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叶凤英
[导读] 写作评价是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学改进的重要手段,是写作教学的要素之一,更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写作交流的载体,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拓展提供了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在激励理论和归因理论的指导下,形成性(formative)评价被定义为任何能对学生学习提供有效反馈(sound feedback)的活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写作反馈,把作品看成一个逐步形成的动态过

叶凤英       胡南省平江县汉昌学区启明中学

【本文系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年度课题 《核心素养背景下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0BJC-043)研究成果】
[摘要];写作评价是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学改进的重要手段,是写作教学的要素之一,更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写作交流的载体,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拓展提供了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在激励理论和归因理论的指导下,形成性(formative)评价被定义为任何能对学生学习提供有效反馈(sound feedback)的活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写作反馈,把作品看成一个逐步形成的动态过程,为学生不断地评价、反思、修正、提高提供可能。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其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评价在其中的步骤转换之间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评价,学生得到反馈信息或指导意见,产生新的想法,付诸于习作的修改与完善。因此,评价定是教学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监控协作过程而提供的一种支持手段。
[关键词]写作评价 有效反馈  支架作用
          一、引言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者必备的技能。对于初中生而言,英语写作在升学考试和未来发展都非常重要。但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初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然而多数教师采用传统写作教学法,过多关注写作结果,极少关注写作过程,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低。
           二、写作评价的理解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指标体系(2018年王蔷等课题组对核心素养与学科能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和具体的写作目标,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解读,并给出反馈意见。美国研究员约翰?哈迪尔(John Hattie,1992)曾评述:”提高学习成绩的最有力的改进方法是反馈。改进教育的最简单的处方必须是‘一定程度的反馈’。而有效反馈的特点包括:频繁的,能对学生学习的进步及提高做出清晰的地、鼓励性的指导。
           从本评价内容来看,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课内写作教学,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总体上从思想内容、语言应用、谋篇布局、策略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评分维度进行,从而提高它们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能力。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记叙文与说明文习作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例如:对初稿的评价侧重于思想内容和谋篇布局;对修改稿侧重于语言应用。而对于每一个维度,可根据教学目标,同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评价,以解决突出问题。
           从本评价主体来看,对于学生的习作,教师不仅仅是批改者。教师首先是“读者”,阅读学生的习作,并对他们表达的思想内容做出回应。教师还是“顾问”,给学生提供建议、帮助和资源,让学生获得更具体的支持写作评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参与作文评价。不同评价者从不同的角度让作者获得不同的反馈信息。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监控自己的写作过程,发现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写作策略,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欣赏和差异互补,树立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交流沟通能力,发展团队合作精神。



           从本评价方法来看,第一是让学生跟踪自己作文的进步;第二是促进学生进行反思的自评与互评的分析性评分量表;根据动机心理学家马丁-科温顿(Martin Covington,1992)观点,在整个评价打分阶段(the whole grading period)让学生看见他们“学习知识的收获”,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在”(intrinsic)”动机。对于教师来说,简化自己评分过程的同时,借这一测试或教学工具,将有助提高教师评价的信度和教师的综合素养。
            三、写作评价的实施
           1.评价设计原则
           ①根据英语学科能力指标体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三至五级写作评价和岳阳地区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中考)(英语科)作文评价标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八年级能达到四级写作目标,即: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用词组或简单句为自已创作的图片写出说明;能写出短的文段,如简单的指令、规则;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或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
           教师作文讲评分别从内容、语言、结构这三个方面入手,从学生的问题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维度,选取不同例文,采用分析性评分,有侧重、有选择地进行,而不是对一篇例文的讲评面面俱到。
          在初中英语教材(人教版GO FOR IT)中,记叙文作为人活动的主要话题,是初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所以学生比较会写,且大部可以做到叙述条理清楚,描写生动形象。这正是记叙文重点所在“述说”和 “描写”。
          记叙文大致分为两大类: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和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记人主要是对人物的经历、活动或者性格特征进行叙述,重在描述人物的活动;叙事是对某一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叙述,重在表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其通常包含的五个“W”(What,Who,When,Where,Why)和一个“H”(How)的记叙要素,成为了测评的主要方面。
          据其设计依据,记叙文针对其描述对象、解释意义和整合信息等能力的提升,写作师评就可从整体面貌、文章内容、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四个大的维度进行评分。其各个维度的标准具体细化为:整体面貌:书面清楚,卷面整洁;字数符合要求;人称选择合理;时态使用恰当。文章内容:覆盖所有要点;合理想象,连贯表达。文章结构:合理分段;有段落主题句;有衔接成分。语言表达:语言准确(拼写、搭配、句法等);词汇高级;有复杂句式结构。
          三、结语
          支架式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在离开支架之后依然可以独立自主完成任务。所以在有支架的时候,教师起辅助作用,确定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向,只告诉他们解决思路而非解决方案,这样的支架下,学生主动探索答案的能力将会逐渐变强,让他们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有效引发学生自觉学习意识的生长,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精神的产生,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支架式教学在八年级英语写作评价中的设计,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支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尽管在实际运用中还有待完善,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和结果及时地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能推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当学生探索遇阻时,教师可以发挥评价的导引作用,指点迷津,让学生明确行动的方向; 当学生学有成效时,教师可以通过评价的激励功能,真诚肯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再接再厉。
参考文献:
⑴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去 王文蓉.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