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8期   作者:尤从兰
[导读] 我国进入城市建设新阶段,更加重视市政道路建设,需要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减少路害问题。
        尤从兰
        32092419930429****
        摘要:我国进入城市建设新阶段,更加重视市政道路建设,需要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减少路害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市政道路质量问题的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以期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市政道路的寿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功能。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质量问题;质量管理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增加,城市交通运转速度加快,对市政道路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市政工程具备较高质量,能够承载大量车流量,满足城市交通运输要求。提高工程质量也能降低市政运维成本,提高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对城市管理意义重大。因此需要针对道路质量问题的原因展开分析,进而制定提高质量的对策,提高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水平。
一、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发生原因
(一)材料因素
        施工材料作为市政施工的前提,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对施工材料高度重视,避免以次充好的情况出现,要尽量保障市政材料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目前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材料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材料质量、管理质量达不到质量标准,埋下了质量隐患,造成工程投入使用后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不利于工程功能和使用寿命。
(二)管理因素
        市政工程中监管力度不足,质量管理上存在漏洞,极容易引发质量问题。很多隐蔽工程得不到监管,埋下了质量隐患。如回填路基时,未注意填土含水量以及剔除大土块,容易影响道路压实度,后续出现路基沉降的问题。质量管理人员未能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影响质量监管的效果。
(三)人为因素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受到人为因素直接影响,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技术水平较弱,给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市政施工中,施工队伍中有很多农民工,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缺乏施工经验,影响市政施工质量。此外施工班组缺乏质量控制意识,对质量控制制度不重视,实际操作上,忽略质量标准,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四)设备因素
        如今我国施工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市政工程施工中也使用了大量的工程设备,为保证工程质量,需要设备保持稳定运行状态,达到质量要求。但设备运行不稳定,无法达到质量标准,施工期间出现故障未及时察觉,都将影响工程质量。同时设备突发故障后,由于没有备用设备,将造成施工停止,严重影响工期。
二、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材料管理
        为预防路基沉降问题,需要严格管理土质材料,根据路基沉降的常见原因,提前进行防治。对于沉降程度较大的路基工程,需要着力提高路基工程的承载力以及稳固性,提高压实度[1]。土质若持续发生沉降,表示土质达不到质量标准,要通过置换和灌注方法改善土质。另外压实路基部分后需要检查路基承受性能以及稳定性能。为预防碱蚀问题,需要加强对水源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碱蚀问题。施工期间提前查询天气预报,若遇到雨水天气,可积极覆盖防水膜,预防雨水对路基的侵蚀。施工期间注意对钢筋进行防锈蚀管理,要选择有防锈涂层的钢筋材料,积极使用电化学法保护钢筋,预防钢筋锈蚀。同时选择防水性更高的材料,避免环境因素影响工程质量。另外要根据施工现场的位置选择材料,根据气候、温湿度等数据调整材料,提高材料质量。

材料运输到现场后,需要由仓库人员妥善摆放,将同类材料统一放置,严格管理仓库的温度和湿度,预防材料变质。将早购入的材料放在前面,后购入材料放在后面,优先使用生产日期早的材料,按照领料单发料。杜绝材料储存过程中发生变质。
(二)加强施工监管
        施工监管需要在施工期间同期开展,为避免路面不平整问题,监管人员需要利用摊铺机找平系统进行监管,使用钢丝绳辅助监管,及时发现路面不平整问题,从而及时修复,避免影响工程性能。制定严格详细的监管条例,要求班组长在施工期间加强管理,杜绝不规范作业。使用压路机前要检查轮胎,保证无故障问题。尽量在晴天进行施工,使用的混合材料,要保证温度合理。为保证摊铺机不间断作业,需要提高沥青搅拌站速度,保证和摊铺作业同步。在填筑路基前施工主体需要严格执行专业技术,保证填筑路基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采取分层压实方法进行作业。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进行配置,保证石料、矿料质量满足技术标准。从施工质量角度建立监管指标,和施工人员绩效奖金关联,引起施工人员对质量的重视,能够严格落实质量指标,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工程验收工作需要根据工程特点展开,验收绝不能在竣工后统一验收,应当采用分阶段验收,便于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每阶段验收都需要存档记录,便于竣工阶段的统一验收,为日后追责做好准备。
(三)加强技术交底
        施工期间以施工阶段为基础,对全体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回填路面时要求按照回填的规定。如雨水井施工,回填中型井背时要求缝隙要超过5cm,使用灰泥回填,每层回填厚度都不能超过10cm。回填小型井背时,缝隙要控制在5cm之内,使用砌筑砂浆进行回填。技术标准经过多年实践检验,可有效防治接缝坍塌质量问题,严格按照技术标准作业,可提高工程质量[2]。此外施工需要根据现场具体条件选择不同的技术,如对于软土层排水施工,需要将软土层挖去,填充碎石材料,能够避免软土层对排水管道的影响。在过路管道施工中,容易出现裂缝问题,施工人员需要填好管道护脚位置,再回填大面,敷设20cm以下的灰泥,并重复夯实,至少5遍。回填后使用机械夯实,在两侧放坡处理,从而完成管道回填,避免建成市政道路后形成上下直通裂缝。施工前对施工人员技术交底,保证技术人员能够完全掌握各技术要领,对于防止质量问题有重要影响。
(四)重视设备养护
        市政道路施工需要使用多种设备,设备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为避免设备故障造成质量问题或者安全事故。要求施工班组每天上班前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查看台账记录,确认无故障后才能投入施工。下班时进行台账记录,检查设备是否产生损坏或故障,及时上报给维修人员,让维修人员及时维修。等候维修期间,需要在设备上放置“待修”、“故障”等标志,避免其他施工班组使用。设备要建立独立的台账,将设备运行时间、施工内容准确记录在台账上,便于分析造成故障的原因,查询检修记录,指导设备养护以及维修。施工人员接触设备前需要穿戴好安全防护设施,检查电源情况,避免直接触碰,引发触电、烫伤事故。针对不同设备的使用频率,也要建立对应的检修制度,定期检查养护,从而延长设备寿命,预防设备故障。
结论: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会影响工程寿命,增加城市管理成本,不利于行车安全。总结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可以总结为材料因素、管理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为防止出现市政施工的质量问题,施工监管人员要加强材料管理,对材料妥善储存,按技术要求选择材料;加强施工监管,提高员工质量意识,调动施工班组自我管理;加强技术交底,并重视设备养护。
参考文献:
[1]彭俊忠.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与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0):24-25+28.
[2]杨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2):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