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面系统干法施工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8期   作者:刘玮
[导读] 加之坡屋面平整度也很难控制,而后期的修整也会进一步耽误工期。
        刘玮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西安,710000
 
1.前  言
        目前传统的坡屋面结构较为复杂,在浇筑结构层时,需要预留100mm的钢筋头,预留的钢筋头,要穿透防水层、保温层,很容易造成防水隐蔽工程的漏水隐患,且保温结构层满铺于屋面,保温层上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这样的施工方式将使得生产安全系数差、浇筑难度大、工期长、结构承载力大、透气性差,致使保温性能下降,加之坡屋面平整度也很难控制,而后期的修整也会进一步耽误工期。
        针对上述传统的坡屋面结构施工问题,寻求一种既安全快捷、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廉同时施工方便、节材、节能效果明显的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且完成后的屋面美观大方的施工体系变得极为迫切。为此,我项目成立科技攻关小组,通过全面市场了解、方案多次论证优化等手段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形成了“坡屋面系统干法施工方法研究”
关键词:节材、节能、保温、隔热、降低荷载

2.方法特点
2.1  成本低廉、施工速度快
        采用本工法,减少了混凝土保护层,不仅降低了屋面结构层厚度,而且还减少了混凝土养护造成的工期损失,从而降低了屋面施工成本。比传统斜屋面施工技术的施工速度提高2倍以上,可缩短工期,从而减少工期成本。
2.2  屋面结构质量稳定、降低屋面整体荷载
        保温板内嵌于顺水条内,不用在保温层上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避免了传统施工方法中出现的保护层整体滑移以及浇筑平整度不好等缺陷,还降低了屋面整体荷载。
2.3  提高了坡屋面的隔热性及结构导水性
        在保温层上铺设“覆易”卷材,在提高坡屋面的隔热性能的同时,也为屋面创造了良好的结构导水能力,保证屋面瓦在铺设过程中不被破坏,避免漏水隐患。
2.4  美观、安全、节材、节能
        对于屋脊的节点部位,传统工艺常采用砂浆卧浆粘贴施工。而干法施工避免了砂浆施工(砂浆吸水性较大,抗冻融性能差等)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美观影响,采用成品托木支架,保证屋面瓦基层空气流通,达到了美观与安全双赢且节材、节能的良好效果。
2.5  降低泛水部位节点渗漏隐患
        本工法泛水采用的是耐候性材料,并在材料中配备了铝制钢丝网,保证材料既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又能够与各种面层材料完美贴合,给节点部位提供了最佳的处理方式,避免了泛水部位节点渗漏隐患。

3  工艺原理
        工艺原理如图3-1、3-2所示。
   
          

        坡屋面系统干法施工从整体屋面结构上考虑了屋面各层材料之间的配合以及各种材料的应用,屋面结构找平结束后,即开始铺设。屋面系统由具有自粘自闭功能的防水层+钉制顺水条+内嵌保温板+铺设覆易卷材+挂瓦条+屋面瓦铺设等组成。从而取代传统的坡屋面施工,作为SBS防水卷材施工+保温板满铺+自重刚性保护层(细石混凝土)+挂瓦条+屋面瓦铺设的做法。

4   质量控制
        本工法除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应遵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和《坡屋面技术规范》(GB50693-2011)的有关规定。
4.1 屋面坡度(含天沟、水落口)必须准确,排水系统应畅通,找平层表面平整度偏差不超过5㎜,表面不得有疏松、起砂、起皮现象。
 表4.1  找坡层厚度的允许偏差

4.2 卷材的搭接及封边是防水施工的关键,搭接长度必须进行严格检查,每层卷材封边必须严格检查无误后方可施工上一层。
4.3 保温材料的强度、容重、导热系数和含水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表4.2  保温层厚度的允许偏

4.4 找平层配置时严格按配比进行,所用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找平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表4.3  找平层厚度的允许偏差

4.5 防水卷材的规格、性能、配合比必须达标,并有合格的出厂证明。
4.6 防水层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4.7 细部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4.8 屋面施工时,各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过验收并办理相应手续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4.9 大面防水施工完成后,检查全部自沾卷材有无撕裂、破损。气泡、卷边、开口。如有缺陷,应在缺陷处切开,排出气泡后抚平,并在上面覆盖粘贴一块SBA防水卷材,用橡胶压辊压实。
4.10 屋面瓦施工质量允许误差


参考文献:
1、GB50345-200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李滨《住宅建筑坡屋面施工技术要点与控制措施》[J] 福建建筑 2006(2);
3、杨德银,王芳《屋面施工工艺及方法》[J] 江苏建筑 2006(6); 4、肖应辉《格兰小镇别墅工程现浇坡屋面施工工艺探讨》[J] 四川建材 200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