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5期   作者:刘宇
[导读]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为其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

        刘宇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江津  402247
        摘要: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为其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但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存在较多问题,高校必须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高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土木土建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经建筑行业若想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必须依托高校培养更多专业性技术人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让学生掌握土木建筑的基础知识,完成建筑结构设计,并运用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等尝试建设创新,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各项需求。
1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包括建筑力学、材料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制图等基础课程,主要是为让学生在掌握建筑学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完成系列结构设计,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结构课程的内容繁多,学生不仅需熟练掌握计算机、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还要掌握建筑施工、地基测量、混凝土配比原理等实际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这大大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而建筑结构课程作为土木建筑的基础性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助于建筑业的发展。
2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满足建筑实践需求
        在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建筑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等;专业知识部分有结构工程设计、结构试验与测试和结构工程施工等内容。一个完善的建筑结构课程体系必须同时包含这两部分内容,缺一不可。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在建筑结构课程体系设置中,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的课程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学生缺乏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了解建筑结构实践的背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作为结构工程师容易同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产生分歧。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体检的设置是不能满足建筑实践需求的。
2.2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建筑结构课程的设立目的是为建筑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所以高校在日常的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实际情况是,高校建筑结构课程在教材的选取上比较侧重于枯燥的理论知识、相关公式概念和结构设计理论,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推导能力、计算能力存在严重不足,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不能完成符合需求的设计,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存在弊端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公式多等特点,而且同其他学科交叉性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校主要以讲授专业知识点为主,而对知识点的相关应用则忽略不讲,致使学生对知识只有一个浅显的理解,不能将所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不能针对建筑要求展开深入思考,缺乏一定的创新。在实习阶段,学生也很少能真正接触到建筑具体的施工内容,对所学知识缺乏一个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导致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实际操作和随机应变能力。另外,现阶段,高校对于所学知识大都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测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考核显然不适合实用性较强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


3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式
3.1课程体系设置要符合建筑实践需求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为更好地满足建筑实践需求,必须加强建筑结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普及。既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比如增加一定量的基础选修课,通过小视频、公众号、专家知识讲座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高校也要注重结构工程设计、结构试验与测试和结构工程施工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建筑结构知识。
3.2丰富教学内容的使用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业的发展需要更多专业型、应用型技术人才。对此,高校需丰富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首先,高校应密切同用人单位和建筑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建筑机构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教材,确保教学内容既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又能使学生掌握当下建筑结构的最新发展趋势。其次,高校也可通过就业学生的信息反馈,搜集最真实的就业信息和行业发展现状,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为建筑业培养更专业的人才。
3.3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在具体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除要讲授专业知识点外,还应该对该知识点的相关应用展开讲解,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将所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或者也可以将结构知识和建筑实践相结合,利用典型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外,高校也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知识竞赛、动手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将知识运动到具体的实践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不要只局限于闭卷考试,还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采取假期实习的形式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教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高校应根据社会市场的具体需求,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并同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加以改革,以此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
[2]庄一舟,朱梦琦,郑国平.建筑结构试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再思考[J].高教学刊,2020.140(18).
[3]何叶.《建筑结构》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探索[J].建材与装饰.2020,(21).118-119.
[4]陈朝晖,龙灏,廖旻懋,等.走出建筑结构教育的困境--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体系的重构[J].高等建筑教育,2015,(1).13-18.
[5]林拥军,李彤梅,潘毅,等.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土木工程专业课混合式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0,(1).91-101.
[6]王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8,(2).80-83.
[7]姜海丽,孙秋华,赵言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实例教学模式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162-164.
[8]霍林生,李宏男.新媒体视野下建筑结构抗震微博教学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4,(2).126-128.
[9]黄海林,曾垂军,祝明桥.建筑结构试验的教学思考---以静态电阻应变仪操作试验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48).215-216.
[10]吴扬,张澍杨.结构试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21).179,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