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运 姜琳琳
山东聊建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社会的发展给建筑工程领域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建筑物的类型和建筑物的规模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特点,使得其成为目前较为热门的建筑施工方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势头正盛,对于现如今装配式建筑施工而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和传统的先浇筑建筑进行对比发现,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节省更多的材料,同时也能进一步节省水电,合理应用这项技术进行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也相对较少,在碳排放和扬尘污染等方面相对较少,能全面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我国正在积极推广装配式的建筑施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1工程管理理念与实际脱节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内部的风气,一直是忽视管理、重视经济效益,此举直接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磕磕绊绊,甚至举步维艰,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相关管理部门也没有做到监管职责的完全落实,管理工作在十分被动的环境中开展,创新意识更是较为匮乏。
1.2构件的加工制作问题
预制构件均在加工厂进行加工制作,对构件进场外观检查时,不得出现缺楞、掉角、蜂窝、麻面等严重质量缺陷。对于出现的外观质量严重缺陷、影响结构性能或者影响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应作退场处理。对于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等项目验收出现问题时,应和设计协商相应处理方案,如设计不同意处理应作退场报废处理。
2.3方案设计安全隐患
(1)装配式建筑施工在建筑施工领域中仍旧处于推广应用阶段,建筑物设计单位缺乏装配式建筑设计经验,仅按照施工案例开展设计工作,在图纸设计中并未对建筑施工安全重点部位进行说明,未能提出合理化的项目施工建议,对于建筑设计单位的安全责任未能有效落实。(2)装配式建筑设计图纸会审流于表面形式,设计图纸会审成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无法实现图纸设计完善。如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并未制定叠合楼板处悬挑脚手架施工的保障措施。(3)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与传统现浇建筑施工方法有着极大的差异性,部分施工单位缺乏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如建筑工程人员未能完善的编制外架搭设方案,后期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施工经验,导致架体与外墙之间的连接处出现连墙件锚点缺失问题,继而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
3应对措施
3.1对工程管理思想进行不断优化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思想是否先进,会直接对整个工程管理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可以有效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创新,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相关施工单位必须要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具有非凡的意义,从而明确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与过去的施工管理经验有机结合,以及结合本工程实际状况,出台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案,让所有施工部门协同开展工作,真正做到建筑工程信息的高速传递、实时共享。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必须调配数量充足的管理人员,不断对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做到实处,而不是变成“形象工程”,有效避免风险事件发生。
3.2构件的加工制作问题的解决办法
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办法,建立工厂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流水作业和机械化生产。
借助于机械生产的精确性,就构件的几何尺寸、钢筋骨架的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线盒的位置、混凝土振捣等质量问题深化处理。切实地实现构件生产过程零工人操作,工人主要是用来操作仪器以及机械设备的检修和调试,当出现突发情况发生时,人工作为维护力量出现。从而达到理想化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投入,长久下来,达到节约投资成本的目的。
3.3在图纸设计方面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对装配的精密度要求非常高,设计图纸影响着整栋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关乎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传统建筑模式的主观因素过多,定量分析不足,设计师也无法处理大量信息数据。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收集土质结构、土壤密度、土壤粘性等信息之后,BIM技术可以对这些条件进行分析,并模拟出真实的土地情况,然后根据工程要求选取施工地点。同时,BIM技术拥有独特的模型信息数据库系统,可以将各种构件的型号、尺寸、材质等参数保存到数据库之中,并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将其三维化呈现出来,设计师可以将这些构件模型与建筑模型向匹配,观察搭配效果,从而对构件的各项数据进行更改。另外,BIM技术的模型间具有其次,企业需要将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管理人员也要加强监管工作,需要定期去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施工人员规范操作,一切按照方案进行,而且管理人员也要以身作则,将安全意识与责任贯彻落实到每一位施工人员身上。总的来说就是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尽可能保障施工安全。
3.4预制构件的吊装与堆放
装配式建筑施工一般采用塔吊或汽车吊作为主要起重设备,垂直运输的效率是整个工程能否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因为预制构件的重量普遍较重,在起重设备的选择上应与传统的现场现浇工法有所区别,应在设备型号和最大起重重量上留有余地。投入使用前必须起吊最大起重重量和最大幅度处的额定起重重量,使各机构分别进行一个循环作业的运动。并应调试及检验全部安全装置能否正常工作。涉及多塔同时作业的应认真编制多塔作业方案。因为吊装组装预制构件有许多是塔吊司机无法直观观测的部位(如预制楼梯等),所以地面塔吊司索指挥人员至关重要,应由有经验的专业指挥人员担任,严禁由无塔吊司索资质的现场作业人员充任。在施工现场应设置预制构件专用堆料场。为了方便吊装,可以在楼侧边靠近塔吊的合适的开阔位置设置构件临时堆放场地,并做好场地硬化,在堆放场地四周要设置排水沟,避免堆放场地积水,对堆放的构件产生影响。构件堆放支垫不当,或者是堆放场地硬化不到位导致地基下沉,会造成构件开裂或者折损。构件堆放场地周围要做好安全围挡,设置警示标志,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不同种类的构件应分别码放,严禁重叠堆放。叠合板的堆叠高度应不高于10层。构件堆放好后应设置材料标志牌,严禁无关人员攀爬踩踏。
3.5优化施工管理工作,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速度
在装配式建筑物的构配件相互连接过程中,要根据构配件的受力特点,采取合适的连接方式,如胶结、焊接、拴接等形式,也可以采取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在工厂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配件时,预留一定长度的钢筋,通过在安装过程中,将预留的钢筋相互连接,并在连接位置处小范围架设模板。浇筑不低于预制构配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采取将连接段端口的混凝土断面凿毛处理,提高混凝土的黏结质量,提高装配式建筑构配件之间的相互连接。
结语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建筑施工技术创新速度也在不断提升,这样也让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为了能全面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更好地展现出来,人们须做好相关技术和管理的优化操作,使其能与实际的工程建设相互融合到一起,将其特点充分呈现,这样才能为建筑价值的不断提升奠定相应基础,同时也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惠玲.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2):201–202.
[2]杨清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