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探讨 张凌宇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张凌宇
[导读]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优先选择信息技术进行内部管理经营。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桦甸市供电公司  吉林省桦甸市  132400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优先选择信息技术进行内部管理经营。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信息技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快速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全面推动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内容较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广,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求,内部审计信息化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企业现阶段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改进,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研究分析,快速解决其中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大数据时代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以及优化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
        1大数据环境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1.1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企业规模体量持续扩大,业务活动频繁,与之对应地产生了大量与审计相关的业务数据信息,使得审计人员工作量大幅增加,传统审计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审计工作需求。为减轻审计工作人员负担,降低工作难度,进行企业内部审计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而进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建设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选择[1]。
        1.2快速获取信息
        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和海量效应,给人们提供无穷多的数据信息,但是也带来信息冗杂、优劣难辨等弊端。因此,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快速提取具备价值的数据信息,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促使我们加快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以便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查出对企业审计工作有用的数据信息。
        1.3改善企业管理
        大数据环境下,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首选,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均可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开展,数据信息获取和传播更加快捷,使得管理层能够动态获取全面的数据信息,加强对企业各个环节的监管,而不仅局限于财务信息的审计。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仓储、品控、销售等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便利掌握企业整体运行状态,并且根据外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有效改善企业运营管理。
        1.4更新企业内部审计证据存在方式
        在传统的审计系统当中,审计证据的存在往往是以会计凭证、相关账目、财务报表以及库存现金等实体物品的方式存在的。从反映情况的效果来看,这些实体的证据是能够比较正规、公正、客观以及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相关的一些信息的;但是,这些实体证存放不便,移动的成本较高,容易受到来自人为以及非人为的破坏,在信息的获取上,不能做到高效、便捷、及时,而且,口头证据、票据、纸质文件等等形式复杂纷乱,一个事件要不光要调查不一样的数据,还要调取不同形式的证据,这就企业的审计以及决策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的企业内部审计系统可以大大降低这些数据的存放成本以及获取难度[2]。在存储的角度来说,无论是音频数据、书面数据或者是其他任何一种形式的数据,都可以被储存在云端,形成数字化的证据,从而降低了数据的储存、移动等多方面的成本,改变了企业内部审计数据的存在方式。


        2优化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2.1提升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意识
        电力企业在提升对内部审计信息化重视的同时,需要树立正确的信息化审计意识,明确在大数据时代下,电力企业落实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端正内部审计人员以及其他员工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态度,使其积极配合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打破传统审计模式的局限性,接受并尝试内部审计信息化,从而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的基础环境。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改变以往“轻审计,重效益”的管理观念,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内部加大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宣传,使员工更加深刻的理解内部审计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从而促使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和平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2.2完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
        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是电力企业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基础,首先,电力企业需要在系统建设前期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所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并配合成本管理对购买软硬件设施耗费的成本进行控制,保证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购置高质量的软硬件设置,满足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需求。其次,电力企业需要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内容,并且与软件公司的开发人员进行沟通,确保内部审计系统能够全面覆盖企业的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的全面性[2]。最后,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开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多次测试,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同时电力企业可以与软件公司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以便于后期对系统进行更新维护以及升级。
        2.3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电力企业针对现阶段内部审计人员的实际情况,应当制定科学人才培养计划,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差异化培训,对审计专业能力较强,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的员工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对信息技术水平较高,审计能力较低的员工加强内部审计专业培训,通过差异化培训缩短员工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内部审计工作。电力企业还可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奖惩机制和考核机制,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进行考核,对表现较好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反之则进行惩罚,以此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对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电力企业也可根据内部对人才的需求,招聘内部审计人员,并且要适当提高招聘条件,确保为企业引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优化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加快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
        2.4健全审计管理制度
        要想实现电力企业审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必须从制度上进行约束,给审计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审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让审计管理工作更加便捷、信息沟通更加顺畅,所以审计管理可以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让上下级直接沟通[3]。其次,在日常的考核中也要将信息化和现代化因素纳入考核范围,一方面可以鼓励工作人员学习新技术,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绩效考核的公平性。
        2.5运用技术规避风险
        首先,电力企业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预测审计工作在信息化与现代化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如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就需要技术人员做好信息维护工作,防止不法分子盗取审计信息[4]。其次,为了避免病毒入侵,电力企业的运维人员还要做好防火墙工作,并及时对网络中存在的漏洞进行补修和维护,以技术为切入点规避风险,进而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审计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是计算机和网络时代发展的产物,虽然现在部分电力企业在审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电力企业可以从人员、制度等多个角度入手,分析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优化管理措施,进而让审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李筱珂.信息化环境下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分析[J].知识经济,2019(12):68-69.
        [2]王惠聪,童渊文.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06):107-108.
        [3]周婷媛,冷丽君.浅析大数据对企业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化体系的影响[J].成功营销,2018(12):59.
        [4]朱则刚.寻求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破壁之道[J].公用事业财会,2018(04):2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