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探微 赵燕兰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赵燕兰
[导读] 摘要: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应该加强其管理,通过相应专业技术和理论来让其智能变电站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
        国网山西省忻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专业一  山西忻州  034000
        摘要: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应该加强其管理,通过相应专业技术和理论来让其智能变电站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因为智能变电站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结合的方法进行运行,所以计算机技术就成为当中的重要技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对其电力进行合理分配,进而来优化其电力资源,减少电力的浪费,更好的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常见问题
        1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的要点
        1.1注重运维模式的构建
        在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维护时,要想有效提高具体的运维质量和效果,必须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优化原有的人员值班模式。结合智能变电站运维实际情况,对值班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安排好节假日期间人员值班情况,保证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工作在夜间和节假日也能得到有效的管理。第二,细化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智能变电站运维团队要针对具体工序需求对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展开细化处理。比如,详细记录每一次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开展时间、维护人员、设备名称、存在的问题、是否解决、解决时间、下次维护时间等,不仅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还要保证制定的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使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
        1.2运维故障的控制
        (1)间隔合并单元故障。合并单元故障要切实的综合故障实际情况,在确保设备检修效果的基础上,还需要准确的判断导致故障的根源。在系统配置合理的基础上,需要针对各个单元加以分离处理,整个过程中还需要切实的进行单元故障的分析研究,并利用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并且要针对母线保护装置故障加以排除,提升设备整体运行的稳定性。(2)终端故障。智能变电站在运营过程中智能终端如果出现问题,一般都是由于开关设备跳闸所导致的结果。为了避免该问题,需要及时做好变电站运行设备的跳合闸管理。在出现终端故障的时候,应该先考虑是否是由于出口压板故障所导致的,并做好故障处理;其次还需要对智能终端的故障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探查,找到最终的原因予以解决。(3)交换机故障。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交换机故障。交换机故障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多类型的,所以判断起来故障原因难度较大。在实际故障排除时,首先需要结合GOOSE的网络图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同时判断出交换机的类型与颜色,并结合间隔交换机的故障情况来进行链路的判断,并及时对交换机中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处理。
        2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2.1运维管理市场混乱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老旧电力设备急需进行改造升级。由此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极大地刺激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智能设备被大量研发并投入市场,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小电力设备生产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得之前单一的电力市场运营模式被完全打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落后的传统市场,激发了行业竞争活力,但是投入市场的智能设备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给产品的辨别选择带来很大困难,对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
        2.2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机制不完善
        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交接不规范,设备提供商未能做好技术交接,对运维人员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根本上影响着运维人员的技术能力。(2)管理机制不顺畅,操作票、工作票管理一直是变电站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智能变电站新增了过程层设备智能终端、网络交换机、设备在线监测传感器等设备,首先应建立完善命名、编号的台账;其次,对智能设备的操作也应纳入“两票”管理范畴。


        2.3设备内部问题
        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有着不同,因为其所采取的相应材料和技术都是当前先进的理念,这样的会使得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传递要远远快于传统的变电站。与此同时,智能变电站自身还具有先进设备、技术,其系统运行效率更好。在其结构上,智能变电站自身有着三层结构,性能更高,能够更好的满足电力需求。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因为与传统的变电站结构不相符,所以就会导致其设备出现不稳定的问题,进而降低其信号的运输性能。甚至还有一些设备因为自身的设备问题,导致信息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中断,相应的数据丢失。所以,如果想要让其智能变电站更加稳定的运行,就需要让其光纤得以有效连接,确保设备内部的稳定运行。
        3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措施
        3.1加强运维管理理论研究、技术检测的手段
        在智能变电站建设前期要对建设阶段进行充分的考察,并且考虑到日后系统运行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智能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地发现系统中的不足之处和可能出现的运行问题,及时地解决以免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状况。而对设备的分析和研究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需要加大智能变电站系统运行的成本投入。所以运维管理的资金投入要纳入统筹,并且设立专项研究资金,加大支出比例。有些人认为技术研究没有必要,在发生故障后只要排除故障即可,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将问题解决在初期,就能够减少设备的损耗,检修的工作量,甚至减少由于系统停止运行造成的严重损失。所以各职能部门在运维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大理论研究和检测技术的创新投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
        3.2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
        在运维管理上首先应明确不同工种的作业分工,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分工明确,加强值班管理,建立健全的变电站运维管理机制。规范运维流程,定期进行设备现场巡检维护,特殊时期加强设备维护检修,对暴雨雷电等天气加强应急管理。安装远程运维系统,规范运维操作流程。完善值班日志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创新技术发展,加强科技成果应用。
        3.3加强设备管理
        (1)以某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为例,对故障类型和维护技术进行分析。该变电站5022线的开关智能终端B套装置存在故障警报信号,同时,在5022第2套开关保护装置和线路运行系统中也存在Goose断链信号,并且现场信号不能复归,需要对基础设备进行故障检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对5022开关智能终端B套装置、光纤接线盒进行检查,将蓝色卡槽与接线盒之间的尾纤取出,发现部分尾纤破损,对其进行了更换。日后工作中,为避免这一问题发生,应加强设备检测力度,使用操作票与工作票管理模式,升级系统,确保智能变电站基础设备运行稳定。现场工作中,需要使用工作票对故障诊断信息和设备检测相关内容进行记录,防止检测过程出现漏洞,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2)加强设备检测与维护是工作的基础部分,相关人员应更新理念,注重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和智能监控方案,提升基础设备的检测能力。在智能化措施应用中,不断积累经验,将不同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并且以数据库的方式进行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对相关工作进行协调,使故障诊断效率和实际处理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水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应制度来进行操作,及时的解决在这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以变电站自身运行情况为基础,来为其制定运维管理方案,更好的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在这其中不仅需要能够完善相应制度,还需要能够对其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积极的提升相应管理技术,并对其人员进行管理,以此来更好的提高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军,郑维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4):244-246.
        [2]刘卫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技术[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9):109-111.
        [3]申文伟,逯遥.智能变电站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的实现方式、验收及运维管理研究[J].电气技术,2018,19(8):136-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