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方硕祺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方硕祺
[导读] 摘要: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基层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队伍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生成的基础。
        长虹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省景德镇市  333001
        摘要: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基层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队伍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应构建“四联”建设体系,为实现党的绝对领导,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支撑和组织保证。
        关键词:新形势;党组织;建设
        引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对此,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治保证。
        1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党中央要求支部及其每一个党员都要与周围的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倾听群众的呼声,有计划地在群众中解释和宣传党的政策和口号,使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1939年陈云同志就党支部的组织问题明确指出:“支部是党团结群众的核心”。党的七大明确规定,党的支部要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实现党的主张和上级组织的决议,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组织人民群众解决各种问题,并向上级机关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情绪,要不断从群众中吸收新党员。同时,党中央也强调每一个支部都要成为所在乡村和市镇的群众核心,成为群众运动、群众斗争的组织者、宣传者和领导者。针对支部蓬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脱离群众的问题,陈云同志在《开展群众工作是目前地方工作的中心》一文中指出,只有党支部真正成为群众核心的时候,党才是一个巩固的党,那个党支部才是党在群众中的堡垒。为了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凝聚群众的堡垒,基层党支部逐渐开始密切关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吃穿住用行等民生实际。根据党中央在延安实行的减租减息、开垦荒地、组织劳动互助、发展工商业等措施,边区基层党组织积极组织群众结成新的劳动组织,既提高了劳动成效,又促进了群众团结。根据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这一时期的基层党组织切实把尊重群众意愿与满足群众需求结合起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真正成为了党凝聚群众的核心和堡垒。
        2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1 . 打造一支素质较好、作用突出的 基层 党员干部队伍
        现如今,我国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党的先进性植根于党员的先进性之中,党的组织力凝聚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打造一支素质较好、作用突出的党员干部队伍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关键。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好“领头羊”作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习近平强调,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关键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选任条件,扩宽选人视野,注重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立足时代要求和基层工作实际,把“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能力素质提升”贯穿基层干部成长的全过程,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期性。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出路窄。对此,习近平反复强调要把热情关心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晋升、待遇保障制度,切实做好基层减负工作,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个人数少但有战斗力的党比一个人数多而缺乏战斗力的党要强得多”。党员队伍质量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和作用的关键所在。习近平高度重视党员队伍质量,强调要从严抓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确保“进口严、出口畅、管得好、作用大”。

严把党员发展入口,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发展标准、严格发展程序、严格培养教育,为党员队伍注入先进纯洁的源头活水。畅通党员队伍出口,“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对那些丧失党员条件的及时进行组织处置,对那些道德败坏、蜕化变质的坚决清除出党”。从严党员教育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2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体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越来越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断巩固,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保证。但也要看到,还有少数地方和部门对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更好发挥领导作用等,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在实践中尚未完全落实。对此,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贯穿始终,既要在思想上不动摇不含糊,又要在实践中找路径找方法,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制度机制,采取务实管用措施,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
        2.3完善党内政治生活规章制度
        在组织建设上,是各级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排头兵。在党内政治生活规章制度方面,要坚持以科学化、规范化与创新性作为支部建设的主要抓手,切实将规章制度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三会一课”作为党的组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部建设来说,是充分集聚“党校精英”进行党建工作“头脑风暴”的主要阵地,更要以党组织政治生活为主抓手,在完善、体验、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各支部要切实抓好“三会一课”制度建设,抓细、抓实、抓好,抓出成效。的政治生活,既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也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确保组织生活严肃活泼,规章制度严格公正。同时,还要从党的建设角度出发,转变考核方式,抓好时效性,抓牢科学性,抓准可操作性,推动基层支部建设更加科学、规范。
        2.4“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新方位
        曾经面临着基于党组织人数在数量的急剧扩大而对党组织稳固性造成的一定负面影响的问题,后期以党支部为单位,加强了对于党员的管理与监督,从身份审查到定期督察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实现了党组织在质量上的提升。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中,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到,除了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外,最接近群众、直面现实中一系列问题的党支部自身也依然面临着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更为严重的是党内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通过一些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党支部直接传导到了基层群众中去,造成了更为不好的影响。
        结语
        基层组织建设是各级党组织建设的模板,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组织结构,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理论建设的主阵地”“党建创新的排头兵”建设,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勇气与严于律己的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将自身发展与党员干部培训整合起来,以自身建设带动整体发展,以自身发展促进思想传播。
        参考文献:
        [1]陈云纪念馆.陈云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46.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3]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樊为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10):文化工作史(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11-312.
        [4]李占宾.基层治理的现实困境及法治化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1):16-21.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