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解析 汪依明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汪依明 童剑平
[导读] 摘要: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基础,同时,伴随着电力工程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我国电力系统正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望江县供电公司  安徽安庆  246200
        摘要: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基础,同时,伴随着电力工程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我国电力系统正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为保障我国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以不断地提升智能电网的运行质量,下文就主要针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应用
        相较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更加快速、坚固、节能等优势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而要想使智能电网中电力技术得到较好应用,就必须在了解电力工程技术之于智能电网建设的重意义,并立足于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加强其应用研究,本文笔者就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
        1.1绿色环保
        智能电网应用较为广泛,电网资源还可循环使用。它的出现可有效保护环境,它的建设一定是要以环保为基准,还不会造成对周围环境污染的;结构稳定。这样才能承受住不良的天气环境,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电网造成不良干扰。它的电网建设十分坚固,可提升后续电网工程的运行质量,还能保证电力信号在此过程中传输的安全性;
        1.2资源优化
        在智能电网中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并能通过智能电网在运行中释放最大的功效。通过资源优化的方式增强与其他产业间的合作机制,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既满足不用用户的需求,还能提升彼此间的经济效益,为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1.3智能化
        智能电网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全面的自动化应用,传统电网在发生故障时无法对发生的故障进行排查,更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造成电网的无法正常运用。而智能电网则可对故障进行自我排除,可进行自我诊断及调节,采取不同的措施及时消除故障,使电网得以正常的运用,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将运营中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
        1.4坚固耐用
        相较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结构更为牢靠、更加坚固。近几年我国一些较为突发性的重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人为故障也不可避免地时常出现,而智能电网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就展示出了它强大的优越性。即面对这些问题它可以最大程度地使电网保持在正常运行的状态,遇到强烈的外部侵害时它也更不容易被破坏。对于一些季节变化产生的恶劣环境也更有应变能力,使电网更加稳定与持久。智能电网的构建,摒弃了固有电网供应系统需要市场维修调试保养的问题,使电网结构更加坚固耐用,更大程度地保证了人们的日常需要。
        2电力工程技术之于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意义
        2.1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现阶段,我国所使用的电力多以火力发电为主,火力发电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同时由于电网运行的模式较为单一,所以电能利用率较低。其他的风力发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也属于电网运行模式较为单一的状态,无法有效完成电能的综合化利用。通过智能电网可有效结合不同能源,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完成多元化智能电网的建设,既可发挥电力工程技术的作用、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还能融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2.2维护电网系统的安全性
        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受自然及地理环境的限制,在建设电力电网时电力工程需兼顾的问题就增多起来。相较于传统电网的建设问题,智能电网在整体架构上呈现出更加安全与稳定的特性,可为输配电系统提供更可好的运行服务,可为电力工程提供稳定的电压,避免中途电源的中断,同时通过无功补偿技术对电力、电网设备进行更大的负载工作,使电网在此过程中得到更稳定的运行。



        2.3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
        由于电力工程技术的有限造成资源无法合理配伍,从而影响电网资源利用率低、电能消耗过重的问题,为环境带去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智能电网利用自动化的智能设备,不仅可以提升电网运行效率还具备更好的经济性,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起着统一协调的作用,可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完善电网系统的配置工作,有效降低对能源的消耗,这对于推动电网发电最大化、市场化起着促进的作用。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3.1绿色能源转化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环保技术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火力发电由于需要借助煤炭来产生热量进行发电,在发电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比较多的污染物,而且会产生比较多的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同时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新时期下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需要适当地减少煤炭的应用。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等发展模式逐渐地被淘汰,低污染、高效率的经济模式逐渐地受到了重视。通过合理地应用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绿色能源的转化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例如近年来大力推广的太阳能、风力以及水能等能源转化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约我国的资源,同时也能够实现与环境的友好相处,特别是太阳能发电技术,在扶贫开发产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具有多重意义,值得推广。
        3.2实现电能质量优化
        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对电网电能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划分。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对接口性能的分析,能够得到电能质量的等级,从而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估模式。电能质量优化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满足用户用电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智能电网质量水平的提高,实现智能电网的经济化发展。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常用的质量优化技术有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等多种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力输送的质量,能够有效地降低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和损失,也降低了智能电网的维护负担,对于电力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3电能输送过程中的应用
        电能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电能损耗,影响到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导致电网相关数据的剧烈波动等。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例如在输电过程中工程技术能够哟徐地对电网进行优化,从而降低了电能的损耗;它可以根据电网输电情况及时地调整输电功率,还能够对输电数据进行追踪和记录,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变电和配电系统也是智能电网输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且这一过程中的技术处理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地优化。目前,在我国的变电站建设过程中,虽然大量地使用了数字化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功能比较少。电力工程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变这种情况,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变电站自动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和监控,同时还能够实现自动化继电保护等,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最终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
        结束语
        用电量激增使得传统电网洗无法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而通过电力技术间的有效融合可使智能电网的优势逐渐释放,使其运用前景更加广泛。在对智能电网的应用基础上,要施行电力的安全性运用及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就一定要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引用机电工程的技术,这样才能确保我国智能电网的运行稳固性及安全性,最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其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柳天鹏.浅谈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109).
        [2]徐兆昌.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19).
        [3]黄溢.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J].数字通信世界,2019,8.
        [4]周伟.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