋感染,主要的症状表现是囊袋形成死腔、破溃或者肿胀的情况,还会产生脓性分泌物,且局部的皮肤会出现缺血和坏死的症状;血行感染,此时则主要伴随全身性的感染症状,会出现败血症、菌血症,同时伴随白细胞升高及发热的症状;感染性心内膜炎,该症状和血行感染的症状相似,进行血培养检查呈现阳性,进行超声检查则可发现形成了赘生物。
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感染的相关预防措施
        1、术前准备时即可开始做好预防
        首先要对基础疾病进行控制,经过多项研究调查发现,大多数的起搏器感染患者均伴随心力衰竭、肾衰竭以及糖尿病等病症,且年龄超过65岁的患者中有75%的植入起搏器者同时存在超过一种的并发症。感染的高危人群大都存在以下情况:在进行植入起搏器手术之前仍在使用临时起搏器的、进行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的、在植入手术24小时之前存在发热症状的、口服抗凝剂的、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存在呼吸道疾病、肿瘤、肾病、糖尿病的高龄患者。对于这些情况,在手术之前,医护人员就应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以便预防植入感染。如果患者为I类切口,则需采取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对于一些高危的患者,则应对手术的适应症进行严格的把控,同时可放宽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手术前三天进行使用即可,以避免出现隐性感染。而对于一些口服双联抗血小板及抗凝剂的患者来说,手术前的12小时之内应尽快停止使用低分子肝素,如果存在药物史,则可服用阿司匹林。
        其次,在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室环境方面也应做好预防。心脏介入手术不断发展,很多医院均存在心内科单独使用的导管室,为预防感染,医院可把起搏电生理手术的时间和冠脉手术的时间分开,如果为急诊则需另行考虑,对导管室的管理情况进行严格规范,同时还需做好消毒清洁的工作,在进行夜间急诊PCI手术之后,还需对手术室进行再次消毒,最好将起搏器的手术时间安排在进行电生理手术以前。如果患者的症状较为严重,比如一些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长QT引发的晕厥患者,则应及时进行手术,将临时起搏器保留的时间进行缩短,避免感染,对于这类患者在手术之后应加强抗生素的使用。


        最后就是器材环境的处理。经过研究表明,植入术之后发生感染的患者,其腋前的皮肤上有和感染致病同样的菌株,这就说明,腋下和周围的皮肤极其容易高发感染。因此,在手术之前,主刀医生应做好洗手消毒的工作,进而避免意外感染。很多感染都是因为手术之前没有做好手部清洁或者错误佩戴手套等导致。这就要求医院做好铺巾、机头套、手术衣的高温高压消毒工作。
        2、手术中的预防处理
        手术中的操作更应注意,应严格规范植入手术的步骤,降低术中出血的概率,选择囊袋时应注重大小适宜,导线的缠绕也应合理且顺柔;同时还需防治反复的穿刺操作,缩短手术的时间和射线暴露的时间。手术中还应利用无菌干燥的纱布对囊袋进行填塞,但无需对囊袋进行常规冲洗,手术中还要规范止血,手术结束之后注意应单线逐层缝合,避免留下死腔。另外,对于手术之前口服双联抗血小板以及华发令的患者来说,还应利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桥接。
        3、手术后的预防处理
        手术之后应首先做好用药和换药的工作。手术之后应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加压包扎,保持24小时的局部制动,如果患者为老年、皮下脂肪菲薄或者消瘦的情况,则可将制动的时间延长到48 ~ 72小时;手术之后还需坚持三天的换药,对于局部存在渗出的患者则可使用乙醇纱布进行湿敷,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每天进行两次的换药;如果没有出现局部渗出,则可使用清洁无菌的敷料对其进行覆盖,隔日换药即可;高危感染的人群、或者处于高温、夏天时期,则应保持每天换药,直到拆线出院为止。手术后还应密切观测患者的伤口辅料情况,了解其是否存在渗液或渗血的症状,是否保持干燥清洁,局部是否存在波动感或热痛红肿等迹象。手术后的第二天需要将低分子肝素恢复使用,期间还需依据患者切口的变化逐渐减量。对于一些体温出现升高的患者则可做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如果患者白细胞增多,则应使用金葡菌敏感抗生素联合血培养抗生素对其进行治疗。
        而后则需对囊袋血肿的情况进行预防。血肿的症状是手术之后感染症状中独立的一点,所以,不管是第一次进行起搏器植入,还是更换起搏器植入术,都应度囊袋血肿的症状进行严格预防。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使用电刀对其进行彻底地止血和灼烧;在囊袋中放入被浸泡过的抗生素海绵进行压迫止血;将凝血酶药物运用到囊袋局部;将囊袋进行充分地冲洗,这样既可将组织碎片冲出,又可将出血点暴露出来;利用抗生素液冲洗囊袋;利用单线缝合的方式缝合切口,以防手术后引发皮下蜂窝织炎;缝合皮肤之后还需保持12 ~ 24小时的包扎和加压,避免发生血肿;禁止利用肝素进行抗凝桥接治疗;如果因血肿而引发皮肤张力上升,则可进行适当地引流,将血肿腔抽空,此时还需注意不可使用普通的针头对囊袋中的血肿进行抽吸,否则可能引发囊袋感染。对于局部具有明显的血肿、或是存在较大波动感的患者,则应将血肿切开并引流,进而对抗感染,同时还要对起搏器植入的部位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随着心脏起搏器技术的不断推广,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上,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很可能出现感染的情况,所以应做好预防。本文主要介绍了植入术之前、植入术中以及植入术之后的预防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给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无论是患者自身、家属还是医生都应注重预防的工作,这样才能促进患者的及早康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