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   作者:杨代莲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不仅关注学生基础教材知识掌握,更加关注学生的教学体会以及综合学习能力、学科素养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语文学科,更是需要将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助力。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提出了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具体优化策略。希望为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

杨代莲    广安市前锋思源实验学校  638019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不仅关注学生基础教材知识掌握,更加关注学生的教学体会以及综合学习能力、学科素养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语文学科,更是需要将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助力。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提出了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具体优化策略。希望为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2-050-01

         前言
         现在的社会不断地进步,学校和家长的教育观也产生了变化,他们现在已经不仅仅注重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要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想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对于如今的小学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重要的,其可以提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
         一、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和词汇,还需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将来是有深远影响的,但是现在很多的小学在语文教育方面并没有满足家长想要全面发展学生的想法,没有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现今有不少的小学没有注意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所以并没有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教师的授课中。现在大多数小学还是以往陈旧的教育思想,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有限制,教师的课堂授课取得的成效低,而且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生的成绩更加关注,忽略了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不少的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还是坚持认为只要将应该传授的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其他方面都不重要。有些教师的文化水准不高,综合的素质低,虽然可能有很多的教学经验,但在教学上没有创新,这样的教师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语文教学的要求。因为这样授课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极其重视,但这样授课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兴趣,也就不能达成有效课堂。
         二、如何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一)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要开设实用和自主性强的课程,同时要注重对核心素养的培育。学校在招收教师时要对其学历有所要求,将整体的师资力量提高。学校要在小学生的语文课中提升他们的思维转换的能力,如果学生只是知道死板的呆呆的学习,不知道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那么其在将来的学习发展上会遇到不少困难。所以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想法,不能只重视成绩,还要看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教师要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真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为学生创建学习语文的有效课堂。学校也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语文环境,让他们自己主动学习。还可以开展些实践活动,减少学生的压力,激起他们的积极性,将他们的思维和视野都拓宽,让他们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改变对语文课堂枯燥无味的认知,打开学生的心灵视野[1]。
         (二)教师转换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要主动的吸收和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素质。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在授课时,不再是语文知识的讲授,从学生的各方面都进行培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素养的培养不是几天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教师在授课时要指导学生将知识全部掌握,并且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语文不仅仅是教学生识字和表达,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个优秀的人。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2]。
         在小学语文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素养的培育,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来解析文章。通过实践证实,小学生在学习时对图像的理解往往高于对文字的理解,所以教师使用多媒体会更加的有效果。
         (三)建立融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
         学生在学习时,融洽谐和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否好能够直接到联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就十分重要了。教师本身就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但是不要只关心这方面,教师也要在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方面有所注意。教师要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自己的形象,教师尊重学生,将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那学生同样也会尊重教师,把教师当做朋友,这样教师和学生可以无障碍的沟通,就能够知道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和对学习的态度,这样教师就可以对每个学生采取有效的教育。因材施教,树立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自信[3]。
         三、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亦是如此。实践活动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学生应用语文知识、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的重要教育手段。首先,老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来设计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组织“读书日活动”、“家乡摄影展”活动等,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还深刻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
         其次,老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他们多参与一些社区或者社会实践互动。例如在周末,组织学生去当地的一些名胜古迹或者革命遗址去参观学习。了解当地的一些民族风貌、人文趣事、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等。参观结束,让学生再结合自己的情感体会,进行作文的写作,或者编排成有趣的课堂情境剧等。这样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将传承民族文化落实到了实处。
         总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是重要的。学校要为学生开设实用而又自主的课程,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语文教师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课程,让学生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转换思维的能力,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课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将来奠基。
参考文献
[1]胡尊.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7(05):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