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影响因素与优化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李硕燚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各类工程建设也在快速开展,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不少因工程地质勘察不合格而导致的问题。
        身份证号码:32081119930402xxxx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各类工程建设也在快速开展,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不少因工程地质勘察不合格而导致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采取了有效的优化措施,只有科学全面的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才能更好的帮助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合理地进行设计和施工,可以减少工程变更次数,实现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省工期,实现高效的工程管理。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影响因素;优化措施
        引言
        众所周知,进行工程建设时,工程地质勘察作为工程设计的先导,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认真做好对项目场地、周边环境的勘测工作,必须要保障勘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使得企业能够掌握项目基本状况,并对其中所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有效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此来更好地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有序进行。
        1.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1人员因素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带有经验性质的技术工作,通常应该由受过专业学习的技术人员来完成。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钻探设备私有化,以及部分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一些企业在工作中大量聘请农民工来替代本应由技术人员来完成的工作。农民工专业技能不足,综合素质达不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质勘察的质量。野外钻探工作在整个勘察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但也是农民工参与最多的工作。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也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不能根据相应地层采用不同钻探手段,钻探操作不规范,从而导致钻探揭露地层缺失或岩芯采取率不足等问题。除此之外,部分勘察单位为了抢占市场,只顾扩大规模,不注重技术人员的培养而忽视了勘察队伍整体建设,老一辈技术工作者积累下来的工程建设经验未能得到有效的传承。我国大多数地质勘察单位都是由原属地矿系统的队伍改建而成,这些队伍在早期的地矿工作中积累了不少当地的地质经验,这些经验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分析地质资料,对提升勘察成果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勘察方法的因素
        采用不合适的勘察方法不仅可能造成对地质现象的片面解读,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工程量,浪费时间和资金。如对泥石流、滑坡等的勘察,单纯进行钻探工作,只能查明点上的地质情况,而结合地质调查工作,则能查明周边的构造,灾害区的边界等面上因素,点面结合,提高勘察成果的准确性;或采用槽探方法,对工程内部的地质状况进行详细观察和取样,与先前钻探过程中所得资料进行对比,这样可以有效保障资料的可靠性。对岩溶区的勘察,则可先通过地质调查,圈定岩溶发育带,然后对岩溶带进行物探工作,再对物探解译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这样点线面相结合,将范围逐步缩小,能有效避免遍地开花式的钻探,节约工程投资成本。
        1.3制度因素
        目前相关地质勘察企业制度的缺陷也影响着勘察质量的提高。比如,一些企业缺乏质量管理方案,成果资料缺少相应的审查制度,导致交出的报告存在不少违反规范条款的错误;而一些企业则缺乏监督制度,导致钻探施工弄虚作假,不能真实反映场地的地质情况,提交的资料也是漏洞百出,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只能返工。如此种种,都说明除了要重视人员的专业素质、勘察方法的选用、地质钻探工作之外,企业的审查监督制度也是影响勘察质量的重要环节。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勘察工作的规范性,也更能发挥出勘测数据的应有价值和功能。
        1.4市场因素
        现阶段,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地质勘查项目呈现出市场化发展趋势,同时地质勘察团队数量也明显增加。部分勘察队伍由于受到利益的影响,在勘察的过程当中往往存在偷工减料、降低成本的行为,虽然市场份额明显增加,但是勘察质量却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当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皮包公司、外挂单位,这给专业的勘察队伍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不正当市场竞争的影响下,导致勘察市场恶意竞争现象愈发严重,这严重影响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开展。


        2.优化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措施
        2.1建立一套完善的地质勘察制度
        对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勘察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基于此,企业要重视地质勘察制度的建设工作,对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各项工作进行严格有效地把控,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等现象,保障勘察质量。此外,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构建健全的勘察系统,促进企业地质勘察水平的提升,同时要将质量管理方案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促进整体勘察质量的提升,保障工程建设安全有序进行。
        2.2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勘察队伍的大力支撑,勘察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地质勘察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充分做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通过资格评审以及操作评定等方式,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地质勘察队伍,确保其具备较高的勘察能力,保障接下来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进行。与此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针对现有勘察人员展开专业的技能培训,促使其掌握更加先进的勘察技术及理念,熟练掌握先进勘察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自身的勘察本领。尤其是针对一线勘察人员,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出其培训积极性,促使其认真学习勘察知识及技术,提升整体勘察水平。
        2.3技术支持
        为了提升工程地质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应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展开勘察工作。新时代背景下,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地质勘察工作当中成为重点。施工、建设企业要加大对地质勘察工作的技术投入力度,并建立多学科共通的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先进的勘察设施设备,为接下来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工程地质类型、深度不同,那么所需要应用的方法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最好采用先进的技术及设施设备来展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促进勘察效率的提升。
        2.4完善市场机制
        认真做好勘察市场机制的完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市场准入机制,必须要进行合理的调节与完善,最大限度避免不符资质的勘察队伍进入勘察市场,以此来净化勘察队伍。与此同时,为了更好保障地质勘察招标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有必要设定竞标的具体指标要求,使高水平的勘察队伍中标。除此之外,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专业性要求极高,因此在勘察的时候可以聘请该领域专家来对比分析勘察数据,并在此基础之上做好对勘察队伍的勘察质量的评价工作,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在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系列的质量影响因素,对此需要引起重视,通过科学有效的优化措施,提升勘察工作的有效性,从而使得设计、施工企业更好的展开设计及施工工作,有效减少工程变更次数,同时也能够达到优化施工资源配置的目的,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夏智心.岩土工程油田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与建议[J].石化技术,2019,26(11):253+255.
        [2]蔡金明.浅谈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J].建材与装饰,2019(33):229-230.
        [3]康凤波.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处理对策[J].居业,2019(11):5+7.
        [4]黄俊橙.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1):72-73.
        [5]刘荣清.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91.
        作者简介:李硕燚 (1993年4月2日) 性别:男   邮政编码:223001   职称:初级    学历: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