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现状及优化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8期   作者:李志刚
[导读] 现阶段施工企业实施成本管理还远未达到企业的预期的目标,在成本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李志刚
        辽宁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丹东  118000
        摘要:现阶段施工企业实施成本管理还远未达到企业的预期的目标,在成本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施工企业要针对企业实施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原因的分析,采取有效和优化的措施加以解决。本文作者基于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讨论,提出了优化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成本管理;作用;现状;优化
1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1.1 有效降低项目施工成本
        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期间通过对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及施工材料的价格,从而为材料采购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使其能够以较低价格采购优质材料;同时有效的成本管理还可以准确预测项目建设周期内耗费的成本支出,将成本支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2 有效抵御项目施工周期内的风险
        施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及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增加了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的数量和类型,这给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难度。施工企业为了有效抵御项目施工周期内的风险,必须加强对各经营环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提前预知风险,并制订防范风险发生的有效措施。
1.3 有效控制企业对业务活动的成本投入
        成本管理改变了施工企业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其对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有效控制了企业对业务活动的成本投入,基本解决了企业盲目扩增业务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快速增加的问题,保障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取得了预期的收益。
2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2.1缺乏有效的基础环境
2.1.1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施工企业现代化转型不彻底,企业的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理解认识的不全面,成本管理意识薄弱,重视程度较低,认为成本管理工作就是做样子,与自身并无实际关系,导致成本管理难度加大。
2.1.2 成本管理理念的滞后
        成本管理理念的科学性不足也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在一些规模较小的施工企业中,成本管理仍然在沿用传统粗放的方式进行,企业管理层成本管理理念的滞后,使得成本管理工作开展困难。
2.1.3 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是依托施工企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的建立。但从目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并未完善,成本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约束,导致成本管理流于形式,成本管理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2.1.4 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施工企业中的成本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成本管理对人才的需求;部分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无法胜任成本管理工作,进而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质量。
2.2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使得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过程中,很难统筹兼顾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散乱的成本管理最终导致成本管理的效果不理想。
2.3 缺乏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
        施工企业在实施成本管理过程中,通常会将管理的重心放在事后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上,对事前的成本预测以及事中的成本控制重视不足,成本管理在方法上的缺陷,导致企业成本管理效率低下,成本管理质量提升缓慢,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成效。


3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化
3.1优化成本管理基础环境
3.1.1 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应加强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的提升,尤其是企业管理层和项目负责人,要通过管理人员的带头作用,提高全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明确成本管理的要求和具体细则,积极配合成本管理工作。要建立奖惩制度,强化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并以此来激励员工,使其主动学习并参与成本管理。
3.1.2 优化成本管理理念
        施工企业必须对传统的管理观念进行改革,企业在优化成本管理理念过程中要依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加大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学习成本管理理念和加快落实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3.1.3 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对企业现行的成本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制订成本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工程在建设周期内有理可依;施工企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通过对企业现存问题的分析,对症下药,把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中的缺陷和漏洞堵住;施工企业还应适当借鉴其他优秀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推广和利用,要尽可能的避免成本管理制度脱离企业实际而无法有效约束成本管理的问题发生。
3.1.4 加强对成本管理人员的培养
        施工企业要深入分析当前成本管理人员的实际能力,制订科学的培养方案,定期组织成本管理人员参与指导培训,要提高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方面的知识素养,增强责任意识,全面提升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应对成本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评价,督促其注重提升自身能力,提高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
3.2 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建设
        施工企业要针对企业进行的项目,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首先,企业应当在项目建设施工之前组建专业的成本管理团队,管理团队应结合工程图纸对工程建设期间的成本进行核算和预测;其次,制订成本管理目标,要求项目参与人员要针对成本管理的总目标开展工作;最后,施工企业要完善对项目成本管理的监督,在成本管理团队中应设置相应的监督岗位,负责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实现控制成本支出的总目的。企业的成本管理要保证覆盖企业的所有经营环节,实现全面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现阶段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开始构建完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总之,施工企业在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构建较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全面成本管理的整体架构,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全面成本管理体系,只有这样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才能得到快速提升,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口碑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3 改进成本管理方法
        施工企业要保证成本管理的全面性,就是既要加强事后的成本核算以及成本分析工作,也要加强事前的成本预测和事中的成本控制,避免顾此失彼,影响企业成本管理总体效果。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正确选择成本管理方法,要保证成本管理方法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过程中往往采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和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其中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是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目标成本控制理念,设置科学的目标成本,并在目标成本的指导下确定工程项目支出方案;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是企业通过对成本进行准确地核算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成本管控措施,提高成本管理质量。此外,施工企业还应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展开成本管理工作,快速获取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成本数据,并以此有效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
结语
        总之,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施工企业唯有不断强化成本管理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计划,以此控制企业项目建设经营活动的成本支出,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建华.2003.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罗镜波.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J].四川建材,2006,(01).
[3]姚文.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及控制[J].建筑设计管理, 2006,(04).
作者简介:李志刚(1971.09)男 工程师 现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