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邹玲
[导读] 文言文系古人所用文字,晦涩难懂,面对如此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很多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和抵触情绪。很多语文教师也把小学生的文言文教学问题当成重点的教研课题来研究。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分别从当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四川省绵阳市实验小学   邹玲     621000

摘要:文言文系古人所用文字,晦涩难懂,面对如此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很多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和抵触情绪。很多语文教师也把小学生的文言文教学问题当成重点的教研课题来研究。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分别从当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强化队趣味性元素的渗透,使教师重视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督促学生进行日常性的文言文积累等策略,探究了朗读先行进行感知,注意发掘文言文中的历史文化和趣味知识,用好游戏形式的微课,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读写当中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有效性
           引言:文言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其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语言组织表达,提升交流沟通的能力。但目前小学生阅读文言文仍存在着理解力不够、情感体会匮乏、译文语序条理混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面临的困难,然后就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文言文理解不够到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文言文理解素养并不高,这里还有很多有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未达标。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就是其他学科教师过来的补位,并不具有专业的文学,汉语语言文学教学经验和水平十分有限,他们只会根据课本上的注释进行讲解,而不去注重对讲述内容的具体含义的深究,久而久之教语文变成了教课本,这样只会让语文言文学习过程越来越枯燥。
          (二)文言文教学课堂缺乏趣味性,教学方式不够多样,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主体作用的认识,使学生的主动性无法被调动起来,在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只讲学生只听,师生无法产生趣味互动,学生的情绪变得更加消极。
          (三)学生平时缺乏文言文的积累。从广义上来说,古诗词也是文言文的一种,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在平时生活里并不注重对古代名句、典故、成语的运用,导致学生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缺乏对传统文化中文言精华的接触,致使他们文言文素养的普遍匮乏。
             二、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的策略
          (一)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语文教师应当由专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来担任,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专业的教学经验和素养,不能有其他任课教师来担任。此外,语文教师还应自觉保持对文言文学习和讲解水平的提高。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的培训,并开展专业素养竞赛,定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考察,并与工资、绩效、奖金挂钩,以此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对趣味性元素的渗透,使教师重视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任何教师都应当注意这一点,要把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形象放在首位,一切教学设计都要围绕这一点来开展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学习诉求的调查调研,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步骤,照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三)督促学生进行日常性的文言文积累,比如常用的成语、典故、名句。提醒学生使用摘抄本子,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文言文进行随时的记录,对其中内涵进行探究,使学生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文言文词句保持敏感性。
           三、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一)朗读先行,进行感知。朗读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除了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法、结构、句式的熟悉感,还有利于他们体验文言文语言的情感和节奏。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并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价值观念。同时,还可以借助配乐等方式来丰富阅读的过程,以提升学生的语感,比如《两小儿辩日》描述了一个滑稽的场景,因此,音乐也可以采用相应基调的曲目,对文章中的意趣进行反应教师可以把对视频画面的配音、朗读作为课后作业,由学生练习熟练后录制视频进行反馈,教师予以点评和并在班级群播放,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情绪投入。
         (二)注意发掘文言文中的历史文化和趣味知识,用好游戏形式的微课。文言文中的典故学习也是对中国传统知识和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例如《伯牙鼓琴》的教学,教师可以让故事先行,先将本篇课文所叙述的内容以连环画故事或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就伯牙的琴的珍贵性为切入点,让学生练习前后文进行学习。这样,为了读懂这篇文章,学生自然就会对遇到的不懂的词和句子产生了求知的欲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三)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和口语交际当中。文言文的学习也是探寻知识,寻找联系的过程对文言文的学习是对汉语言文字的追根溯源,文言文源自古代,但也不是与现在没有丝毫联系,教师要利用好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帮助学生完成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以往文言文知识点的复习,教师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可以将重点词、句式列为复习以往文言文知识的要素,制作思维导图,把具有一系列文化典故的内容汇总到一起,指导学生回忆和思考。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文言文的教学指导,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当重视对小学语文教师职位的准入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对语文教师素养的培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完善文言文教学体系,保证学生能够积极的发挥主动性。教师和家长都要注意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使用文言文、成语、典故的频率,为学生接触文言文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参考文献:
[1]简莉莉.小学生文言文阅读素养提升的三大着力点[J].西藏教育,2020(09):19-22.
[2]牛姗杉.统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