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英明
安徽江淮水利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41
摘要:本文就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展开探究,分析了输水过程中的节水技术,进而论述了喷灌、微灌、步行式灌溉、低压管道输水等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特征,以此提出了通过管理制度的构建,因地制宜的落实灌溉技术,提升节水技术与种植结构的契合度,进而有效的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效能。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引言:我国具有广阔的种植面积与丰沛的水资源,但水资源分布不均,以及灌溉手段的不合理应用等问题造成了在农用灌溉水方面水资源的短缺。为此,在节水灌溉方面,需要通过技术的升级,有效落实农用节水灌溉措施,进而提升我国农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构建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模式。
1.农田水利工程中输水阶段的节水措施
输水阶段是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输水阶段的水资源消耗量占有惊人的比重。为此,要在传统的水资源输送阶段进行合理的改进,以控制输水阶段的水资源浪费,形成节水的水资源灌溉模式。传统的水渠并没有进行防渗处理,进而导致了水资源的下渗,加之遮盖的不足,使得一部分水资源蒸发进空气中。为此,要就这两部分内容,制定合理的输水措施。例如:可以应用渗透性较差的材料铺设于水渠下,并在水渠的下面建设合理的引流装置,以保证限制水资源下渗的同时,形成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针对于水资源的蒸发,可采用低压水管进行输水,以形成一个节水系统。
2.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2.1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一种应用点滴、喷雾的方式进行水资源的利用,以此针对于农作物,进行精准的作物浇灌。微灌技术分为重压与常压两种方式,在满足地表浇灌需求的同时,可以通过浇灌设备的合理铺设,在地表下方执行作物的浇灌。微灌的水应力较低,可以节省浇灌过程中在工序、人员、时间、能源上的消耗。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微灌方式同时存在着相应的不足。一方面在于微灌的造价较高,相较于地面灌,其需要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以维持微灌的运行;另一方面在于微灌的灌水器出口较小,容易因异物而造成其阻塞,若不能很好的处理,容易限制设备的适用性,甚至对于设备造成毁坏。
2.2喷灌技术
喷灌是一种应用喷洒的方式进行作物的水气补充,应用这种灌溉措施可以在避免水资源浪费的同时,提升作物土壤的透气性,并且喷灌技术的作物适用范围较广,可以满足不同种类作物的灌溉需求。喷灌的作用原理是将水借助压力喷出,进而保证作物水分供给的需要,喷灌的灌溉方式中,一般应用喷头,形成专用设备将有压水喷洒至空中,进而实现水滴落到地喷灌面以及作物表面。在实际的应用中,喷灌在可以节省水资源的同时,提升作物的产量,但其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风力的作用,会降低喷灌的覆盖广度,使得灌溉不能被精准的覆盖于整个作物区域中,一般在风速为3.5m/s的情况下,要降低喷灌的使用,并且喷灌同样存在着造价较高的问题,其管材与基建的建设中,资金投入较大。在应用的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其做以改进,如利用砼护面的过程中若存在渠道较小的情况,要选用U型砼渠,以此降低过水断面,实现对于输水流量的有效改善[1]。
2.3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更为灵活,可以适配于不同的操作环境,借助便捷的设备拆装,可以自主的进行过水断面的调节,并依据作物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备的组装,可以通过拖拉机,进行灌溉效率的提升。此外,随着灌溉设备的改进与革新,步行式灌溉技术的造价较低,不需要进行固定化的设备铺设,使得其具有较大的应用效能,但这种方式需要人为的进行设备的操控,与自动化技术的契合度不高。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提升这种技术的成熟度,进而构建有效的节水灌溉体系。
2.4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低压输水管道技术的应用,可以遏制水资源的渗漏,并避免水体在传输过程中的蒸发,是一种较为高校的灌溉节水技术。并且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较为宽泛的种植种类中,具有较好的适配性。在保证节水的同时,低压输水管道的应用具备效率高、流速快、便于机耕与养护的特点,通过对于井内水资源的提取,可以将水流输送至作物的内部,通过技术的不断革新,这一技术是当今较为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同样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3.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优化运用手段
3.1构建灌溉制度
为保证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通过标准化技术应用流程的构建,落实完善的技术应用措施,进而保证节水灌溉技术的施用。例如:针对于传统漫灌、串灌等灌溉技术中对于水资源的浪费,现代化灌溉技术中提出了薄、浅、湿、晒的灌溉制度,为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制度基础,保证了现代化农业灌溉体系的构建[2]。
3.2节水田间处理
在节水技术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由表层灌溉转为针对于作物的根系进行灌溉,进而提升灌溉效能,这也是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改进方向。例如:中耕保墒以及麦秆覆盖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针对于作物根系的灌溉效率,通过把作物的毛细管切断以避免水分的蒸发,并将切碎的麦秆铺设于土表,以限制水分的蒸发。
3.3因地制宜的选用灌溉技术
为保证节水灌溉技术的适配性,需要针对于区域内的土壤环境进行灌溉技术的选择,不同土壤的灌溉条件不同,因此要依据土壤的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节水灌溉措施的选择。例如:在产出不高的大田粮食作物中,要以地面灌溉为主进行技术的应用。此外,要强化膜垄沟灌等投资较小的技术的应用。
3.4强化与田间种植结构的适配性
为保证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仅要做好灌溉设备的更新,还要在作物的合理性上做以强化,如扩大林草的种植面积,压缩耕地种植面积,并提升经济作物的耕作面积,逐步推行水资源消耗较低的粮食种植,依据作物的种类以及种植面积,选择节水灌溉技术,进而保证单位面积的节水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结论:综上所述,为保证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而提升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的合理性,需要在灌溉的各环节中,依据灌溉的实际需要,强化节水灌溉技术与实际灌溉情况的适配性,进而合理的执行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的利用率,构建现代化节水灌溉体系的同时,满足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魏栓林.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4):141-142.
[2]徐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新农业,2020,(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