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讨 胡克敏 万娇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   作者:胡克敏 万娇
[导读]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应用题教学既是难点也是重点,而且对于小学生未来学习数学更具有基础性作用,因而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更加重视应用题教学创新,努力使小学生在应用题学习、分析、应用等诸多方面取得实效。本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难点,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旨在为促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科学化提供一些有益参
胡克敏 万娇       犍为县榨鼓中心小学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应用题教学既是难点也是重点,而且对于小学生未来学习数学更具有基础性作用,因而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更加重视应用题教学创新,努力使小学生在应用题学习、分析、应用等诸多方面取得实效。本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难点,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旨在为促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科学化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主要是指老师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的开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审题,再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具体的应用题题目进行讲解,然后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氛围严肃,老师不能有效地掌握学生的想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本文主要是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一定的教学策略。 
        一、构建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学生将老师作为知识的权威,没有质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老师也不关注学生的特点,缺少对学生的倾听。所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可以加强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明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哪些内容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哪些又是学生牢固掌握的部分,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同时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拓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生活情境,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但是一些传统的数学应用题型使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时老师就可以挖掘题目中的生活元素,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所以老师要仔细研读教材中的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对题目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加通俗易懂,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重叠问题”时,老师可以以班级为对象进行讲授,其中有三十个学生参加了电脑兴趣小组,有二十五个学生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有二十个学生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班级人数有多少。这样以学生为对象进行应用题讲解,能够更好地拉近学生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分析重叠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具体的解题方法。 
        三、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主要是老师进行灌输式的讲授,先是对题干进行分析,然后对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学习效率低下。

所以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就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教学方法的丰富可以是多媒体教学法,将应用题通过多媒体更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是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通过相关的问题引出应用题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情境中掌握解题方法;还可以是自主探究教学法,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对问题进行思考,写出解题步骤,然后老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题来选择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平均问题”时,老师可以在教学的开始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些人们参观纪念馆的图片,然后引出应用题的内容,纪念馆前三天一共接待了参观群众1440人,后四天接待了参观群众560人,问这一周平均每天有多少参观群众能够被接待,这样将文字式的数学应用题转化为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思路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解答应用题时能够思路清晰,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思路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首先是审题,当学生面对数学应用题时,通过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思考,从而能够了解题意,明确出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其次是分析,针对具体的应用题学生要知道是哪种类型的问题,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解题方法;最后是解答,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来得出最终答案。例如,在“鸡兔同笼”的数学应用题时,对于题干中给出的笼子中头和腿的数量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就要认真分析,鸡有几条腿,而兔子又有几条腿,这样在认真审题并分析之后进行解答。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良好的解题习惯对学生的解题效率提升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笔者也提倡有效培小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具体来说:首先,要养成整洁有序的解题习惯。使用草稿本的时候要尽量保证整洁有序,方便提升解题效率,对学生后续的检查也很有利。第二,耐心审题的习惯。审题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因为设题是解题的首要条件。在审题这一过程中,应养成学生感知题目的准确性与鲜明性的习惯。让学生反复阅读提干的意识,理解其中的符号标记与要点,深思题意,做到准确无误的理解题意。这一习惯的养成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概括力、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三,解题思路多元化的习惯。教师时常激励学生尝试多元化的解题办法,能够发展学生具有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理解并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可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应用题解题习惯,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在教学中要受到师生的足够重视,老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学生也要多加练习,锻炼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浅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