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创设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   作者:周丹微
[导读] 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活动性和创造性的现代课程,涵盖了历史、地理、人文、社会、思想品德等知识,是历史学科、地理学科、政治学科的结合体。本文从本学科的这些特点出发,主要对基于情境创设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

周丹微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实验中学  325024
【摘要】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活动性和创造性的现代课程,涵盖了历史、地理、人文、社会、思想品德等知识,是历史学科、地理学科、政治学科的结合体。本文从本学科的这些特点出发,主要对基于情境创设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历史与社会;问题;生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2-062-01

         接下来,本文将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已知经验,创设故事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等几个方面,对基于情境创设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效策略展开研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新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实践创新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学生具有求真质疑精神,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而问题是思考的动机,有了对问题的疑问才会进行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也就是对所发现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方法、结论结果的探索过程。就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对一些具有悬念的问题充满着兴趣。利用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引导他们对历史与社会知识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因此,基于情境创设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应抓住课程知识内容的关键环节,提炼设计出有内涵的问题,然后一一给学生列出,或者向学生提问,让他们产生疑问,并主动思考和探索。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世界大家庭》一课中,关于“人口与人种”这部分内容,概述了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事例。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举例说明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及分布地区。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人种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树立正确的人种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结合教学的任务目标,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来进行情境创设:世界上目前一共有多少人口?除了黄色、白色、黑色三大人种,世界上还有哪些其他人种?世界上划分人种的依据是什么?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带着问题在学习本课知识中主动探索寻找答案。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已知经验
         历史,就是指所记录的以前发生的事,是对客观自然世界运动发展过程,以及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的记载。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目标和利益,具有相近价值观人的联盟,是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联合起来共同生活人的集合。


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教学的很多内容都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多关联,涉及了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如家庭、社会、城市、乡村、环境等等。而生活也是初中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经验来源。因此,基于情境创设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应结合生活元素创设情境,激活和唤醒学生们的已知经验。把生活中的事物和形象融入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之中,让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帮助初中学生理解、掌握历史和社会课程方面的知识。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我的家在哪里》一课中,关于“在社区中生活”一框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小区进行调查,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对生活的环境产生认同感、自豪感。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引入社区生活的一些视频片段,给学生展播生活在社区中人们,介绍社区生活的环境和功能,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讨论一下,自己住在哪个社区,社区的具体位置,社区都有什么健身娱乐设施,社区周围的环境等等。唤醒学生们在生活中的已有经验,去学习和理解本课有关知识。
         三、创设故事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历史方面知识是主要内容之一,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然而历史并不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简单叙述,而是有温度、有情感的,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情感和态度。历史上所发生的故事,很多对我们现在都有非常大的警示和教育意义,可以说今天的社会和生活就是历史的延续。所以,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情感。 
         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一课中“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这一框,主要是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乱不已的历史事件,在各种势力的斗争和发展下,逐渐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由于受《三国演义》名著书籍和影视剧的影响,三国中的很多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初中学生对于三国中的一些故事都非常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精彩性和有趣性,我们就可以结合三国中的一些有趣故事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比如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破袁绍军队,因为袁绍自大轻敌,以致最后失败仅带领800人逃过黄河的故事;刘备为了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带领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最后请出诸葛亮终于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等。
         结语:
         总之,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引发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符慧莹.巧设情境,构建初中历史与社会活力课堂[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7):48.
[2]祝飞.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以《开放革新的时代》为例[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10):166-167.
[3]吴方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