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中集中电费核算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王瑞 吴涛 平卓然 任婷丽
[导读] 摘要:通过对电费、电价以及电量等营销数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准确把握电力用户的用电规律和需求特点,进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按照用户需求提供优质、经济又高效的供电服务。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旌德县供电公司  安徽宣城  242600
        摘要:通过对电费、电价以及电量等营销数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准确把握电力用户的用电规律和需求特点,进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按照用户需求提供优质、经济又高效的供电服务。此外,基于对终端用户信息的分析,还可以了解其电力消费发展方向和用电潜能,进一步开拓营销市场。本文就对电力营销中的集中电费核算方法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应用策略。
        关键词:电力营销;集中电费核算;策略
        电费核算又称为电费的审核,是电费管理工作的关键部分。电费是否能够准确及时的收回以及账目和统计报表数字是否准确,都取决于电费核算的工作质量。而电费核算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多部门和人员的协调配合,并且需要不同新手段和模式的深化与完善才可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可靠的系统。
        一、县级供电企业电费财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经验上的欠缺
        电费的集中核算运行模式,暂时而言是一个并未成熟的运作模式。许多县域供电企业虽然采用了该模式,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核算集中,主要体现在数据上进行了集中,而在电费的管理上没有形成有效的统一集中。如何通过实践经验慢慢积累,找出更高效、省时省力的运行模式是今后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二)技术人员上的严重缺乏
        电费核算中心的出现,需要统筹网络、通信、财务专业、电力专业等多个岗位的职能部门联合共同处理事务,所需要的技术人员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对于县一级的供电企业,在电费复核的高峰期报表人员往往难于进行电费核算的工作,其工作负荷量很大,难免出错。此外,还承担着用户数量极为巨大的电费电价监管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和储备大量复合型人才。
        (三)操作流程上存在漏洞
        在操作流程上,电费集中核算的操作流程上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部分抄表的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于核算人员所反馈的异常工作单,采取应付式的态度消极怠工,认为只要完成抄表任务和复核流程即可,没有前往一线现场进行核查工作,导致抄表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其次,业务扩充工作单的用户变更信息具有及时性,因此需要准确核实,而在进行电费核算时,如果工作单没有及时归档变更信息,则会导致工作单的资料准确性产生问题,进而影响电费的核实。最后,在进行电费核算的过程中,有许多共性问题没有得到经验的共享,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之间缺少共同的交流,从而使得错误经常重复性发生。
        二、建立电费集中核算管理模式的方法
        在建立电费集中核算管理模式时,应该注重以用户的需求为指导,保证核算工作的质量,从以上角度看,应该从3个方面进行。首先是电量的采集和核算。供电企业应该根据计量装置安排用户电量的统计,并经过严格的校对,做到准确计量用户用电量。在进行用电数据的统计时,应该确保计量装置的准确性。此外,在进行核查用户用电情况时,应该根据国家的标准制定准确无误的电量数据,并且及时统计以作为管理人员的相应依据。其次,在电费的核算方面应该根据国家颁布的规定统一计算用户的用电量,并且保证数据和用电实际情况相统一。最后,是电费收取的方面。在电费收取方面应该转变传统旧有的模式。提供便利于用户的新手段,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而且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收入,因此应该丰富手段,满足不同阶段的要求,例如,以往的收费是采用在乡镇的营业点,进行用户直接上缴的模式,这种情况的弊端是占用的客户时间长效率低,有可能还会出现收费错误的情况不利于电费的回收,所以根据当前的网络化科技发达情况,应该采用除了柜面缴费以外的,银行代收、超市代收或者微信支付等一系列方案,满足不同人群的缴费便利要求,同时提高电费的回收效率。
        三、解决方法和措施
        针对所发生的问题结合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准确把握重点和关键点提高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完善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
        应该注重对于管理和监督机制的完善,充分发挥电费核算成员对于各单位抄送的负荷数据表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应该要求核算的人员按照所规定的文件性要求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于超期未完成抄表任务的相关责任人应该予以一定的惩罚性措施,并且和绩效考核挂钩。其次,核算人员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的电费工单,应该要进行再次的核对,或者是通过核算人员再次派发异常工作单,引起抄表员的重视。同时,在汇总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的电费用户,则应该通知相应的部门派责任人前往核实避免偷电漏电以及技术故障的发生。
        (二)严格把握不同阶段的复核工作
        对于业务扩充的工作单,核算人员应该要做好记费复核前、复合中、合复后的三步骤有机结合的准备。首先,在负荷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每月定期的不同核算人员都应该在营销管理系统中详细归档,对业务扩充工作单的用户信息进行资料的核对变更,尤其是对于大工业用户办理变更业务时,应该对关键信息例如变压器、计量点和电能表进行统一核查记录。其次,在复合的过程中应该严密掌控,对于有扩充工作单的用户尤其应该注意。保持审查系统的计费参数和业务扩充工作单的一致性。比如进行大工业用户变更时,应该对复核前已进行的工作设备参数、用户变更的内容进行复核。
        (三)核对档案资料,建立复核平台
        对于专变用户,应该逐一核实档案资料,建立起特殊关键参数的客户复核平台,从而使得核算人员可以全面了解特殊客户的资料变更以及变压器、计量点等关键信息等,从而缩短因为工作人员轮换导致的业务陌生现象,避免浪费重新熟悉客户资料的时间。
        (四)提高服务质量和相应的核算效率
        1.提高服务质量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多的客户认可,并且改进企业的形象,应该着重提高服务的质量。在电费核算管理中,我们只有提高了核算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拉近客户的距离,赢得尊重和县级供电企业长远性的发展。在细节方面而言,作为核算电费的工作人员抄表的时候可以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接受他们的问题反馈。此外,在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电费核算时应该设立奖惩制度和他们的绩效工资相挂钩,提高相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提高核算的效率
        在当前县级供电企业成员数量难以扩充的现实背景环境下,应该将核算中心的员工合理的安排,有重点地协调与电费和账务工作,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解决资金短缺导致难以扩充人员的困境。此外,还可以通过统一化的管理模式,减少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提高核算效率。
        3.加强标准化作业管理
        根据管理理论实行标准化的管理有利于规范步骤,提高结算流程的效率。在制定标准化之后,应该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制度,提高精确度,从而达到提高电费核算效益的目的。
        4.注意全局性
        作为县级的供电企业,把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无可厚非,但是同时也要顾全大局,把握好其为社会服务的本质,处理好工作中遇到每一个环节,做到相互平衡的前提下,同时提高核算管理工作的效率。
        五、结语
        电力事业作为我国的重要基础事业,随着企业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人们的用电便利性也相应提高。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电力营销是其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通过电力营销中的电费核算和收缴,能够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对于电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电力营销工作中,电费核算是其中比较重要的环节,该环节对于电力企业和用户的经济效益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洋,赵妍.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6(20):95.
        [2]朱燕华.电费电价分析方法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17):244-245.
        [3]章霞,万维亚,夏洪敏.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 2017(31):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