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 张兴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张兴
[导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各行业中得到应用,与此同时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条件。
        国网浮山县供电公司  山西浮山  0426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各行业中得到应用,与此同时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条件。在智能电网中,通过有效对调度系统的控制,不仅能够节约电能,还起到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为更好的发挥出实际作用,就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运行策略,提升电网稳定运行,满足人们用电需求。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运行
        1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概述
        1.1智能调度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市场逐渐完善。随着用户双向互动用电,区域电网的相互影响,电网的区域联系越来越紧密。但与此同时,电网的安全风险防控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在未来,电网的调度和控制要基于准确化的模型,对电网的安全性进行及时分析。未来,我国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将成为电网的主要比例,因此,要发挥电网的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制定短期的或实时的调度计划,满足全局发展。局部的电网由于可再生能源电网的并入很难通过协调常规机组实现功率的平衡,因此,要着眼于大局,以省为单位,进行统一集中的协调控制,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优化资源,根据国家政策进行相适应的变动。总之,未来电网的智能调度控制应该在保持分层分区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机构的独立调度技术支持,需要全局统一,逻辑高度一体化的控制和决策,满足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1.2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应用的意义
        1.2.1提高了多级电网的可测性
        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创新发展后,国家电网同时制定了多种方案和各项行业标准,开发了实时收取收据、快速分享信息、浏览高清画面等技术,为多级电网控制系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运作方式,同时提高了多级电网的可测性。最重要的是,多级电网在创新技术的基础上,可更加快速、高效、准确地获取到具体的地理定位和高清画面,使电网区域信息联合,形成一个集中、多元的网络整体。
        1.2.2提高了系统故障预警能力
        电网故障具有突发性和不可测性,部分故障一旦发生,就是大面积、大幅度的波及范围。因此,提高系统故障预警能力一直都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发展的关键。如今,创新后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已经具有了多级调度共同协助的流程,大区域数据实时共享,小区域数据分布计算。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现了电网的智能运行,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也提升了各种干扰信号的处理能力,尤其是短路电流或者故障运行的在线监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这种控制系统的故障预警能力可以使电网真正实现安全运行。
        2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能源问题。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有充分的能源支持。这些能源将转化成相应的电能,因此,这就对电气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提出较高要求。显而易见,在能源短缺的今天,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若要发挥功效,就必须要考虑使用新能源,减少能源浪费,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当前,用户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大,能源改进问题必须要提上日程。第二,故障与停电。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故障,出现故障后,就要面临停电,而这就会给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运行带来许多困扰。通常,产生故障的原因比较多,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设备有问题,技术人员水平有限,或者操作出现失误,恶劣的自然天气均可能是诱因。一旦发生停电,就会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甚至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要考虑到尽量缩短停电时间,有效规避诱发停电的因素,这样就可以保证用户稳定用电。
        3提升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安全运行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采用智能电网进行调度控制,不仅可以节省电能,还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安全。

为更好地发挥出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作用,就要及时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使智能电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满足人们日益庞大的用电需求。
        3.1采用智能监测技术动态化管理
        为了有效提升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安全,就要利用智能化技术,对电网进行设计,并采取先进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对系统实施动态化监测,以实现对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上报与处理。一般来说,要安装监控设备,对线路以及温度变化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另外,还要搜集出现的各种异常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例如,以温度为例,若线路温度产生变化,系统便会产生警报,并将产生异常问题的区域进行锁定,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区域。
        3.2预警与辅助决策的应用
        系统运行过程中,除了智能监测技术外,还要利用预警与辅助决策对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以确保准确的进行决策。预警与辅助决策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错误数据,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评估运行状态。此外,还能够对故障产生以后的数据做好记录,通过对信息的反馈,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3.3建立健全EMS能量管理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全面分析电力调度运行状态,从而为电力调度的正常运作提供有力保障。能量管理系统在定位功能上比较优越,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计算能力和电力调度分析能力。电力企业可以利用能量管理系统来对电力调度运行整体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全面分析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来给出对应解决方案,从而实现调控运行安全的可控在控。
        3.4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
        (1)网络安全配置。系统不能使用默认路由,路由器要注意关闭OSPF功能,使用SNMPv2以上的网关协议,定时记录日志;要设置高复杂度的独立密码,定期对密码进行修改;设置访问控制列表,将闲置的网络端口封闭处理。(2)纵向加密技术。纵向加密技术多应用于纵向加密认证设备,给大地生产控制区域提供网络保护,类似于防火墙过滤功能。该技术能够给控制区域通信提供加密功能和认证功能,保证不同层级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得到保密。(3)横向安全隔离技术。横向安全隔离设备应用在生产控制区域和管理信息区域的信息传递中,实现两个安全分区的信息沟通。如管理信息区域在配置网关机时,使用调度生产管理功能,能够和生产控制区域交流,实现横向安全隔离,达到强制隔离的目的。使用横向隔离装置,能够给管理信息区域传递数据,通过反向隔离设备能够给生产控制区域传递数据。
        3.5提高调度员综合素质
        在强化调度员技能提升的同时,注重调度员综合素质提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强化调度员安全责任意识。通过安全教育学习,让调度员意识到自身安全责任和使命,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第二,加强调度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调度员的专业培训,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针对系统运行、倒闸操作、应急事故处理等专业知识来开展培训,并做好定期考核,保证培训效果。第三,提高调度人员的沟通能力。要求调度员与运检人员、营销人员、电力客户有效的沟通的同时,强化班组内部沟通能力,精准交接班,严格填写相关记录,保证内容交接准确充分,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4结束语
        智能电网出现后,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水平大幅度提升。电力企业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完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采用大数据技术完善智能化功能,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为电力运行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通过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网稳定安全,保证人们获得持续供电。要不断完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功能,对其中的不足及时改进,这样就可以不断扩大电网的功能,促进电力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翔.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J].集成电路应用,2019(11):106-107.
        [2]党世红.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远方操作安全防误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6),119,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