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问题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期   作者:赵薇春
[导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后文简称“2017 年版课标”)发布后,学习任务群教学就成为学术讨论的热点。语文教师和学生是学习任务群的评价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设计评价内容;同时,要根据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有所侧重。要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手段和方式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重视过程

赵薇春   腾冲市第八中学  679100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后文简称“2017 年版课标”)发布后,学习任务群教学就成为学术讨论的热点。语文教师和学生是学习任务群的评价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设计评价内容;同时,要根据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有所侧重。要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手段和方式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重视过程性评价,重在促进学生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任务群;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97-01

        一、核心概念的提出与理解
        什么是语文学习任务群?陆志平老师将之概括为“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 线,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所谓学习任务群教学在学理上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简而言之,学习任务群教学就是基于2017年版课标,在推动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为落实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而建构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二、学习任务群导向的教学构建
        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应该有一个预设模型。即当我们提出学习任务群时,已经预设了学习任务群教 学,勾勒出这种教学的基本模式。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流程主要包括“教学情境预设—学习任务驱动—语文实践活动与教学监控—学习成果化与经验分享—学习延展与教学补偿”等环节。
        (一)预设情境
        真实的学习发生源自特定的情境。学习者融入情境并诱发学习动机。根据学习需要,围绕具体学习内容预设情境是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前置性条件。学习任务应该置于真实情境之中,“触发他们 (学生)的情感、理智感、美感等内在情感,从而激发他们(学生)的认知、想象、思辨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具体、走向创造、走向深化”。
        (二)任务驱动
        学习任务一般由教师以指令方式发出,这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按照指令学习,学生在学习心理上建立一种潜意识——为教师学习。我们试图构建一种新型的学习驱动机制,要学生根据情境的需要 (这主要表现为生活的实际需要)来实施具体的课程内容学习。这样的学习,把生活需要与课程学习的需 要紧密结合,把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这种样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活语文化和语文生活化。
        (三)实践活动
        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主要为讲授和布置练习,这种学习目前是常态。实践活动,则是由学生主体实施的,即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客观需要复合听说读写思等行为,进行综合性学习。这是我们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转型。



        (四)评价交流
        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自然会形成学习经验或成果。基于此,设计学习流程时应有经验分享或成果展示环节。在集体交流中,不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建构起学习合作关系,而且可以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五)补偿教学
        这个环节是指在任务完成并且进行集体交流和评价之后,针对暴露出的学习中存在的问 题(包括学生的分化)所进行的教学。补偿教学要体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教师辅导要跟进。这也可以成为下一次学习任务群活动的缘起。
        总之,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基本价值导向包括:其一,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扭转重 教轻学的倾向。其二,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语文素养。其三, 突出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通,注重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发展。其四,突出课程育人导向,重视课程人文倾向,落实审美教育、文化教育等。其五,突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围绕四个纬度——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构建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系。
        三、学习任务群的平价
        (一)不同任务群的评价要有所侧重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评价内容的设计必须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任务群是根据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整合学习活动、方式和资源,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目标设计的,各个任务群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配合、密切相连;设置15个任务群是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不同发展阶段,必修模块的任务群强调高中阶段学生语文素养的共同基础,选修模块则关注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需要,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拓展和深化空间。为此,在设计任务群的评价内容时,既要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又要考虑不同任务群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有所侧重,相互配合,统筹安排。
        (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学习任务群的评价重在过程,主要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表现,及这些表现所反映出的思维特征、情感态度倾向。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记录、比较、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借助学习表现分析改进学习行为,是学习任务群评价的关键。因此,学生的学习目标即是评价标准,学习过程的行为表现、态度情感特征和作业作品即是评价对象,学生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行为表现、态度情感特征和作业作品的分析和判断即是评价。评价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加油站,是一种反思性的学习,是学习改进的一环。
        综上,学习任务群有助于加固实践取向的语文课程链条,具体包括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评价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任务群不是一个靓丽的新概念,也不单纯是一种学习内容的组合方式,而是融合语文课程诸要素、落实语言实践活动的载体,是建构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突破口。以往课程改革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先进的教育理论如果不能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它对教育实际的影响是有限的。对语文教师而言,要适应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可能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好准备:一要具有“任务”意识,善于将学习内容“任务化”;二要增强“整体”意识,用任务群的整体目标统摄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三是提高“统筹”能力,恰当处理不同任务群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彬.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再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2):172-174.
[2]唐雪梅.以“探究式”阅读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提升[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9):113-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