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化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5期   作者:段晓东,常彦杰,张立才
[导读] 在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不断推动下,世界经济、科技迅猛发展,在推动不少传统行业更新迭代的同时

        段晓东,常彦杰,张立才
        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沂水县中心276400
        【摘要】在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不断推动下,世界经济、科技迅猛发展,在推动不少传统行业更新迭代的同时,也在推动着社会经济高速运转。其中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工业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各个行业的改革发展尤为重要,公路运输经济作为代表性的传统化行业,近年来,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通过将高新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技术不断融合,以求行业的最优化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化管理,探究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探究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现存的一些现实问题。
关键词:公路运输;运输经济;信息化;发展对策
0、引言
        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年来“网购、电商”的不断兴起,运输行业的客户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传统行业中占有越来越重的比例。在众多运输方式中,因为公路运输能够做到无处不到、无处不有,在时间上也比较灵活;和其他两种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的经济运营最低门槛较低,所需要的设施配备也较低,车辆购置也较小,所以投资成本低;短途送货时间快,不受地形的限制等优势。公路运输占据了极大的比重,成了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首选方式,因此信息化参杂,对运输速率、管理的优化来提升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现状
        总的来说,虽然信息化管理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运输行业,尤其是公路运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运用数据化的手段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后,不难发现,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盲区,更准确的来说,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优势并未被完全发挥,发展趋势趋于平缓,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总体现状不容乐观,如果不加以改革创新,优化系统,这将影响到公路运输经济的未来发展。
1.1、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意识薄弱
        在“大数据、互联网+、电商横行”的大环境下,各个行业已经初步认识到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并且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社区也在积极普及"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基本类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促进左右"等相关知识,但就公路运输这个极具传统特色的运输行业而言,效果还是微乎其微。当前,很多公路运输部门的信息化意识有待加强,集中展现在:从整体来讲,企业领导层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意识上的缺失导致其运用高新科技技术来指导企业良好运行的效果也不尽人意,最终导致企业未形成一种“信息化促进良序发展”的良好氛围。从局部来看,企业基层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对信息化管理模式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对企业下达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相关条例也不能很好地施行,导致企业无论是生产线条还是经营线条,连贯性及系统性的信息平台未得已有效搭建,导致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块零散,无法有序衔接,当企业经营活动中出现某一问题时,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
1.2、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度低
        虽然近年来国内各行各业不断地呼吁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大同化,但是由于没有规范的政策加以约束,没有标准的管理运营模式加以指导,目前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度还是很低,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少,二是施行程度低。具体来讲,只有大规模的公路运输公司能很好地运用到信息化管理手段,但也仅限于在某些具体的部门,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还是未能把“信息化管理模式”真正地用到实处,仍然沿用的是传统滞后的人工化管理。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中,应重视或者说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信息化管理方向,不能肤浅地只是把它想成一种辅助管理手段,而是要将它完美融入到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类比于“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只有政策和民众两方面积极配合,才能使得信息化管理手段正真辅佐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从而使得运输效率大幅度提高。


2、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2.1、政策上的重要性
    十八大报告明确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将信息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为信息化管理工作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2.2、对企业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信息化管理是实现企业现代化,完成企业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用最小的投入期待获得最大反馈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意义上来讲,是利用一些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比如是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资源的有效充足,充分利用的一个具体过程。它是企业得以运营发展的关键,在具体实行方面,优化或重组业务流程是核心,不能以片面的追求短期利润为目标,而是要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3、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化管理的现存问题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共同进步,信息化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优化,近年来,不少前沿的大型公路运输企业正在进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试点工作,从前端反馈的数据来看,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逐步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同步发展,,四流系统将原来管理金字塔体系打破,实现扁平化的流水线管理方式,通过这个主线条衔接并重建每个员工、每道工序、每个部门的数字化基础,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可随时调用生产、采购、财务等部门所有数据,即实现资源共享,又实现实时监控,同时又可防微杜渐,但是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人才的缺失问题,总的来说“信息化管理模式”属于一个新兴的运营模式,国内高校目前只能培养出,只具有信息化管理手段,或者只具有信息化管理念的单一人才,并未生成综合性的培养模式,因而导致在企业的具体输出中,人才相对地离散,不能形成较好的合作效应。第二点是资金分配环节的不均匀,信息化管理模式下,需要企业购入大量的专业设备,此外高薪引入人才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很多企业沿用传统的经营模式,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环节,因而在这一方面的投入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信息化的程度不够深入,大多数公路运输企业只是"表面功夫",仅仅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在简单地物流信息的调度,物流人员的分配上,并不能正真地将“信息化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实行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最后,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使用次数不是很多,因为企业管理人员或者体制内员工的意识薄弱等问题,他们不能从根本上意识到这种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挠了该手段的实施,从而降低了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使用次数。
4、小结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手段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从短期来看,它可以解决公路运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比如不适合大型运输,相对于其他两种运输而言,公路运输需要投入的前期资金多,尤其是针对长距离运输而言,前期花费更是昂贵。另外,公路运输对环境也有一定危害性,我们可以称之为“环境不友好型”,汽车运输通常都是会排放大量气体,会导致环境的污染等等,这些问题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另外,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它能有效推动企业的良序长久发展,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科学化运行”的理想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员工形成一种“用科技工作”的高效思维模式,周而复始,从而使得“信息化管理”成为企业的一种精神文化,一种共同信仰,这必将在在企业漫长的发展史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李峰.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研究[J].商讯,2019,(33):153,155.
[2]付婷婷.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化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2):25.
[3]王惠.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化管理研究[J].商讯,2020,(22):137,139.

作者简介:段晓东,男,1979.4,汉族,本科,山东省沂水人,主要从事公路运输经济研究。
常彦杰,男,1980.10,汉族,本科,山东省沂水人,主要从事公路运输经济研究。

                      张立才,男,1978.9,汉族,本科,山东省沂水人,主要从事公路运输经济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