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 王飞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王飞
[导读] 摘要:在新时期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也逐渐增多,作业过程中工程结构合理设计对于土木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整体建设项目的基础,还能提升施工技术的科学、有效性。
        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摘要:在新时期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也逐渐增多,作业过程中工程结构合理设计对于土木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整体建设项目的基础,还能提升施工技术的科学、有效性。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施工中潜在的风险,并且具有针对性规避风险,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工程结构设计的作用。而施工技术的合理运行能够使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完整性得到保障,由此可见二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将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之间的协调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关系
        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项目质量也具有直接影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应满足项目相应质量要求。因此工作人员应对土木工程各项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进行明确,并且计算不同构件最大限度承载力,以防特殊情况下由于构件承载力不够而造成安全事故,并且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具体的结构抗震设计工作。如果结构设计过程中多种作用效应同时产生,那么设计者可以通过高新技术对各个作用产生的后果进行预估,从而具有针对性制定不良效应应对方案,以防作用组合下对土木工程结构安全、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原则分析
        首先要想保障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合理性,设计人员就应秉承着优劣互补的原则开展工作,如为了预防土木工程结构变形,可以适当提升结构整体刚度。为了预防结构受到外力的破坏,可以提升结构整体承受能力,在这样的前提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才能够满足建设要求。相反如果所设计的结构承受能力无法抵御外部作用力,那么就有可能导致结构局部受损或者整体变形等问题产生,而结构刚度无法满足建设要求,那么在施工后期或者建筑使用过程中,结构变形概率就会升高[1]。在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认为柔韧度好的结构能够抵御外来作用力,但是却忽略了结构自身变形问题,这也是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现阶段常见的问题。其次设计人员应遵循主次原则,在设计土木工程结构期间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对于结构中涉及到的各种样式构建也应对其作用进行分析,具有针对性的将其应用到合理的位置上,明确构件作用的轻重,这样才能够保障各个构件科学结合后形成最佳组合,促进土木工程结构整体强度的提升。
        2•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2•1楼层平面刚度
        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楼层平面刚度问题一直困扰着设计人员,往往设计人员是通过数学力学模型开展的楼板变形计算,但是经过实践调查可以发现,部分设计人员对于楼层平面刚度设计的认知性较差,通过这样的计算形式无法充分预测楼板承受能力及刚度,计算误差也较为严重[2]。在这样的前提下相关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楼层平面刚度问题,提高设计方案科学性,并且制定楼层平面刚度安全预测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安全隐患,促进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能的提升。
        2•2纵向框架结构设计
        抗震性能的高低对于土木工程整体结构安全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进行设计工作期间,设计人员应依据相关建设施工规范,精确的计算结构抗震性能,从而保障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性满足相关建设要求。与此同时在对土木工程框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给予横向框架与纵向框架同样的重视程度,如果只加强了横向框架设计,而按照一般连续梁设计标准设计纵向框架的话,那么结构梁柱节点以及框架中箍筋、纵筋的配置,将无法达到相关建设施工要求。在部分建设施工企业内部,由于不重视纵向抗震性能设计而产生的框架结构支座负筋、箍筋、纵筋问题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构整体设计合理性也将出现问题,不利于建设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协调发展策略分析
        3•1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
        结构优化模型设计与计算方案的制定,是土木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途径。实际工作期间应明确土木工程结构优化设计期间的主要参数,之后通过计算机准确分析各项数据及函数模型的建立,这样我们就可以结合函数模型与相应计算方法得出最佳设计方案。首先应选择与确定设计变量,这是提升结构优化模型科学性的重要条件,对于结构设计整体质量也具有一定影响,之后需要对不同的变量进行区分,与此同时我们了解到变量的科学性选择,能够有效减少计算编程工作量,也是保障计算数值准确性的有效方式。其次对目标函数进行确定,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裂缝宽度、结构强度、应力、尺寸等约束土木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因素,具有针对性计算目标函数,之后应保障土木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当中,各项约束条件满足工程实际设计规范的标准要求[3]。
        3•2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设计的协调发展
        现阶段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期间,涉及到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内容较少。在一般情况下土木工程设计是依据工程总平面图开展的,之后设计人员将结合建设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基坑的侧面墙壁土质进行设计,之后在实际施工期间根据其他情况进行有效调整。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土木工程深基坑设计科学性也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部分施工单位该技术尚不完善,因此没有在深基坑设计工作当中得以普及。除此之外,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应对自身设计观念进行革新,将深基坑支护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而促进支护施工质量的提升。
        3•2概念设计与细部结构设计的结合与优化
        概念设计与工程实际情况的联系较少,因此往往相应计算过程中无法达到工程实际要求,并且数据的精确性也无法得到保障。为了促进概念设计有效性的提升,施工单位设计人员应结合跟那个车实际要求进行综合考虑,采取科学的工程数据计算方法开展概念设计工作。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对设计人员专业素质也具有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应加强整体设计与细部结构设计的结合,从而以细节为出发点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使建设工程结构设计满足相关要求,并且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工程中材料强度以及抗拉能力等细部因素有所提升,那么这也将促进整体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结构设计的优化。除此之外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期间,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也是至关重要的,设计人员应注重施工技术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保障桩基高质量、高效率施工[4]。
        总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对于建筑整体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设计人员应明确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方式,减轻实际施工工作量,并且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的调整结构设计方案以及施工流程,以保证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事业更好的发展。本文我们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之间协调发展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土木工程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朱旺丹,董 杰,赵文静.针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3):442.
        [2]郭攀.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论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4):722.
        [3]许远.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00(014):691.
        [4]韩金金.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0):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