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性能优化中热能动力工程的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5期   作者:张 平
[导读] 由于当今工业进程的快速发展,热电厂的作用也逐渐突显出来,热电厂能量转换过程中

        张 平
        哈尔滨哈锅锅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由于当今工业进程的快速发展,热电厂的作用也逐渐突显出来,热电厂能量转换过程中,很多能量会从动能转变为电能,而一些能量在转换期间会直接被损耗,由此会出现热损耗情况,因此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怎样将热量损耗降低下来,有效将其能源转换率提高。使用热能动力工程正好可以将这个问题解决,由此不断将热电厂功能进行优化。基于此,文章对热电厂功能优化中的热能动力工程实际运用开展更加具体的解析,以便为热电厂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热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实际运用
1阐述热电厂发期间工作原理与流程
        热电厂发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牵涉到的流程很多,在实际操作期间如有不慎,就会使发电整体受到不利影响。对这些问题进行考虑时,先要将锅炉的运转功能提高,保证锅炉具有充足压力,之后可以借助主体阀门达到灵活调节,将全部形成的蒸汽传输到汽轮当中,随后在运转过程中可以满足对蒸汽能量的转换,以此为基础可以获得动力机械,这样就可以实现发电。在整个发电期间,天然气跟煤炭都是非常重要的动力能源,热能动力工程要充分运用工程物理学有关原理,其中大多都是以新型力机械为主业,这种机械可以将化学转变为动能,并且转化率也非常高。
2解析热电厂的热能动力工程运用现况
        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湿气损耗的情况,在动力工程实际工作期间,系统内的湿润气体会出现膨胀情况,一些气体会发生液化现象,从而变成水滴,这样就会出现无用功和降低热力系统当中的整体效果。因为水的流动速度要比气体小,一些水资源会在设备的表层停留,对叶轮的高效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并且也会产生动能浪费情况。除此之外,水蒸气遇冷会出现损耗情况,会将其系统当中的气体降低,同时,在设备正常运转期间,还会对叶轮边缘造成一定损害,甚至严重的情况会对其结构产生腐蚀情况。
   热电厂动力工程在实际运转期间,各级工况的改变问题也比较明显,有关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期间不能充分关注到临界点的计算,造成各级工况的情况出现差异性,给热力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实施过程中,技术工作人员需要科学把控设备的临界点,当有关参数的改变在临界点范畴之内,需要强调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热力功能开展计算,以免发生比较大的工况改变情况。
3探究基于热能动力工程优化热电厂功能
3.1基于工况科学选择调配方法
   平行运转机组在外部负荷逐渐变化跟电网不断出现改变过程中,会结合本身差异性特征,适量的降低负荷,从而自动进行运行可以维持电网的周波。在此期间作为一次调频,其具备频率调节快的特征,但发电机组由于调整的量各不相同,并且调整量相对而言会受到限制,造成调整工作人员很难进行把控,但电力系统负荷跟电力变化非常大的时候,一次调频没有办法将其恢复到常规频率,这就要进行再次调频。通常再次进行调频,可以将其分为自动以及手动调频,所谓的自动调频,除了方便操作,其所运用的范围非常广,热电厂操作期间,对并网运转机组的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从而选择更加适合的方法,以免因为调配的方法出现问题而导致热能动力工程使用的效率逐渐下降,从而没有办法将设备运转能力提高。其次,汽轮机工作状况跟焓降出现变化,这两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全开第一阀,工作状况,流量越来越多的状况下,压力会加大,相比于焓降,要适量的将其大小进行调整,相反则要调大。

对第二阀进行关闭时,同时第一阀属于全开状态,跟焓降对比,调节的级别要比最大的中间极高,在此期间的工作状态出现变化,焓降跟中间级别的压力一直保持不变,并且还要将实际工作状况进行调整,提供有利条件,以实际要求为基础,可以得到焓降的改变,可以立足于此调整工作状态,使热能动力工程合理运用在热电厂中,不断达到其功能优化具体标准。
