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企业后勤管理 谭龙龙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谭龙龙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中,后勤部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电力企业后勤工作是管理工作也是服务工作,是电力企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昌市新建区供电分公司  江西新建  330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中,后勤部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电力企业后勤工作是管理工作也是服务工作,是电力企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能力和水平直接体现电力企业的整体管理能力和水平,必须重视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改革和发展。随着我国电力体制与企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阻碍电力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全面分析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电力企业后勤管理改革,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对策
        企业后勤保障部门是企业的综合性职能部门,担负着一定的管理职能。比如政务管理、安全保卫、职工福利等等,它影响着企业日常工作的运转和相关决策的实施,决不可以疏而怠之。但是,后勤保障工作的内涵决不是纯粹的管理,这种管理是寓于服务之中的,是服务于企业和员工的一种手段和一种有效的管理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坚持优质高效服务的基本原则,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方法,这样才能促进管理和服务的统一性和工作的有序进行。
        1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特点
        1.1保障性
        电力系统的后勤保障工作是整个电力系统的充足动力,是直接关系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环节。如果企业的运转出现任何问题,这时就需要后勤工作的处理,也充分体现了后勤工作的保障性能。电力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源通常是后勤管理部门以及后勤保障部门工作不到位造成。因此,只有在平时的生产活动中重视后勤管理,才能够保障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有利于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1.2服务性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包括服务性职能,也是管理的主要目的。服务性是后勤管理的基本属性,亦是后勤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目标,只有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消除后顾之忧,才能推动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具体来说,后勤管理的服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服务于电力企业的建设、维护,只有为建设、维护提供必要而充足的物质保障,这些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其次,服务于电力企业的生产,保证其高效性、稳定性;最后,服务于电力企业的广大职工,通过后勤体系的不断建设,可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福利,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为企业的不断发展添砖加瓦。
        1.3复杂性
        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时间、涉及范围广、复杂的工作,不仅概括了人际关系与人物关系,对于企业的生产等环节紧密联系着。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实质是为安全生产提供能源、物资与环境等的保障,并且要充分考虑到电力企业职工的生活情绪与物质。此外,后勤管理工作还要确保协调电力企业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活动与交流,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工作,这也是体现后勤工作复杂性的重要表现。
        2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体制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首先,后勤管理的服务宗旨和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矛盾;其次,后勤管理部门与被服务的对象之间的利益的矛盾;最后,电力企业的员工日益增多的服务要求与后勤管理部门有限的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
        2.2后勤管理队伍建设落后
        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提高了对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水平和能力的要求。但是,后勤管理专业化与服务的技能化的要求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传统的服务型与体力型的后勤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电力企业的发展。后勤管理队伍与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得不到及时的发展与更新,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


        2.3后勤管理采用分散型的管理方式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分散型的管理方式。后勤是由企业自办的,后勤管理又对业主负责,后勤管理受到多方面的干预和制约,管理分散,不利于统一指挥,统筹规划,遇事经常出现相互推脱的现象。
        3提高后勤管理效果的保障措施
        3.1制度建设方面
        针对当前阻碍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分配制度障碍因素,应该从理顺分配关系着手进行相关制度建设,从而在根本上为电力企业后勤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在对电力企业生产流程和价值创造流程进行重塑的基础上,科学的制定电力主业系统与后勤系统之间的分配关系和分配制度,既要体现分配关系的效率性和价值性,又要体现分配关系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企业发展和改革的自身内在的机制问题,提升电力企业后勤部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和主业的正常经营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和强有力的保障能力。
        3.2建立起优秀的职工队伍
        电力企业的后勤作为主业的保障,其职业队伍一定要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以及知识结构、要具有良好的市场化运作能力、要具有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要具有相应的创新能力以及卓越的市场前瞻能力。只有提升了这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够保证后勤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加具有竞争力,更好的促进主业的发展。那么在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求企业相关机构要深入到基层中去,更多的发现并破格提拔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实践来锻炼和培养人才,使其在社会实践当中快速的成长。
        3.3企业文化建设方面
        电力企业作为传统国有企业,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比较大,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的思想建设方面的存在不少问题,在加强和提高电力企业后勤管理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中,必须着重加强电力后勤部门的员工思想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使之与整个电力企业的改革方向、要求以及后勤部门的功能要求相适应。首先要让电力企业后勤部门的员工认识到后勤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后勤管理改革是整个电力企业改革的一个有机部分,是实现电力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了迎接全球范围内电力竞争的需要;其次要让后勤部门的员工认识到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其不但面临着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且还面临着全球性的世界竞争,因此员工必须具有危机意识,摆脱长期以来电力企业自身垄断地位的优越感;再次,电力企业后勤部门的员工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后勤部门的管理人员应该塑造和构建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并在具体日常工作中展现出来。
        3.4加强信息化
        现在是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电力系统后勤管理保障部门信息化是必然趋势。后勤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电力企业的不同阶段不同需求,适当的引入符合需求的信息技术,实现各个部门之间与工作人员之间信息化交流,最大程度上方便快捷的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员工的工作量。信息化办公可以实现24小时办公以及无污染办公,不但为环保作出贡献更是保证了管理效果保障了系统安全通畅运行。
        4结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为满足企业员工的工作需求,为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市场与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一方面,提高对后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规范后勤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并逐渐打造起高素质的后勤队伍,就能从整体上提高后勤管理工作。要重视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后勤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突破传统的管理体制,转换后勤的服务体制,建立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统一指挥与管理,提高后勤管理的水平与能力,促进电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燕东海.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管理工作改革思路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6):15-16.
        [2]熊建辉.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J].科技与企业,2017(08):22-23.
        [3]张石萍.浅谈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