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彭光贤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期   作者:彭光贤
[导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教学时我们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着手,这样学生才能高兴地学习、主动地思考、活泼地发展。数学教学是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其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那么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还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所以教师要提升数学教

彭光贤    晴隆县碧痕镇碧痕小学  561411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教学时我们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着手,这样学生才能高兴地学习、主动地思考、活泼地发展。数学教学是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其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那么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还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所以教师要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创建和谐活跃的数学教学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致,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201-01

        当前形势下,不可否认的是小学数学课堂依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虽然,学习数学相关的知识点时会有些枯燥乏味,但是通过必要的科学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能够有效的激活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参与性,最大化体味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为未来数学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鉴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定要精心设计,确保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直观性,最大化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升教学课堂的时效性。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
        第一,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偏离课改要求。新课改的环境下,部分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的,通过科学化的教学课堂的设计,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部分教师创设课堂区域表面,不能真正意义上抓住课堂的实际需求,降低教学焦虑;第二,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新课改环境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但是现有情况下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但是还有很多教师却只是浮于表面,不能真正意义上抓住教学的实践性,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第三,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在新课改的环境下,部分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还有很多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进行被动式的学习,比如题海战术等,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手段,不能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大大限制学生的数学思维。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内涵的理解
        在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过程中,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有效性地范式也不尽相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其有效性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来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的,并提升学生数学兴趣,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的整体能力。其有效性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从教学目的来说,主要是帮助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和发展。


教师通过设计生动化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在学习中锻炼意志,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步;从教学过程来说,注重学与教科学化的统一,注重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从教学结果来看,每个人接受能力看,不应结果为导向,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改则是要求最大化提升学生潜能的发挥。
        3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利用趣味游戏提高小學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陶行知先生曾言:“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应合理地导入趣味游戏,以改善学生的听课质量。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学生理解掌握。毋庸置疑,教师需担负的社会责任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师定要设计好课堂练习,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入力量。通常情况,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需具备以下几点要求:第一,需要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的活页练习单,引导学生定时保质地完成,最后将活页练习单装订成册,专用于临考复习。第二,黑板练习主要包括讲前测、例题讲解、同类题型练习这三大环节,教师可采用抽问的形式进行随堂考查。第三,课堂练习不应局限于书面,也可以是口头表达、动作示范等多元化的练习方式,练习方式越多元化,学生的疲惫感才会越少。第四,练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独自完成练习。
        (3)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方面,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因此,教师不妨让学生做小老师,将自身的做题思路讲解出来,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信”。同时,教师可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评价和思考,以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不仅需要让学生明白本道题如何解答,更应该教会学生本类题如何思考、如何解答,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对数学出现畏难情绪。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本,根据难易程度、不同考点等因素对错误进行分区域记录,以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思维习惯。若是学生正处于思维开拓的起步阶段,教师则可以重点导入一些图形推理类游戏。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为自己家里的家庭旅游制定旅游预算。
        (4)关注每位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做到一视同仁,上课提问的内容要做到“阶梯型”设计,既帮助班级的优等生进行知识的强化和提升,也能帮助班级的末尾的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做到对所有学生的兼顾,不固定化的找学生进行回答,提问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不在课堂上浪费一个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作为数学教师,应以足够的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在教学的过程最大化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搭建科学的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数知识认识更加透彻和牢固。
        总之,对于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要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老师必须要树立良好的教学理念,深入地意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其次,数学老师需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融合,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20):258-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