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李祥琳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李祥琳
[导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帮助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使困难、复杂的内容非常清晰、系统地凸显出来,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掌握文章篇章结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云南省文山市德厚镇中心学校     李祥琳    663005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帮助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使困难、复杂的内容非常清晰、系统地凸显出来,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掌握文章篇章结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1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思维工具,可以表达发散思维,简单快捷。思维导图类似于人的神经细胞,从一个点发出多条线。思维导图的特点是发散性和放射性。它把注意力和思维集中在中心人物身上。成千上万个关节点从中心图形向四面八方分散,每个点都与中心图形相连。此外,每个点可以继续偏离其中心,从而呈现放射性结构这种链接方式极大地发挥了注意力和思维的作用,对人们理解与记忆相关的知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在目前的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相对简单,主要是教师的教学和话题海策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特别注重词汇和语法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培养的。初中英语教师将思维导图融入阅读教学,可以打破传统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通过直观的图形方式使抽象的内容易于理解,使学生经常有新鲜感,从而对英语阅读课充满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制定更具体、更系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效率。
           2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拓宽学生的阅读探索思路
           教材作为教师开展阅读模块的主要教学资源,本文主要针对教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章节进行综合分析,阐述教师如何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来增强学生的整体阅读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应该在阅读过程中拓宽学生的思维结构,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主要思想是提高阅读探究的效率。
           2.2进行阅读内容的复述和记忆
           阅读材料内容烦琐,阅读过程中的生词、生句极容易导致学生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学生的阅读过程显得十分被动,缺乏独立思考,因此难以把握内容各个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内在逻辑关系,这样学生自然也就难以完整地将阅读材料进行复述。英语是一门语言,因此要学好英语我们必须大量地背诵和复述,不断强化每个单词、句子的学习。思维导图尤其适用于学生复述和背诵环节,过去学生都是死记硬背,尽管学生最后能够流畅地背诵出英语材料,但是学生并未在脑海中建立系统的记忆网络,学生仅仅是将材料零碎地“塞进”脑子里,缺乏清晰的逻辑,缺乏重点,当真正需要应用英语时,学生需要在凌乱的脑海里寻找碎片式的背诵材料,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来复述和记忆阅读材料,提高复述和记忆的质量和速度。例如,在教学Teenagersshouldbeallowedtochoosetheirownclothes时,初中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整理刘宇和父母的正反两方面意见,在文章里勾画出来做好笔记,将文章中分散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之后展开对该篇阅读材料的仔细分析。


到阅读课结束之前,学生对这篇阅读材料中的生词、生句已经有了基本的把握,教师先给学生自由时间看着思维导图复述,借助思维导图进一步梳理课文内容,在引导学生完整复述。学生一边看思维导图一边回忆阅读原材料,当复述遇到困难时再打开书查阅,直到能够大致将故事全部复述清楚为止。
           2.3在阅读课前的应用
           在阅读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的合理规划。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的阅读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在强调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教师有效的发挥思维导图的功能优势,引导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对内容结构划分进行有效的整理,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填充,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逻辑。
           2.4在课外拓展阅读中的应用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领域,作为新时期英语教师不仅要注重课上阅读活动规范组织,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外拓展阅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进行课外拓展阅读的过程中,合理借助思维导图的功能对阅读过程中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语法进行有效的整理,从而发挥课外阅读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在英语课领域的综合素养。比如说,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一篇阅读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整理相关的内容,梳理阅读思路,同时根据文章内容提炼重要的单词和语法知识,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直观呈现,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效能。
           2.5在阅读课后的应用
           在开展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课后复习与巩固占据重要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内化阅读课上的基础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科学使用思维导图,对阅读课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和优化。比如说,教师引导学生针对阅读课上所学习的重点句式进行有效的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的扩充和整合,从而保证学生经过阅读课的深入学习,掌握更加丰富的英语知识。
           2.6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更新教育思想,强调自主性原则,鼓励学生自主地结合自身的阅读思路,设置思维导图。让学生在自主设置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在思维导图创设方面的专业素养建设。积极发掘思维导图的优势进行阅读课程的合理规划与设计,从而保证阅读课堂更加高效。
           3结语
           利用思维导图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已有的语言知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篇章结构和内容话题,并巩固学生的内容。促使学生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文章,都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更好更快地来掌握文章的中心内容,并通过阅读发展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泽红.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及实践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46+148.
[2]王娟.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甘肃教育,2019(24):95.
[3]陈慧.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