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5期   作者:范鹏
[导读] 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职业能力
        范鹏
        青岛工学院,山东省 青岛市 266300
        [摘要] 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职业能力,以此来满足个人发展的要求。因此文章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下,研究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形式,通过探讨目前该专业实践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提高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 工学结合;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
经济体制的改革顾及到我国发展的方方面面,我国高等教育由原先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职院校可以向企业培养,管理服务和生产等方面的高技术人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备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利用实践教学提高自己发展素质。
一、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高职院校就十分关注实践教学的环节,并且通过开办实践教学课程或者增加课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然而从实践效果当中可以发现,高职院校付出的能力与最终收获到的结果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之间差异性较大,在毕业后学生无法直接上岗,必须经过企业培训才能满足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 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类:首先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使得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等方面,所以教师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会比较关注学生技能的培养,然而这种培养却是以忽略职业教育为代价,学生拥有技能但缺了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其次,现在企业非常强调员工之间的配合,要求员工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实践教学并没有过多关注团队合作类的项目,导致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较差。最后实践教学应该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开展,实践教学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所以如果实践教学脱离了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很难会学习到知识的运用方法,也很难主动解决问题,开展创新。
二、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一)实践教学目标创新
学校在对现有的实践教学进行创新时,应该关注到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通过探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食品营养检测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还应该依据职业和岗位需求进行革新,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并将其划分为几个单独的子目标,提高目标培养的完成效率。
高职院校应该深入企业,调研目前市场的发展形式,邀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到人才培养计划当中,并且将现有的实践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第1个层次主要是基础实验,学生依据基础知识开展实习,以增强对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掌握食品营养检测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第2个层次主要目标是技能训练,实践活动可以作为辅助来开展,此阶段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深入企业当中了解实际需要,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第3个阶段主要以综合操作技能为主,并且适当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增强学生对实践情况的了解,关注在职业环境当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可以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工作当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此阶段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课程开展和完成的情况,以测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形势。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应该针对市场需求开展人才培养,从发展潜能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从业能力等多个方面提出要求,保障学生及掌握相关品控知识并且熟悉从业技能和公共营养知识,适应食品企业发展链的要求。
(二)实践教学内容创新
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学校,应该依据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并且保持整体教学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构建理论基础,专业实训,岗位实操,企业联合实训和顶岗实习这样一个成体系化的教学模式,依据食品行业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及时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更新,完善课程大纲和新的授课计划,保障教学内容始终贴合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所需,除此之外还应该保障教学可以灵活多样的进行开展,利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例如项目教学法等提高教学效率。 具体而言,学校应该鼓励教师深入一线,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情况,明确企业的工作场景,最新的生产技术以及岗位的实际需求。并且采用调查或者访谈等形式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所要具备的一些知识,之后依据本专业的职业技能技能鉴定情况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设计现有的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实践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在对实践的内容进行流程制定时,应该按照由简到难,由基础实验到综合实验,创新实验发展,让学生在充分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之上,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创新能力,在此流程之下,学生可以逐步接受所学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例如在进行食品分析检测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时,前半部分实践教学主要是单一的检测项目,教师可以依据课程大纲来设计食品单项检测实验,例如检测肉制品脂肪,大米感官鉴别和检测面粉内的水分等,增强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后一部分的学习则偏向于综合检测项目,教师在对某一食品提出检测项目之后,学生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完成此次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操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安排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选择某一种食品让学生对其进行检测,假如此物品为火腿肠,首先学生应该制定检测方案,对火腿肠的淀粉,蛋白质含量,水分和脂肪等情况进行检测,并且将感官评定也利用到其中,完成检测报告,把自己的所学内容和实际工作对接在一起。 学校应该依据社会实践,把职业培养和课程体系紧密结合,将该部分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应该依据目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化的设计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和职业岗位发展需要,提高本专业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就已经掌握进入企业工作的能力。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内容包括食品营养检验技术,食品安全,食品质量,食品生产,营养与餐饮管理等,这些内容与工作内容都有非常大的联系,所以从这些方面着手把专业知识和企业培训联系在一起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
(三)实践教学管理创新
在对现有的实践教学管理进行创新时,学校可以设定相应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现有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让教师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设计的创新性,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其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基地和校内外联合实训基地,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可以真正进入到企业当中了解工作的具体情况。具体来说,在开展教师培训的时候,学校可以邀请在企业当中工作的专业人员,对老师和学生进行技术指导骗,聘请其他学校教学能力较强专业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且学校还可以安排教师到指定的合作企业当中进行挂名学习,每年最好安排1~2个老师,这种方法可以让老师体会到目前食品行业事件的实际情况,掌握更多的食品检测方法,了解我国现行的食品检测标准,在回归课堂之后,他们所学到的内容也会成为学生的知识,缩短学生进入企业的时间[4]。从此可以看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
(四)实践教学评价创新
在创新实践教学评价的时候,学校可以把教学评价划分为多个方面,例如职业技能考核,技能操作评级,技能课程考核和岗位实习评价等,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理论方面可以由笔试和答辩两个方面组成,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利用综合评价的方式,研究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基本技能成本意识和学习态度等各个方面的转变情况,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通用性较强的课程,例如食品分析实验和化学实验分析等。一些课程实操性较强的课程评价则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口试,笔试和实操考核,把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结合在一起,增强考核的全面性。操作技能评价表中涵盖的内容应该包括团队意识,安全操作意识和实验情况,最好采用组评自评和老师考核的评价来完成,岗位实习评价主要由学生所在的企业的评价来决定。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学生,企业,政府和学校等多个方面的努力,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可以最多获得三种证书,第1种证书是在学校修满学分并且成绩合格可以接收到由学校学历评定委员会颁布的毕业证书,学生通过食品营养与检测职业考核鉴定就可以获得专业资格证书,经过企业培训并操作能力达标的学生则可以获得职业证书,三种评价方法可以让学生同时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增强学生对于专业能力和人才岗位实践能力掌握情况。
三、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1.政府导向
政府是市场改革和学校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在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和学徒制度进步过程中,都需要政府在宏观调控和政策等方面作出扶持,例如山东烟台市政府依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系统的规划试点工作,提出多项激励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依据我国十三五提出的绿色有机食品,功能性食品和营养食品等新型需求,重新规划的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发展方向,增强了学徒制度和专业学习的融合度,按照当地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情况,设定了学徒制度的培养重点,并且由政府带头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当中,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发展机制。
2.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和工学结合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发展思路,其中工学结合模式是现代学徒改革的关键内容,依据试点专业的方法,政府可以让学校和企业自由进行组合,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和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完成教材设定,教学设计,考核评价和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利用现代学徒制度真正实现校企融合,明确学校和企业的具体权利和义务,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从职业能力的角度研究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学校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4个方面开展创新,组织教师深入一线岗位进行学习,邀请企业专业人才到校开展培训,组织校企合作,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我国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许朝丽,徐华琳.食品检验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7(06):86-88.
[2]李宏.改革教学内容,促进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微生物检验能力的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03):671-678.
[3]宋永,李冲伟,李梦洋,程丽.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169.
[4]尚晓敏,李桂玲,刘琼.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考试改革一例[J].山东化工,2015,44(01):121-122.
[5]朱畅.《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统计与管理,2014(08):184-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