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及防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5期   作者: 吴树霖、何敏、苏家琰
[导读] 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也应用到了电力行业,
        吴树霖、何敏、苏家琰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也应用到了电力行业,尤其是在电力系统内的信息通讯网络,信息技术的的应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简化了工作流程,但是也因此带来了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护问题,一旦信息通信网络受到外界影响,被破坏或者干扰,将会严重的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及防护安全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安全防护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力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创新,电力企业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网络安全的问题。电力系统信息通信安全防护作为当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现阶段,有关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的网络安全及防护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少科学性。为了保证电信系统内部功能更加全面,运行环境更加安全,相关部门需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并做好安全问题的防护,从而促进电信行业实现深远的发展。
        1电力系统信息通信概述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效果逐步提升。电力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保障行业,加快网络信息建设和现代化管控体系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质量,为电力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首先,电力系统信息通信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有机融合,主要通过管网设计、局部设计、整体优化等手段,对输电、配电、用电等运行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控制。其次,电力系统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应该对信号质量、供给保障、传输速度、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最后,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以单边效应为主,而是以一种更开放、自由的多变效应形式存在,将用户体验和感受纳入其中,强化了电力生产及供给传输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电力系统通信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由于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电力系统也持续发生着变化,技术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因为计算机硬件更换成本更高,覆盖问题更广,导致计算机硬件设备不能跟上软件更新的速度,落后的服务器和断路器已经被更新换代,被运转速度更高的计算机所替代,并且随着对运转速度和内存要求的提高,对硬件还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研制更加先进,更加适合当前环境技术环境所需要的硬件设施,研制出性能更加出色,安全防护能力更强的硬件设置。
        2.2计算机被病毒侵入问题
        计算机病毒入侵一直是电力信息系统重点防范对象,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也随之发展,常见的病毒有脚本,木马,和间谍病毒等,电力系统受到病毒的攻击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电力系统现存的漏洞,在电力系统进行开发架构的阶段可能存在某些漏洞,或者是技术更新之后存在一些问题,当系统存着这些不完善的地方,被不法分子发现,就可能利用这些漏洞对电力系统进行攻击,所以电力系统需要做到日常的维护升级,及时的修补这些漏洞,减少系统本身可能存在的隐患。第二种主要是通过移动端或者是存储设备对电力系统进行攻击,不法分子先将准备好的病毒存到移动终端或者是存储器中,然后通过电力系统的漏洞将病毒传输到系统中,进而达到非法的目的。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一旦受到病毒攻击,势必会对国家对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加强对病毒的防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3数据传输加密问题
        在进行电力系统的通信时,会产生高频的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数数据会进行加密处理,不仅要防止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被拦截的情况,也要做好防范措施,防止出现数据泄露时,具体的加密内容被不法分子获取,在密码学方面,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我国建立起了自己的密码学体系,在电力系统中,也充分的运用了这方面的技术,防止因为信息的拦截,破解和恶意篡改,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出现故障。
        3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的网络安全及防护措施
        3.1优化电力系统内部管理机制
        内部管理是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风险事件进行有效规避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针对网络信息通信风险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应从其内部管理角度出发。第一,分析电力系统运行风险,全面筛查电力系统运行中对信息通信网络造成风险的隐患,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机制,划分风险等级,如一级风险、二级风险、三级风险等。第二,为了有效提升内部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管理人员要根据工作实际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工作全面覆盖,并且要进行管理内容细化,明确工作职责,从时效性层面出发,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与预判,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风险防范计划,起到网络安全防护的作用。内部管理机能的提升可以通过制定责任机制实现,明确管理职责,提升网络安全预防的重要性,如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追查到指定责任人。第三,进行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从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的预防层面出发,需格外注意小问题、小隐患以及小瑕疵等。
        3.2加强技术创新
        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预防侧重于技术应用及投入,因此需要从技术层面对其进行创新采纳。通过分析当下网络安全问题,应用技术具体如下。第一,防火墙技术应用。防火墙技术是当下最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之一,主要通过对网络外界、计算机内部中间进行安全隔护墙,将非法访问及数据文件传输进行快速鉴别,有效规避、抵御可疑文件等,不让其进入该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系统,进而起到网络安全防护效果。在应用防火墙技术时,需要对防火墙技术进行升级创新和技术优化,基于病毒不断更新及种类变化提高防火墙对网络病毒的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等级,改善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数据传输和采集环境,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与质量。第二,身份验证技术。身份验证技术在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预防中也十分适用。身份验证技术主要通过访问者身份进行鉴别、分析、明确,判定访问者对该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的访问目的,从而有效规避非法访问和恶意访问,为提升系统整体安全性打下基础。第三,信息加密技术应用。加密技术属于一种新兴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可以对电力信息网络整体安全形成有效保护,强化电力系统内部信息的保密效应,促进信息数据应用及具体工作的开展。加密技术主要以公开秘钥为主,也可以结合区块链技术,对其进行安全防范巩固。
        3.3完善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抓好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管理,选择分级管理模式,分层划分电力信息网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区域管理措施,既可以满足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特点,又可以满足各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对电力公司实施实时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系统网络通信安全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也直接影响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一旦安全防护出现问题,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需要切实的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有针对性的提出处理预案,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保障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滕子贻,张岩,李新.能源互联网——信息与能源的基础设施一体化[J].信息通信,2018(10):78-79.
        [2]宋康,陈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系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8(23):77.
        [3]郭欣华.探究新形势下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2):36-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