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我国铁路运输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5期   作者:张敬宗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各行业中的应用愈发常见。

        张敬宗
        陕西宝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宝鸡市邮编72100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各行业中的应用愈发常见。其中,铁路运输应用的物联网技术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容忽视的助力。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如何在铁路运输领域实现更高层次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现已成为相关从业者主要探寻的行业发展目标。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物联网概念与特性,其次分析了物联网在我国铁路运输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物联网在我国铁路运输领域的发展,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铁路运输;应用;发展

引言:铁路运输系统构成相对庞大,其亦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时代,铁路出行方式不仅广受民众的喜爱,其货物运输亦因安全、高效的特性成为陆路方面的主流运输途径。物联网为铁路运输系统带来了自动化管控技术,为铁路运输信息化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基于物联网与铁路二者今后发展的无限可能,本文对物联网在我国铁路运输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物联网概念与特性
        物联网涵盖GPS系统,传感器、射频识别、激光扫描器等先进的信息感知设备,此类设备构成上下分明的应用系统,联合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交换,实现运输物品的跟踪与运输状态监控。物联网具有传输性与感知性双向特性。其中,传输性的体现,即为物品监控信息实时的传导与处理,物联网系统拥有感知层预处理层,其包含的网络技术已实现了分布的广泛性与应用的灵活性,在全国各地的有线、无线、移动网络的支持下,运输感知的信息可随时传送到任何地方。感知性的体现,即为物联网技术中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高效交流。物化的感知层由运输物品或票据上的条形码、标签、摄像头组成,与其实现联动的信息接收及处理层由摄像头、扫码仪器及GPS系统组成。感知性是物联网独有的特性,亦是其技术应用的基础特性[1]。
二、物联网在我国铁路运输领域的应用
(一)信息共享与客票真伪辨识
        我国铁路站车信息共享相关服务近年才实现普遍应用,整体发展时间较短,整体技术水平及服务水平尚待提升。为保证当前站车信息共享服务的正常运转,避免信息问题造成旅客经济损失及铁路运输资源的浪费,车站相关人员可利用物联网的射频识别技术将站车信息及时反馈给乘客。在持票进站期间,进站闸机便会在显屏上显示乘客自身乘坐的班次、时间及座位具体位置等信息。同时此项技术亦能督促补票、实现票据购买途径的查询,有效提升了铁路客运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射频识别技术亦能识别客票真伪。我国铁路运输车票的条码系统均应用了特定的数据加密码,只有与之相对的读写仪器才可识别,车站检票人员仅需通过信息读识便可快速辨别车票真伪。由此可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功打击了铁路运输客票造假者,技术的提升使造价成本提升,也就使造假活动失去了意义。此类良性发展推动的技术应用,亦有效地保障了乘客的乘车权益与出行安全。
(二)仓库管理
        铁路运输领域对物联网的应用多在货物运输上,涉及货物运输,则必然拥有货物存储环节。铁路运输的仓库管理应用货品上内嵌的无线电波进行位置标记,进而在信息处理端形成数据地图,联合物流运输管控软件及支持范围宽广的无线网络技术,实现商品信息录入及商品应用调度。当前我国部分新建铁路的运输应用中,相关技术已呈链状覆盖,并为运输工作人员提供了地图导向等信息化数据服务。在后期的货物调度中,物联网技术亦能掌控各类资源的传输动态,准确了解货物到点的即时动态。
(三)货物追踪管理
        集装箱运输是铁路运输的主要运输装载方式,此类运载方式在长期的使用下呈现了较高的运载优势,及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货物追踪管理方面,传统的集装箱运输多采用箱号印刷、识别的管控方法。因铁路运输货物量大,在装载与验收时均采用摄像头识别箱号的方式记录数据。这种追踪管理方式操作繁琐,且喷号位于箱体外部,如受运输环境影响导致数字模糊,则会严重影响货物的正常运输。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当即改善了这一问题,其信息化物流管控技术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从货物实体出发,保证货品位置的实时追踪。此类高效安全运输方式的新技术开发,亦是我国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2]。
三、物联网在我国铁路运输领域的发展
(一)客运发展建设
        站车信息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初显成效,但其中补票相关的服务与管理尚不完善。此类境况的出现,多因进出站时票据与乘客对应检验的难度有关。物联网技术可初步探寻此类服务的技术应用发展。在验票进站时,因紧急情况需无票进站的乘客需在验票人员处领取“补票码”,此类含码票据需通过身份证刷取打印,由此便可与乘客身份对应。乘车或下车时,乘客可凭此码快速办理补票手续,出站监管人员亦要监督出站乘客手中是否有车票或“补票码”相关票据,避免乘客“空手过检”。如逢集需要临时“加站”的情况,乘务人员可应用设备将补票码喷涂在车票旁侧,应用效果亦同。此类码的生成与扫得均会在信息处理系统中留下记录,且与乘客身份对应,便于车站人员进行管控。
(二)铁路货运检查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升我国铁路检查工作的效率。在铁路建设初期,建设人员可在其中启用NRT检测系统,以其提供的轨道状态数据监控铁轨故障及路面障碍的存在。另外,此类技术中应用的地面传感器可将铁轨及地面状态信息整合,进而构成图像序列,为轨道维护及提供直观视觉模拟的技术支持。此类系统及技术的应用,已在近年为我国铁路检修工作节省了近一半的工时与资源消耗。当前物联网技术依旧在不断突破现状,创新发展,未来或能实现更加精密、具象、实时的铁路状况信息传递,此类技术的拓展应用亦会切实推进我国铁路货运实现飞跃式发展。
(三)物流平台建设
        我国高速铁路行业发展迅速,与之相关的铁路物流运输亦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随着网购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渗透,铁路货运亦应充分应用物联网这一与网络技术融合的新式物流管理技术,建设属于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铁路运输相关部门可启用网络运货受理服务,优化相关事务的宣传、办理及信息反馈流程。客户亦可通过铁路运输信息平台了解哪些货物存点较近,进而选择传输效率最高的方法,享受“私人订制”式的服务选购体验[3]。当前物联网技术以协助铁路运输实现了货物运输状态及到库情况的实时监控,亦可适当拓展探寻货物装卸的新型服务模式。高效的信息传递不仅能帮助收货地点预先了解货品数量,货品规格及货品性质,还能使人们了解图中货品因环境、气温等因素产生的变化及变化程度。如逢集生鲜食品的运输,收货方可根据数据反馈将新鲜度“打折”最为明显的一批货物优先入冷库,保留剩余鲜度。煤矿运输亦可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优势,提高货品运输的灵活度。如收货地区临时需要增添运煤量或减少运煤量,物流管控人员亦可从最近的储货点调取货物,或将超出货物移至最近储货点暂存。
结论:总的来说,当前铁路运输领域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初见成效,未来技术中传感器、定位系统、扫描技术的应用水平亦将有所突破与进一步发展。铁路运输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应提升对此类技术更新及拓展应用的敏感度,探寻自身行业与其融合应用的无限可能,进而实现与之共同进步的发展目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技术一定会在铁路运输领域大放异彩,为我国客运及物流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张欣怡.浅谈我国铁路运输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学技术创新,2020(02):76-77.
[2]胡家旭.物联网在我国铁路运输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8(01):22-23.
[3]吴艳艳. 浅谈物联网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与发展[J]. 科技风, 2019,(0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