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数控机床对刀问题的处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5期   作者:王全智
[导读] 在科技不断发展下,工业化产业逐步发展,机械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产重要组成部分,

        王全智
        中国中车永济电机公司 山西永济 044502

        摘要:在科技不断发展下,工业化产业逐步发展,机械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产重要组成部分,对数控机床提出了更高的生产要求,其中对刀作为其中重要部分,对刀的质量会对生产质量起到重要影响,所以,非常有必要全面分析对刀问题,而后找出其中的优化措施,进而提高对刀质量,为生产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对刀问题;解决对策

        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促使数控机床技术不断提升,这对生产加工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对刀作业在整个数控机床加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刀工艺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所以经常出现一些操作问题,影响到对刀质量,进而对数控机床加工制造质量、生产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对此,本文基于数控加工对刀原理出发,分析了对刀操作存在的问题,而后提出了处理措施,希望可以提升数控机床加工制造质量,保证生产质量。
一、数控加工对刀原理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对刀是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通过确定刀位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位置,进而明确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一过程处理的质量,会对数控加工零件精度、机床操作、加工效率等方面造成直接影响。
(一)机床和工件坐标系
        有两种方式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一种可以设定,另一种可以将工件本身作为原点选择,结合具体情况,在工件上任选一点作为坐标原点。在操作工件原点时,需要确定好零件定位尺寸间的联系,主要是保障机床与工件坐标系间可以密切联系,但其中机床坐标系的坐标原点是不可以随意改动的,主要是因为在机床制造时已经确定好。为了保证刀架、工作台可以在每次机械操作中保持原点,当数控机床完成模拟图形、维修故障后,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其归零,以此确保机床的坐标系可以正常工作[1]。
(二)对刀实际操作步骤解
第一步,需要明确对刀点与到位点重合的实际位置。其中零件加工的对刀点,主要就是工件和到位点进行相对运动的起始点,而到位点则是当做基准参考点。因此,在选择对刀点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看其编程顺序、数学处理方式,主要是为了减小误差,给检查提供便利;第二步,需要保证机床参考点、编程原点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在实际操作之前,为保证机床正常操作,操作人员需要将坐标轴归零,确保其是一个新的机床坐标系;第三步,需要输入数控代码,而对应的指令则需要充分体现出工件坐标系与到位点的实际位置,通过确定刀位点实际位置,才可以更加精准的确定对刀点起始位置。
二、几种常见数控机床对刀处理方法
(一)经济型数控车床的对刀
盘类零件、回转体轴类零件一类的零件加工,一般主要使用数控车床,主要是因为数控车床的功能以及操作都非常简单,通常情况下,会使用试切法进行对刀[2]。

图1 零件图
如图1所示为一零件图,选用四把刀加工毛坯。该零件为45钢或者铝合金,其直径为54mm,长200mm。将这四把刀具分别命名为1号、2号、3号、4号,其中1号加工零件端面,2号加工零件轮廓,3号加工零件轮廓,4号加工3mm导程,lmm螺距的三头螺纹[3]。运用试切法对刀可以实现精准对刀,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确定对刀点
可以结合图1所标注的尺寸,可以将零件毛坯右端面的中心位置作为其坐标系原点,也就是编程原点。


2、设定刀具偏置量
在设定刀具偏置量时,主要是通过操作者借助CRT/MDI面板,使用“刀具偏置”功能键,将对应的数值输入到刀具补偿寄存器中,各个刀具补偿号对应相应的偏置量:X, Z轴偏置值,刀尖圆弧半径值R、刀尖位置号T。首先利用O1号端面刀,在零件外圆某一点位,通过点动、步进的方式,将01号刀移动到工件外圆吃刀处,同时,让X轴值保持不变,并将外圆光一刀、归零,而后再进行退刀,保持Z轴值不变,再清零。接着进行相应的操作,并采用此方式设置剩余刀具偏置量,完成设置后再输入到各自对应的刀具补偿寄存器中。
此种对刀方法,可以保证对刀更加精确,同时,其实际操作过程非常简单、方便,容易上手,应用效果较好[4]。
(二)数控铣床对刀处理
在处理数控铣床的对刀问题时,在建立工件坐标系过程中,可以结合零件具体尺寸标注、加工零件形状,而后选取灵活的对刀方式以及程序起点。比如,对于以孔定位的零件,可以将孔的中心作为对刀点,以此提高加工精准性,并借助此孔确定工件坐标系位置,保证刀位点可以与对刀点进行重合,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G92或G54两种方式,按照机床坐标系的显示情况输入对应的工件坐标系零偏值,更加精准的确定工件坐标系以及机床坐标系各自的位置。

图2 零件图
一般情况下,在机床主轴上安装千分表,将表头对准内孔表面,而后通过转动机床主轴的方式,使得刀位点可以与对刀点保持一致。如图2所示:该毛坯板材的尺寸为120mm x 60mm x lOmm,铝合金材料。加工条件是,使用华中工型数控钻铣床,经过加工后,可以得出图2所示的外轮廓,并满足当中直径为20Omm的孔[5]。
        1、首先需要确定工步顺序,先钻出直径20mm的孔,而后再按照相应的顺序铣削轮廓。
        2、对于刀具的选择,可以使用直径为20mm的钻头,直径为5mm的平底立铣刀,在刀具参数中输入对应的刀具。
3、需要明确工件坐标系以及对刀点,在该平面内将0点作为零件原点,建立零件坐标系,而后运用手动对刀方法,将0点作为对刀点。
三、对刀常见问题处理方法总结
(一),明确对刀点位置
在实际操作数控机床过程时,应当先确定对刀点位置。一般情况下,主要是通过工件坐标系的原点确定对刀点位置,具体还需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确定。可能是与工件坐标系原点具有一定距离的某一点,也可能是坐标上的点,只有确定好具体位置,才可以保证后续工作。
(二)提高对刀精准度
对刀的精准度问题也是数控机床需要解决的对刀问题。对刀其精准性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所以,为保证精准性,操作人员需要积极调试对刀仪器,保证仪器不会影响到对刀操作。这就需要操作人员要熟知仪器,同时要保证操作的规范性,不要因为操作问题导致出现误差。其次,应当提高对杠杆百分表操作, 明确操作流程,保证实际操作内容符合相应的范围。最后,为保证精确度,应当做好精密仪器的保养工作,从测量环境、测量力度等方面,主要把控,防止受到灰尘污染,从而有效提升仪器精准度,减少对刀问题。
结语:
        总之,在解决数控机床对刀问题过程中,需要在全面掌握对刀原理以及方法基础上,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发现,由于数控机床对刀操作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所以,相关对刀操作人员应当全面了解并掌握有关技术性的知识,而后保证操作程序正确,运用适宜的对刀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对刀工艺。
参考文献:
[1]梁振威.论数控加工中的加工技巧[J].南方农机,2020,51(18):156-157.
[2]王宇雷.数控机床编程技术及对刀操作中的相关问题探索[J].科技资讯,2020,18(03):155+157.
[3]刘晓杰.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操作注意事项[J].科技风,2018,656(32):141-142.
[4]杨刚.常见数控机床对刀问题的处理[J].河北农机,2017,67(05):131-132.
[5]朱卫国,孙国斌,樊留锁.数控机床对刀教学重点分析[J].河南农业,2017,67(24):263-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