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期   作者:吴培勇
[导读] 目前在教育行业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各个学科当中,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氛围的活跃等,能够实现教学工作的效率性。基于此,本文围绕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展开分析,并且对其构建新型数学课堂的高效策略做出深入、细致的探讨。

吴培勇    崇左市江州区第八小学  532200
【摘要】目前在教育行业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各个学科当中,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氛围的活跃等,能够实现教学工作的效率性。基于此,本文围绕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展开分析,并且对其构建新型数学课堂的高效策略做出深入、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新型;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245-01

        前言
        小学数学科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得到了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并且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数学教师依然无法正确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也没有发掘现代信息技术自身的优势,导致课堂依旧采用板书式传统教学方法。因此,必须要让数学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有全面的认知,并且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构建起新型的数学课堂,带来更好的教学成效。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构建新型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优势
        小学数学在教学模式方面,主要以传统的板书形式为主,此种方式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或多或少造成一定的制约,导致小学生没有处于主体地位,学习的状态过于被动。但是,如果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以往沉静、枯燥的学习氛围,并且将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做出丰富,增添活力,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吸引,能够自愿加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另外,还可以对数学知识点自主思考。可视性是现代信息技术最为明显的特征,能够大幅缩减数学教师课上书写板书的时间,能够留出更多的教学时间。另外,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融合图片、视频,对小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通过抽象的画面来进行展示。例如:在对《圆形的面积》一课进行教学之时,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加以运用,向小学生展示一些钟表、桌面等圆形,促使小学生能够对π、直径、半径有所了解,进而了解圆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πr²。通过此,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并且自主参与到学习之中,能够有效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确保教学工作能够得到更高的成效。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新型数学课堂构建中的高效应用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活跃小学生逻辑思维
        在新课改的倡导下,促使数学教师必须要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充分的重视,从而为小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教学十分关键,是帮助其活跃思维、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之时,教师不能仅仅只对小学生传授教材上的数学知识,而是应该依据教学的内容,做出延伸,鼓励小学生学习课外数学知识,从而将小学生的视野拓宽,将小学生的知识增长。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个超市购物的画面,然后展示货架上两种牛奶的价格,这个品牌每袋牛奶4元,促销活动买3赠一,另一个品牌每袋牛奶3元,没有促销活动,然后提问,买4袋牛奶的话,哪个品牌合适?小学生通过运用所学习的比较大小、乘法等数学知识,得出每袋4元,买三袋赠一袋:3x4+0=12元,每袋3元,买4袋:3x4=12元,两数相比,所花费的金额一致,不存在哪个品牌更合适。通过此,能够促使小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将其数学素养提升,达成新型数学课堂高效构建的目标。
        (二)增强课堂互动性,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时将现代信息技术加以运用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不断强化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性。首先,小学生与数学教师之间应该加强互动,确保小学生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并且完全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数学课堂能够有效提升活跃度。其次,教师应该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加以运用,不应该过度依赖或过度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要防止数学知识点散乱的情况发生。例如:在开展《时、分、秒》一课的教学活动之时,教师不应该将数学知识点全部放置于现代信息技术当中,而是应该先为小学生介绍时、分、秒的定义,促使小学生能够对时、分、秒有初步的了解。随后,教师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画图软件,画出一个时钟,展示给学生,随后,为小学生创设问题,如“现在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6,秒针指向2,请问现在是几点?”或是“现在是4点30分25秒,请问在时钟上,时针、分针、秒针分别需要画在哪里?”然后,教师同小学生对问题共同展开讨论,如此,能够将课堂的互动性增添,并且将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提高。可以说,通过此种教学方法,能够确保数学教学活动的稳定开展,并且充分体现出教育的真实意义,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新型数学课堂中的高效运用。
        结束语:
        综合上述的分析而言,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期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促使教学模式更加现代化。然而,对于数学教师来讲,应该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不要过于依赖。而是在将教学水平、能力提高的同时,与现代信息技术做出巧妙融合,构建起新型的数学课堂,达成数学教学的良好效果。对于教学课件,应该精心加以设计,从而调动起小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力,同时确保小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将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侠,杜鹏.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8(24).
[2]王静,耿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8(07).
[3]张珍凤.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