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110kV以下变电检修中关键技术 高为民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高为民
[导读] 摘要: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部分之一即变电系统,电力部门必须加强对变电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视,结合变电检修流程特点,使用针对性的变电检修技术来开展后续工作,及时发现变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处理,同时通过对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检修效率,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

        太原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  山西太原  030009
        摘要: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部分之一即变电系统,电力部门必须加强对变电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视,结合变电检修流程特点,使用针对性的变电检修技术来开展后续工作,及时发现变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处理,同时通过对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检修效率,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110kV以下变电检修中关键技术。
        关键词:110kV;变电;检修
        1引言
        电力设备在工作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隐患故障,通过先进的电力系统设备检修与监测技术对电网进行整体评价,更加科学有效的检测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待维修的故障设备使得设备运行达到最佳,有助于整个电网系统持续安全运行。1110kV变电检修技术探析
        1.1可靠性评估技术
        在110kV变电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各方面的技术支持,其中可靠性评估技术在变电检修状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组成变电检修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当前的可靠性评估工作之中,比较常用的是贝叶斯评估分析法。这种评估方法分为几个阶段,首先对不同的单元的可靠性进行贝叶斯分析,然后将这些单元的可靠性分析结果作为系统可靠性评估的验前评估信息,做完该环节后,最后再进行综合性分析,对验前信息和系统整体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估。
        1.2传感技术
        支持变电检修技术的除了动态分析技术外还有传感技术,这种技术的特殊性在于可以实现预测性维修,不同于其他技术的滞后性,该项技术能够提前对可能发生的故障或者并没有明显表征的故障进行科学的诊断。诊断的基础是能够获取足够多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数据诊断,根据诊断结果进行决策,从而实现传感技术对故障的诊断[1]。
        1.3抗干扰技术
        电气设备的不断进步意味着其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所以电气设备在应用过程中也越来越敏感。并且这项技术是在大量微电子元件以及高集成电路中得以应用,因为电气设备的精密和严谨,极易受到电磁波干扰,从而使设备出现信号失真甚至会出现误动、拒动的情况或者是一些自动装置出现问题,无论哪种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元件出现故障严重者可能会被损坏。因此要考核电磁的兼容性,并且进行准确和科学的监测,并且根据监测和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2110kV以下变电检修中的关键技术
        2.1变压器检修
        变压器检修是110kV以下变电检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目前的检修方式逐步转变为状态检修,更有利于保证检修的全面性。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其故障类型主要包括短路故障与绝缘故障两类,其中短路故障表现为变压器由于过热造成内部绝缘损坏,引起绕组变形等问题;绝缘故障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绝缘油性能变化、绝缘体距离变化等。检修之前应事先开展变压器状态的评估工作。在变压器检修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零部件松动和损坏、负荷增大、低压线路短路或接地等。同时应检查是否存在三相负载不平衡、分接开关故障和引线故障等常见故障类型,并认真检查油位情况和冷却装置的运行,以及瓷套是否存在破损。可以通过在线监测、红外探测仪和振动频率分析设备开展检测工作[2]。
        2.2断路器检修
        断路器的主要作用在于对电源线路与电动机等电气设备提供保护,在电气设备出现过载和短路等故障时,发挥自动切断电路的作用。断路器常见故障类型包括断路器误动、断路器拒动、断路器过热、断路器出现异常声响、断路器起火和断路器爆炸等。故障原因主要包括直流电压过低或过高、合闸保险及其回路元件接触不良、二次接线错误、合闸接触器线圈极性接反、低电压不合格、蓄电池容量不足等。在变电站系统中,高压断路器是一种电力分断设备,其中断路器最为常见,这种断路器以气体为主要的绝缘介质,基于电弧能量作用而形成压缩气体,瞬间熄灭电弧,进而实现额定电流与故障电流的切断,保护切电线路与电气设备不受损害,系统配备完善的操作系统,可以通过分合闸的方式进行断路器控制,使用功能较强。


SF6断路器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十分关键,一旦断路器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各个变电站系统的运行,从这可以看出断路器检修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断路器故障分析及处理办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隔离开关检修
        隔离开关在110kV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为隔离电气设备与通电电网,从而有效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隔离开关的检修工作中,需要重点进行开关、连杆与机构箱的检修。其中在进行开关检修时,需要确保开关托架位置处于水平状态,引线绝缘子垂直。还应检查外部金属层是否存在损坏现象。除此之外需要检测地线的连接情况,确保连接不存在问题[3]。
        2.4验电检修
        验电维修,是电网变电运维风险技术维修的重要环节。电网施工人员再进行验电维修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所使用的施工设备齐全、符合国家的各项标准,同时也符合所检修设备的实际情况,才能够保证整体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必须要佩戴好绝缘手套,严格按照标准使用绝缘棒。同时,电网施工人员也可以采取间接验电的方式,按照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维修判断,保证至少有两个非同源指示发生变化,保证整体施工的安全性。此外,施工人员在使用绝缘棒时,必须要与验电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施工人员还应相互监督,帮忙检查工作人员的设备、操作行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4]。
        3变电检修技术的注意事项
        3.1合理控制紧固压力
        日常的变电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连接螺栓松动的现象,一旦出现此现象就有可能会造成电力系统的短路,严重的会造成电力系统的断路。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工作人员在进行螺栓连接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紧固性加强,也就是要合理控制紧固压力。但这种做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紧固压力过大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危险情况发生,因此,在变电系统中要合理控制铝质母线的弹性系数,当大于正常范围的压力出现时要控制其相应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铝制材料不会产生变形和隆起的情况,进而减小电阻、减小电压。对于变电系统螺栓紧固工作来说,一定要将紧固压力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做到松弛有度[5]。
        3.2处理好发热情况
        当变电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发热的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决不能大意。借助专业化的工具寻找出现故障的区域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在确认电力设备并没有出现损坏的情况时,利用电力复合脂对设备采取防氧化处理,保证其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能够防腐蚀、不吸水,做好相应的安全处理应对措施[6]。
        结束语
        我国在变电技术行业已经有较多的经验和成就,但在供电企业的实际运营中,变电检修工作所要求的技术含量较高,现场实际操作难度比较大,同时由于变电检修工作的特性,虽然技术发展较快,但是相应的制度没有及时跟进。因此,对于在110kV变电检修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变电检修的水平以及对变电检修工作的重视程度,还要在实际工作之中加强变电检修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勇.220kV变电检修技术问题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23):113-114.
        [2]许瑨.110kV变电检修技术应用问题及处理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6(24):189.
        [3]冯佳辉.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技术要点的分析论述[J].科技与创新,2015(21):124.
        [4]董新胜.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解析[J].新疆电力技术,2018(3):50-79.[5]张祎玮.电力变压器检修技术及其实验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71-72.
        [6]侯卓,屠秉慧.剖析电力变压器检修技术和试验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6):242-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