3.2科学运用机组内节流调节功能
    节能调节不会出现调节,因此在第一级期间就可以达到全周进汽,并且工作状态出现改变,每个级别的温度也会下降,负荷适应能力也很好,同时还适合在小容量机组跟基本符合大机组中运用,然而其经济性很差,损失很大节流。热电厂正常运转期间,可以运用指定公式将热能动力工程的使用率不断提升,并以这种公式的使用标准为基础来计算出同样的流量视觉下,每一级压差跟比焓降,从而清楚零件所受到的压力以及功率状况,并且监督控制汽轮机流通情况。总之,在已经知道流量的状况下,结合运转过程中组前每一级压力公式的负荷状况,清楚评估预算出流动局部的面积变化情况,在运用指定公式之后,可以保证机组内的节流调整,由此为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当中的功能优化运用营造有利条件。
3.3全面加强湿气损耗把控
   热电厂能源损耗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湿气损失,为了更好将这方面降低下来,将热能动力工程的使用率提升,保证热电厂能够正常运转,为了避免出现湿气损失,降低损害,热电厂在运转期间需要运用更加科学具有可行性的对策进行补充。总之就是使用去湿设备或附带吸水泵的喷罐,将机组不断进行改善和优化,提升其抗冲和抗腐蚀的功能,引入中间再循环进行加热等。汽轮机工作过程中,除了要突破支撑轴承跟推动轴承的摩擦力,而且还要第一时间开启主油泵跟调速器,然而,这样工作环节也会造成一些能量出现损失,对于这种问题,可以运用轴流式的汽轮机,一方面可以引入高压蒸汽,另外一方面能够将低压蒸汽排除掉,这样无疑会形成高压指向低压的闭环,更好将能源的损耗降低,提升工程使用率。
4探究热电厂热能动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强调重热现象的运用
   热能高效率循环使用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重热现象。现阶段在国内电厂仍然以火力发电作为主要核心,在电力生产期间,怎样以热能动力工程为基础并且达到电力生产以及热能的产生,为生产提供可以循环使用的热能载体,并且可以更好将电厂的发电效率不断提升,节省更多的能源。运用这种现象主要依赖于技术研发,同时也是热电厂能源转换过程中,怎样将各级汽轮机所形成的上级热能损耗在后期汽轮机运转过程中达到回收再次使用,由此将上级热能损耗降低,将很多热能逐渐转变为动能,由此一来,重热现象很容易造成热电厂的电能失范,降低其功率稳定型,这也就要运用技术研发和结合实际来将问题进行解决。
4.2提升热能动力技术研发水准
   热电厂的热能动力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载体就是技术支持,只有更好的掌握关键技术,才可以不断推动热电厂的热能动力可持续发展。目前热能动力技术的研发要特别重视电厂锅炉的热能动力发展情况,特别是锅炉内部热能转变为动能的有关技术,虽然锅炉在热能动力技术后使用填充燃料的方法逐渐转变为自动化技术,以双角叉限幅把控技术等作为基础推动锅炉内部的热能动力发展,但仍然受到技术原因的影响,这就要求热电厂智能动力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生产要求,对热能动力的发展技术开展解析和运用,并且将其发展成效不断提高。
5结语
   总之,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热电厂不断在突出自身价值,但在热电厂运行期间,科学运用热能动力工程能够更好将其能源损耗降低,并且将其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提高工作率。这样做既可以将热能动力功能发展所营造的价值发挥出来,而且还可以更好解决很多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热电厂获得更多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帅. 热电厂性能优化中热能动力工程的实践应用[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26).
[2]秦磊. 发电厂热能动力系统优化与节能改造研究[J]. 科学与信息化, 2019, 000(030):P.119-119.
[3]陈伟, 蒋德强. 浅析热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性能的合理运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00(021):4539-4539.
[4]周宏定. 电厂热能动力系统设计问题浅析[J]. 中国设备工程, 2017, 000(018):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