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景观绿化技术综合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季万钧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城市美好生活和环境追求不断提高,对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要求日趋美好,本文结合目前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及设计思路、要点,系统分析了市政道路景观绿化技术。
        龙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省龙泉市  323700
        摘要: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城市美好生活和环境追求不断提高,对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要求日趋美好,本文结合目前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及设计思路、要点,系统分析了市政道路景观绿化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设计思路
        1、提出问题
        缺乏尺度感、层次感:道路因作用模式不一致,有不一样的景观水平、景观规模,但是在设计方面却不把规模及空间水平划入它的范畴,因此道路景观失去可观赏的效果及其单调的样板比较多。
        缺乏以人为本意识:体现在街道设计上未能做到人性化,没有考虑到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舒适和优雅的空间通道。
        缺乏独特性:市区主干道路两边的建造物以及设计的空间,在材料、形式、色彩这些视角来看都太过相似以及没有青春的气息。
        缺少足够的绿地面积:很多市区主干道路在建设时因土地短缺等,使两旁道路上的绿化带比较单一且数量较少,居民很难在绿化带下遮挡太阳,无法给市民提供清新的环境。部分人在市政道路绿化上认识不够深入,很少关注市政道路绿化,甚至出现道路霸占绿化的情况,导致市政道路绿化比较单一,不能够为行人提供休适的活动设施。
        2、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
        2.1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首选本地树苗,同时引进其他树种,在选择上要多样化,达到城市、农村道路绿化系统的标准。对树的设计、规划,要统一协调、随机应变、相对集中,达到花样繁多、独一无二的效果。
        2.2艺术性、科学性的原则
        通过有创意的艺术性构图原理来展现个体和群体植物的形式美,同时还应满足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与所处环境相符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主流是大色块和大组团,在机非隔离绿化带和中央隔离绿化带中多使用这种设计手法。在人行道绿化设计中,则使用多次重复并且连续存在的花灌木和乔木形成的植物组团,不仅可以让人感受到清爽宜人的节奏与韵律,还可以领略到环境中局部色彩的多变和层次的分明。
        2.3满足生态要求、景观要求的原则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平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环境中的细节多加留意,而是更加注重周围环境的整体布局与感受,要求所处环境有一种令人深思的内涵。这种趋势决定了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结合道路两边的景色,设计风格在整体上以大组团大色块为主,使道路成为一条连续的风景地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统一中有变化,有点有面有线、点线面相结合。
        3、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思路
        一般说来,城市道路景观是展示在道路使用者视野中的道路线形、道路构成物和周围环境组合体,也就是人们从城市道路上所看到的一切东西。广义上说,城市道路景观不仅仅是视觉景观,还连带交通、环保、经济发展、历史文脉、旅游等因素在内,是城市重要的线形景观。近年来,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对外宣传的窗口,地块增值的必要因素等,愈来愈受重视。要做好道路景观的设计规划就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也就是合理的选择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并确定其重要性,并依此进行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都是在道路主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大部分道路都是线性的。道路的车道线、路缘线、边线等构成了多道平行线条,强化的道路的延伸性和指向性。长时间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会让驾乘人员感到单调乏味的、甚至疲劳。这时候道路两侧的绿化景观等就非常重要了。
        针对交通道路速度要求的不同,其绿化规划设计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交通道路绿化景观的观赏者多处于高速行驶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景观主体(人对景观客体(道路与沿线景物景色的认识只能是整体概貌和轮廓特征。因此就道路以及绿化景观而言应做到线形、边坡、分车带、绿化、铺装等软硬景具有连续性、平滑性、自然且通视效果好。沿途景观给人印象应力求轮廓清晰、醒目、错落有致、色彩协调、风格统一,做到一个"势"字。
        相反,当观赏者处于慢速状态下观赏道路景观时,这部分的设计重点应放在"形"的刻画与处理上。如绿化植物选择、植物造景以及植物造型等。因此全面的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一方面需要全面考虑现代交通条件下各种速度的道路使用者的视觉特征;另一方面,更需要根据道路的性质与功能,将道路分成若干个视觉等级,选择主导的道路使用者的视觉特性作为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
        4、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措施及要点分析
        4.1考虑道路的形式
        以市政道路模式的多样化为基础,建筑符合一致性的绿化设施。诸如主要把车辆行驶迅速的交通要道,旋律感强烈、大规模的景观与两旁的道路场所保持一致。植被色调在很大的范围里以线性依次排列展开以及在空间变化上跨度比较大,导致了植物的色调、形态能够极大地呈现在司机的视角里。商业化道路在建设时,可采纳回放的手段,巧妙融入坐凳、小型喷泉、移动花箱、人物雕像这些欣赏感很强的景致。
 
        4.2考虑道路周边的用地性质
        根据道路周边用地性质的不同,道路绿化设计时,要注意采取相适应的道路景观设计模式。如居住区周边的道路设计,需考虑小区居民的可参与性,铺设游步道,设置小型活动空间,局部点缀景石,结合植物景观营造游赏性休闲空间。又如商业用地的道路设计,考虑到商业用房前车辆、人的行走特点,不宜设计大面积绿化。商业用地周围场地大多为硬质铺装,因此设计时要考虑到可改变铺装样式来改变铺装路面陈旧、呆板、单调的印象。
 
        4.3考虑市政道路的协调性和绿化植物的配置
        市政道路绿化是市政道路设计的主要核心,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市政建设的重视度逐渐加强,市政道路进行了较多的维护与建设,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防护林也成为重要的绿色景观。
        合理规划绿化植物类型。在南方地区,部分城市为了形成随季相变化的色彩丰富的道路景观形象,采用以落叶型树种为主体的绿化模式。但由于落叶树种不像常绿树种四季均保持绿色,因此在进入秋季之后,便形成了道路两旁只有光秃的树干的现象,失去了可以吸收有害气体的树叶,也就失去了滞尘作用。近几年,许多地方每到秋冬季节就会出现较长时间的“雾霾天气”,这种恶劣的天气与市政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有很直接的关系。
 
        5结语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必须满足人们生活生产需求,科学种植、合理搭配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切实可行的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同时辅之以高质量的施工技术、科学养护管理和系统规划,努力打造一个环境舒适的市政道路绿化工程。
        参考文献:
        [1]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生态设计方法[J].朱洁琳. 建材与装饰.2019(17)
        [2]剖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点实践[J].陈溯宁. 明日风尚.2018(12)
        [3]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宋琳琳. 建材与装饰.2018(14)
        [4]基于城市规划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讨[J].潘娟. 农村科学实验.2017(06)
        [5]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分析——以秦汉大道绿化设计为例[J].徐作梅. 明日风尚.2017(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