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 肖爱军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 肖爱军
[导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当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点内容,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相应活动的设计,以帮助学生学会情感表达,陶冶学生的多方面情感为目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融入情感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

湖南省石门县第三中学     肖爱军    415300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当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点内容,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相应活动的设计,以帮助学生学会情感表达,陶冶学生的多方面情感为目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融入情感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方法,希望可以促进该方面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
         前言:感教育越来越成为初中教育的重要支撑要素,对于初中生的年龄特性来说,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一定程度的情感教育,无疑是对教育赋予了另一层含义。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反而正是缺失这种来自教学中的丰富情感内涵,没有感情的学习与教学,便会失去其实质的意义。
           一、加强教师情感带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在一堂课中,教师的语言、神态都会直接或者间接性的影响初中生的学习效果,因为初中生的学习阶段的特点,表明其对教师的依赖感较强,容易受到教师的“感染”而形成自己的情感。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注意把握自己的情感与道德与法治的交流,更进一步的带动学生的情感流动。如,在“爱在家人家一课的学习中,需要情感交流的地方很多,这本就是一节关于情感的道德与法治课,在上课时,教师的神态可以是活泼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所带来的乐趣,而不是犹豫的、压抑的,这是第一层面的感情。接下来教师可以与学生沟通交流自己印象中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让学生发表观点教师也可以对自己家庭印象进行描述,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老师,增强师生感情交流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加强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深切感受。游戏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认为的“家庭”是什么颜色的,这就更加赋予了道德与法治新的意义,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交流也更进一步。
          二、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情感表达
          针对于初中生这一教育群体来说,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拥有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进行丰富情感表达的一大要素。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拥有了活跃的教学氛围时,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融入到当前所学习的教材情景当中,从而感知文字中渗透出的美妙而丰富的情感,获得美的感受。


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对课堂教学氛围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氛围的改善这一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方法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所学习到的“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节课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内涵。教师可以以情景导入,营造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同学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宝贵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从出生到生命的终止。但是每个人的生命却又有不一样之处,很多人的生活和生命都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平庸的活了一辈子,而有的人每天都很精彩,还记得上次我们讲过的海伦·凯勒吗,她的生命就非常有意义,活出了自己的精彩。”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假如自己是海伦·凯勒,那么该当如何?将自我融入到情境当中,感受其中独特的情感变换,能够激发起学生进行表达的欲望,便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领悟,拥有深刻的感受。
           三、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情感德育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道德与法治课本范围内的狭小空间,必须善于观察生活,要拥有敏锐的头脑和将书本知识融于实践的能力,重点是在“用”字上下功夫,教会学生自己将书本上的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上如果能随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顺势展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效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法律为我们护航”—课中,教师在讲课中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夸奖遵守秩序的好现象比如:在公交站,路人上车时保持前上后下;在售票厅,人们自觉排队购票;在博物馆,大家不随意拍照;在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在公司,工作人员按照流程办事,并鼓励同学日常生活中也要践行此类做法。同时批评―些漠视规则,践踏规则的不良现象,比如放学时校门口车辆行人拥堵不堪等,使其理解秩序的意义:社会秩序是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依靠规则,只有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自觉遵守规则,才能使个人生活更加便利,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才会得到维护。
          结束语: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与道德与法治之间的情感交流,不仅是学生对与学习的另一种呈现,而且是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方面,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与道德与法治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晓晨.巧设情境,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低年段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03):153-155.
[2]李冰芳.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华夏教师,2020(08):34-35.
[3]冯应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40-41.
[4]梅花.初中道德与法制一例贯穿教学方式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