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东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教师进修学校 666599
【摘要】在当前阶段,则需要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通过语文教学当中的审美意识教育,使学生的成长更加健康,并保证学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一个正确的审美认知,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此确保学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通过自身正确的审美观来使得自身的发展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初中; 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2-044-01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心理、生理发展的高速时期,因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的迅猛发展虽然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它也会给初中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一些负面作品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审美误区,这也使得学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无法有效实现对于自我内在的升华。
一、 在朗诵阅读中体会文学的魅力
在初中阶段,课本当中所精选的各个课文都是各位名人名家的经典作品,因此其可阅读性非常的高。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朗朗上口的词句,使学生在阅读时感受到美的意境,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很多诗词、散文、诗歌在阅读时,更加能够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情景美,因此在利用此种方式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阅读朗诵环节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从而在教师有效的课堂引导下,就能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内容的美。比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或者是通过自我进行有感情地范读,让学生进行聆听,这样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也能够对整体文章内容有一个详细的把握,同时也能够确认本篇文章的情感基调,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进行有感情的阅读朗诵,并在朗诵的过程当中,针对这种情感基调进行抒发,并在阅读时揣摩作者的心境,这样就能够通过语气的带动,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握整篇文章的情感,从而进行良好的朗读。在此环节结束后,教师也可以跟随本篇文章的情感基调进行音乐的播放,让学生在听音朗读的过程中,将情感再次进行升华,这样也能够有效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美。通过此种方法,既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朗读意识发展,又能够使得学生在朗读过程当中更加深层次地体会到语文的魅力,进而就能保证通过此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获得发展。
二、 在阅读想象中感受美的存在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尽的,因而在进行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感悟语文的真实美,这种真实美其实是在于对事物的描写,然后透过文字进行想象。所以这种想象的重点过程是在于学生自身的感悟,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依据课文内容进行精心创设,这样才能够为打开学生想象力的大门做好基础保障。并且,在进行想象与感悟之间的融合时,更要实现对二者的有效联系,这样才能够通过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来进行文学审美上的感悟能力提升。例如,在学习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时,文中对于海燕在海面上飞行的过程有着详细的描写,因此教师可以有效打开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闭起眼睛,然后想象自己是一只小海燕,再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着狂风怒号的声音,并配合着大海波浪起伏的声音,让学生想象自己飞翔在浓云与巨浪之间,并通过文章内容的朗诵,就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情感变化,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文章内容的描述下,尽情地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且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飞翔在海面与雷云之下的真实感觉,这样也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审美能力的增长。因为,一旦学生能够体验到文学想象力可以给自身带来的情感体验变化时,就能够更加有效地认知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基于此,当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去感悟语文教学内容的情景之美时,就能够有效打开学生的思维,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审美教育的发挥。
三、 在鉴赏中体会文学的美
文学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具有多样性,并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当中也可以发现,文学作品当中既可以有饱含感性的诗集选送,又可以有富含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同时也有期待美好未来的童话故事,不管是哪一种文学作品,它们都有自身的优点,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品鉴的过程中,体会到情感的抒发和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就能够让学生明白真正的美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四、 在文学创作中描绘美
通过对于文章的有效朗读和想象以及鉴赏的过程,就能够实现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并且也可以在此过程当中为学生养成一定的审美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对于文学作品创作的表达来实现学生自我的升华,这样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我文字创造能力的美。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先进行自我扩充,然后再根据文章内容与自身真实的情感感受进行文章改写,这样也能够有效地实现推动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抑或者,针对一些文章内容的节选片段而言,也可以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让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续写,这样也能够锻炼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更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
五、 保证语文课堂设置的结构美
除了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美的存在以外,也可以通过对于课堂结构的优化来实现帮助美的升华。语文课堂的建立需要通过有效的时间分配来保证各个环节的良好应用,因此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从教材内容来看,这也需要教师保证能够针对内容的有效性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然后也要依据学生实际的实际能力来看,这样才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活动创设,并有效地发展学生能力的提升。对此,在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选择上,则需要保证活动创建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还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有序的排列,以此才能够保证各环节的相互关联性可以带动学生的发展。基于此,在进行授课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先创建出一个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然,后再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开展,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认为学习语文知识是一件十分具有乐趣的事情,进而才能够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亲密互动,这样才能够在互动当中强化审美意识的交流,并通过文学艺术形式的讨论,使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可以获得提升。
教师的教学需要具有一定的启迪性,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并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激发出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语文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瑞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浅谈[J].学周刊,2020(19):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